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出口大户的难题(2 / 2)

好歹那个数据,至少超过百亿美元。

“一平,这样的势头,能持续吗?”高官关心的问。

“完全没有任何问题。”冯一平肯定的说。

“鞋类的出口,因为看起来我们遇不到太强有力的挑战,这方面在接下来几年,一定会保持持续高速增长。”

“在服装方面,我们研发的无毒无化学品的有机婴幼儿服装,目前在国际市场上,已经打开了知名度,未来的出口额,也将实现大幅上涨。”

“我们目前正在通过全球有机纺织品标准,也即GOTS的认证。”

“未来,我们将前头国内的有关协会,成立我们国家自己的标准。”

GOTS的第一个版本,于上月正式颁佈和实施。

在这方面,因为原来不熟悉的缘故,冯一平他们没能参与进去,这个标准的主要制定国,依然是欧美和日本。

冯一平他们知悉这个情况的时候,相关的工作,已经进入尾声,没能争取到成为标准起草者的资格。

这是他今年唯一感到遗憾的一件事。

“看来鞋类和服装,将成为我们省未来出口的一张新名片了。”书记说。

“实际上,我们正有意把机电产品的一些订单,也逐渐转到省内生产。”冯一平说。

“哦,难道你的神奇工坊,打算在省内考察代工厂家,这可是个好消息。”高官马上说。

这说明他对冯一平公司的情况,确实不是一般的了解。

冯一平的公司,在机电产品出口方面,一直是由神奇工坊领衔。

“我们是有这个想法,不知道各位领导有没有注意到,就在上半年,神奇工坊,和我们在大学城成立的创业园,已经联合设计了好几款产品。”

“我的意见是,如果可以,尽量把这几款产品在省内生产,神奇工坊的其它产品,我也持这个观点,只要省内公司,能满足我们的要求,同时,综合成本和沿海城市代工厂的成本接近,我也希望,能尽量放在省内生产。”

他这么考虑,自然不止是出于情感上的,主要还是基于商业上的一些原因。

沿海的那些代工厂,不可能只为他们一家代工,实际上,这就等同于为竞争对手提供了便利,他们可以相对轻松的了解的神奇工坊的产品,包括制造工艺。

但如果放在省内,从模具开始,所有的生产环节,保密性相对会更高一些。

目前这个时候,没有多少公司,会选择让内陆的公司来为他们代工。

另一个理由,自然也是出于长远的考虑。

未来随着低价和人工工资的增长,沿海在制造业方面的优势,会逐年下降,相关的制造业,肯定会向内陆地区转移,嘉盛何不利用自己的优势,在这一方面也抢先一步呢。

“按照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制造业逐渐向内陆转移,这会是一个大趋势,我们也希望在这方面,为省里探探路。”

书记看了眼高官,“这又是一个可以研究的新课题。”

高官点点头,“那么一平,你要和我们谈的问题,是关于出口吗?”

“是的。”冯一平说。

“目前最大的问题,是省城的港口,在相关问题的处理方面,主要是在报关以及纳税方面的效率,和沿海港口,还是有一定差距。”

这是他们目前经常性遇到的一个问题。

“最大的问题是,因为无论如何,在省城港口报关检验以后,到外地海关,还必须检验一次,这中间,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所以我们在很多时候,不得不选择通过运费更高的铁路,直接运到外地海关,而不是从省城港口,通过水运抵达。”

“考虑到我们的出口逐年增加的趋势,我想,省里在这方面,能不能和兄弟单位协调,尽量简化相关的流程和手续。”

“经过长江,运送到外省港口出关,如果时间能缩短到现在的一半,我们很乐意在省城报关出口。”

“你有没有测算过,如果能达到你的要求,不算时间成本,在运费上,你们能节省多少?”高官拿起笔来准备做记录。

“我们已经测算过,每吨至少节省运费200到300元。”冯一平说。

“这不是一个小数目。”高官点头。

“这个问题,不简单,”他低头想了一会,“但是,必须得做。”

“从全省的角度考虑,也必须解决。”书记也表态。

这样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