看来不管是什么行业的工程师,嗯,主要是该行业出类拔萃的工程师,都不太能看得起冯一平这样纯商科出身,动手能力机会为零的人,马丁·艾伯哈德现在也是如此,“对不起,冯,你说你很感兴趣?”
他希望的,是ACP整个团队的加盟,或者至少是艾伦的加盟,而不是冯一平加盟。
“是,我早就想动员艾伦和我一起造车,但他坚决不同意,我在这方面也是外行,所以一直在等待志同道合的人。”
虽然马丁的不感兴趣就差直接挂在脸上,冯一平还是很耐心的跟他解释。
在这样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的项目成立之初,非常需要马丁这样有技术,同时也非常有激|情和梦想的家伙来推动。
“马丁,冯可不止是说说而已,他在中国的工厂,已经量产了性能一流的锂电池,那款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在好莱坞和硅谷一些公司,被用来在室内和园区内短途通勤的可折叠电动车,就是他的产品。”
虽然冯一平在这次会面之前,没有对艾伦透露他想跟马丁合作的意向,但艾伦此时并没有感到不快,因为马丁也是刚才突然有这个提议,所以他自觉的替冯一平关说。
马丁点了点头,这倒是一个过得去的理由,毕竟冯一平不止是空想,而是已经实实在在的付出了行动,并且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同时,对电动汽车来说,锂电池,是很关键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合作伙伴有这样的背景,那也是一件好事。
“其实在我加入ACP之前,我就已经萌发了这个想法,实话说吧,如果不是因为非典的影响,我上半年就会在硅谷启动这个项目。”
“既然你早就有这个想法,为什么到现在才有行动?另外,这样的项目,你为什么不在中国进行?”
用锂电池做汽车动力,这是我的首创好吗?马丁觉得冯一平说的这些,都很牵强,不过是听了他的想法后,认识到了这一块市场的巨大潜力,所以不想放过一个投资机会而已。
固然,他需要资金,但是,在项目的前期,他更希望能跟艾伦这样首先有技术的人合作。
“马丁,我们得考虑几年前的实际情况,当时相关各方面的技术,都没有现在这么发达,简单一点说,几年前笔记本的锂电池多厚多重?续航能力又有多少?”
这些反驳的话,确实是艾伦说起来更有说服力。
“至于冯为什么不在中国开展这个项目,那是因为,即便在中国研发出了整套的技术,可能也没有什么用,你可能不清楚,汽车制造行业,在中国,是国家重点控制的行业,民营企业很难得到准许生产汽车的许可。”
这个原因,冯一平以前跟艾伦解释过,此时也被他搬了出来。
虽然听着艾伦对另一个美国人说着这些话,冯一平心裏有些不舒服,但是,事实就是如此,在国内,你想得到一张汽车准生证,非常不容易,工作得做到发改委,但在美国,你成立一家汽车公司很简单,和其它的公司没什么区别。
别说生产汽车了,马斯克现在应该在筹谋着生产火箭,这样的事,国内随便哪个公司都能惦记吗?
“我计划把这个项目设在硅谷,也是想我们这个筹划中的新项目,能和底特律的那些传统汽车制造厂区分开来,能够用IT思维来开展我们的这个项目。”
“另外,为这个项目,我早就准备好了足够的资金。”
马丁还有些拿不定主意,主要是他很了解艾伦,知道他参与了通用那台EV1的设计和制造,是个有技术,又有经验的人,而冯一平,马丁只知道他是一个来自中国的互联网新贵。
毕竟一个刚二十出头的人,成为美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里,最年轻的董事会主席,而且在三个月以内,就带领旗下的两家公司上市,这样的新闻他也看到了几次。
但除此之外,冯一平其它的情况,他就不得而知。
“很期待能跟冯你合作,不过,我已经有了一位搭档,我想我需要回去征求他的意见。”马丁说,他依然很谨慎。
这也可以理解,这样大的项目,他是得事先好好了解潜在合伙人的背景和过往的经历。
“那么,期待我们的下一次见面。”
马丁留下一张支票匆匆离去,他来的时候,冯一平和艾伦可以说是在门口迎接,但走的时候,可没有这个待遇,冯一平清楚,上赶着不是买卖,现在表现得太殷勤,反而会让马丁更瞧不上。
虽然他还有更多的理由可以用来说服马丁,不过算了,那些话还是等在更合适的机会再说。
大不了,想办法直接联系马斯克同志,不管怎么说,他才是最终成就特斯拉的人。
……
“冯,其实,对电动汽车感兴趣的人很多,其中不少人和马丁一样,都有技术背景,你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艾伦有些看不惯马丁·艾伯哈德对冯一平的质疑,笑着说。
虽然招揽不顺利,冯一平并没有特别沮丧,自己知道未来那么多事情,提前做了这么多准备,绝不会错过特斯拉的。
“艾伦,你知道我最期待谁的加入。”冯一平看着他说。
“不不,冯,”艾伦摇头,“我跟你说过好多次,坚决不涉足商业化生产。”
“艾伦,我们国家有句谚语,叫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简直就是你的写照,我们要成立的这个新公司,不是通用,没有那么多的可能的争斗和考量,电动汽车,是我们唯一的产品。”
通用当初停产EV1,除了外部的原因——主要是石油公司,据说石油行业背景的公司,买下了给EV1生产电池的公司,然后毁掉了那些公司,和一些客观原因——主要是当时相关技术的不过关,肯定也有倾听公司内部,传统内燃机汽车生产部门声音的缘故。
毕竟传统汽车生产,才是通用这个百年老店最大的优势所在,EV1那样的电动车,其实带有很大的实验和类似投石问路的性质,而且上市后就遭遇到了很多打击。
除了销量不理想——96年那会油价便宜,大多数美国普通老百姓,虽然也讲环保,但同样很务实,在一辆几千美元的燃油车和几万美元的电动车之间选择,估计大多数人会暂时先把环保先放在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