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四章 艰难的决定(1 / 2)

看着罗总有些不知所以的离去,康明斯说道,“老板,从履历上来看,这位罗总显然更多的只关注于技术,对这背后,汇率给他们这个行业带来的影响不太清楚,也情有可原吧。”

冯一平摇头,“不,他作为工厂和研发中心遍布全世界,产品也主要外销的跨国公司负责人,如果还没认识到汇率对公司的影响,那就是极度不合格。”

是的,冯一平刚给罗总提的那个问题的答案,就是汇率。

从内行的角度看,无论是日本厂商的衰落和韩国厂商的崛起,以及美德厂商的起伏,背后都有一根业外的人看不见的红线在挑拨,那就是汇率。

包括现在的奇梦达在内,所有退出内存市场的厂家,无论是美国的IBM还是摩托罗拉,日本的NEC还是日立,实际上,他们的命运,真的并不是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汇率大势之下,如果没有力挽狂澜的杰出企业家,职业经理人的随波逐流,只会让公司消逝在滚滚大潮中。

比如NEC和日立,在90年代初仍然傲立三甲,但由于广场协议导致的日元升值,以及随之而来的和泡沫经济破灭,逐步降低了竞争力。

这就让汉城奥运会后,放眼世界的韩国厂商抓住了机会,三星、现代电子和LG半导体成功赶上来并进入六强。

或者我们可以说,韩元的长期贬值,正是韩国经济的发动机,每次金融危机导致的迅速贬值,都像给出口型的韩国企业打了强心救命针。

韩国在内存市场的真正崛起,是在97年,而97年,在亚洲金融危机中,韩国企业由于负债率过高和外汇储备不足,欧美债务收紧导致韩元在年底数周内,暴跌60%。

这次暴跌,却极大的增强了韩国企业的出口竞争力,1998年韩国就在内存领域份额超过日本企业(亚洲金融危机以及随后采取的系列措施,对韩国影响重大,如果我们回想一下就知道,也就是从那以后,便有了韩流)。

而奇梦达成为这轮竞争中首先撑不住的厂家,可以说,也和汇率有着直接的关系。

因为次贷危机,以及美国政府不和盟友商量,为了自救,肆意宽松的缘故,欧元相对美元,大幅升值,并在去年第三季度达到最高点……从这一点来说,奇梦达之所以最先出局,也有几分非战之罪的意味。

但作为这个市场的兴衰的见证者和直接当事人,对这一点完全没有察觉,或者是没能体会到这一点的重要性,那怎么也说不过去。

等罗总走后才过来的加里科恩也赞同冯一平的观点,“他肯定知道汇率所造成的售价以及营收方面的波动,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还看不到汇率对行业的影响……”

他不住的摇头,华尔街上有很多人能看到这一点。

哼,别以为我们华尔街只会制造问题,解决问题,我们同样厉害。

像奇梦达这样的公司,要是和华尔街的关系更紧密一些,要是早就和华尔街有合作,那也不至于这么快就找华尔街的公司当他们的破产委托人。

冯一平看了看表,孩子妈还好说,无论如何,下午一定要陪孩子出去走走,“好了,不说这些,让我们来讨论早就应该讨论的问题,早点把这桩交易敲定。”

“一定没问题,”康明斯说,“从他们两位前后来拜访,至少可以看出,他们是真的急了。”

冯一平笑了笑,是啊,他们是真的急了。

科恩也笑,“还可以确定,大股东英飞凌,是如此急切的希望抛下奇梦达这个大包袱。”

冯一平怎么都觉得他的笑,有些不怀好意,但是,呵呵,他喜欢。

英飞凌和奇梦达,当然是急了。

德国的破产法律,相当严格,相关费用的支付稍差时日,也必须向法院申请进入破产程序,眼下之所以还没有宣布奇梦达破产,不过是被坑惨了的英飞凌,又给奇梦达拨付了一笔款项,给它吊命几天而已。

这就是彼得鲍尔心中的那笔愿意赔上的嫁妆,也是他们最后的努力和善意。

……

韩国三星的本部,会议依然在继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