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陈瑜珊看到韩薇的时候,也丝毫不觉得惊讶,反正秦放歌身情债那么多,根本不用愁的。作为旁观者,陈瑜珊自然更不用去瞎操心。韩薇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落落大方的跟陈瑜珊打招呼,也关心了下她新专辑的进展,然后还感叹说搞艺术命苦,别人都放假休息,她们却都还要加班。陈瑜珊点头表示赞同,她最近都在忙新专辑的事情,算不录制的话,各种新歌老歌也有得她练的,根本不愁没事情做。秦放歌不用说,超级大忙人一个。韩薇她们乐团也差不多,一首新曲子,想要练好可不容易,没一两个月的功夫不行。然后,大家都是学音乐的,每日的基本功练习都必不可少。不过韩薇起床还是陈瑜珊秦放歌晚了些,她倒也不在意,感觉昨晚睡眠质量很好,早跟秦放歌和陈瑜珊一起吃早餐的时候,也特别有胃口。吃过早餐后,各自忙碌去,秦放歌开车准备送韩薇一程,但没打算到音乐学院。两个人的时候,韩薇也说起陈瑜珊,笑说,“感觉大家都已经看穿你你!”秦放歌脸皮厚还笑着回答,“这样不是更好吗?免得装来装去的那么累!”“好吧,你赢了!”韩薇对他颇为无语,很快也不提这茬,聊了下后面的安排也到她下车的时候。她还是得赶回宿舍去先换下衣服的,但临走前给他身留下了记号,还幸灾乐祸的嘿嘿直笑,“给我总被你那些师姐们吃好哈哈!”她们都知道,秦放歌演这样的歌剧,绝对算不得享受,哪怕他饰演的是花花公子,可那些女歌唱家,年龄他母亲宁秀佩都还要大,说他是自作自受也一点都不为过。当然,更好的说法是为艺术献身,“师姐们心情好,演出水平也会更高!”秦放歌是只能无语,他到国际大剧院的时候,周秀英和沈建萍她们也到了,现在歌剧演出进入关键的阶段。周秀英这个总导演,除了严格把控好排练的质量外,在其他方面的心思也都花得特别多。导演统筹全局,灯光舞蹈美术道具工程组等各方面,她都要亲自审核。为此,周秀英也推掉了很多的交流和应酬,以前她还去各种歌唱赛当评委之类的宣传歌剧,现在则是完全不用,有秦放歌在,根本不愁没人买门票听。把他的这部原创歌剧做好,争取来个开门红,才是重之重。秦放歌跟大家打过招呼后,也加入歌剧筹备的各项事宜来,他想完全当甩手掌柜可不行。连周秀英这个总导演,很多时候都要问他的意见,尽管他说让周先生处理好。还被沈建萍齐红翟丽音她们一群“师姐”笑骂他爱偷懒不做事,她们自己积极性倒是特别高的。跟大剧院的工作人员和工程人员,也都相当熟悉。这次周秀英要打造完全由国人主导的歌剧,除了大剧院管弦乐团有外国乐手外,其他都清一色的国人。当然,周秀英也没想着因为这个的缘故,让大剧院管弦乐团把外国乐手都开除掉,那不是瞎来吗?尽管这些歌唱家和幕后工作人员,早过了年轻热血的年纪,但这样的歌剧筹备方式,仍旧让大家觉得热血沸腾干劲十足。要知道,在这之前,国产歌剧很多时候也都会请更有经验的国外歌剧同行来指导。“秦放歌身的潜力太大,得好好挖掘出来才行!”不光沈建萍持这样的看法,其他歌剧演员和大剧院幕后团队也都这样想。秦放歌想谦虚都不行,他也不敢含糊,认真投入准备工作之后,让整个团队的效率都变高了不少。他本来是原作者,对歌剧的方方面面都特别熟悉,也都有他自己的思虑和考量。当然,秦放歌基本也提要求和目标,其他的还是交给大剧院的团队去完成,他也不可能凭空变出道具服装等东西来。周秀英这个总导演安排也较合理,主要的歌剧演员们午先排练歌剧,主要是她们各自的部分。她先把秦放歌抓了壮丁先把其他准备工作目标确定下来,下午再放他去处理音乐方面的事情。午都还是在大剧院的食堂里吃的工作餐,然后休息了半个小时后,又抓紧时间开始排练。这会也不光是歌剧演员们的事情,国家大剧院的管弦乐团以及合唱团那边,秦放歌也要去指导一番。歌剧演出,管弦乐团和合唱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尽管普通观众可能并不把注意力集在这面,但这两个大团,却是歌剧音乐的基础,也是必不可少的。在这些方面,秦放歌这个作者是最有发言权的,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指挥于大伟也不止一次讲,“要秦放歌不出演的话,我肯定要把请来当指挥的。”这也是一种惯例,尤其在当初歌剧盛行的时候,像秦放歌一样,作曲家兼职歌唱家的几乎没有。作曲家们更多的身份还是钢琴演奏家小提琴演奏家指挥家等等,他们歌剧首演的时候,往往也都会站到管弦乐团指挥的位置来,演出前排练的时候,作曲家们也都会参与其。莫扎特,瓦格纳等歌剧作曲家都是如此。合唱团的指挥俞芳也在排练的闲暇之余的时候八卦着问秦放歌,“你交响曲首演的时候,会去当指挥吗?”秦放歌笑着回答道,“我可不敢抢你们指挥的饭碗!会被人恨死的。”大家都笑,但于大伟俞芳这样的指挥却都不这么认为,于大伟建议他试试,“毕竟首演,当指挥的感觉真的很不错的,相信我准没错!”“秦放歌的水平当指挥根本不成问题!”俞芳也表示赞同,还说,“我们指挥也真没那么小气的。而且,你交响曲到时候排练的时候,肯定也还是得去现场指导的,最起码要先把演奏情感和风格确定下来。”说起这个,两位指挥的话匣子也都打开来,他们也并不避讳乐团整体水平存在差距的问题,本来是事实,掩耳盗铃不可取。只有认清楚现实后,才能取得更好的进步。国家大剧院的管弦乐团和国爱乐乐团之间的差距也很明显,当然,两者的侧重点也不一样。爱乐乐团那边,主要还是以演奏各种协奏曲和交响曲为主,偶尔也会去参加商业演出,为流行音乐或者是其他赛之类的站台。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这边,则是主要以歌剧演出的伴奏为主,也会有协奏曲和交响曲的演出,但他们基本很少去参加其他的演出,毕竟是依附于国家大剧院的乐团,能把在大剧院演出的任务完成已经相当不容易了。于大伟和俞芳他们也有提及,其他演出的排练情况,不管是他们自己,还是大剧院级领导,重视程度和这部《唐璜》的演出,完全不能相提并论。秦放歌对此还表示感谢呢,毕竟这是他的首部“原创歌剧”。他跟国家大剧院的合作也是双赢的,他现在的财力,也没办法担负起整部歌剧的全部成本,光是演出前的排练花销可都不小。当然,周秀英于大伟他们也都是清楚的,有秦放歌的加入,大剧院方面,拉投资赞助也更有筹码。如他这首部歌剧《唐璜》的冠名赞助权,卖得特别好,赞助商那边也都会觉得花大价钱有价值。毕竟秦放歌的人气摆在这里,他还没接什么外面的广告代言,都是代言他自家的东西。但赞助他参加的节目,相当赚了。此外,他们还准备去国外演出,对于赞助企业打响海外名气,也都是特别有帮助的。不过具体的赞助费用秦放歌没去操心,但数目肯定是不会少的,他也没想着去分点羹之类的,不要他掏腰包,还能有演出费用拿很不错。周秀英席晚晴她们知道得更多点,国际大剧院这边,原本拿得较多的赞助,是来自银行和汽车的,都算是较高大的,现在又多了手表和航空公司的赞助。在她们看来,航空公司的赞助还是挺有必要的,到时候出国演出的时候,直接用航空公司的包机出去,大家都有好处。而国际大剧院的官方站也都写得很清楚的,赞助与回报。这也是最正常不过的社会现象,没什么回报的话,人家企业单位也不可能无偿的赞助你不是。对于大伟俞芳这样算是大剧院的员工来说,赞助自然是越多越好的,他们也能多涨点工资发点奖金什么的,这可直接关系到他们的自身利益。最重要的是,他们刻都不想沦落到像是罗马歌剧院那样的窘迫境地,把歌剧院的管弦乐团都给解散了,改为外聘什么的,说白了是削减他们这些音乐人的收入,大家抗议罢工也都在情理之。也只有稳定了收入,管弦系乐团合唱团的人心才能稳定下来,要不然大家都忙着接私活教学生赚外快什么的,哪里会有太多的心思在正儿八经的演出。一切归根结底,都是钱闹的,他们这些艺术家们也都不能免俗。秦放歌横空出世,给他们这些音乐同行们带来的好处也是不言而喻的,以前歌剧演出没什么关注度,门票也都卖不掉,想要提高收入何其难。现在好了,观众们热情高涨,关注度涨,座率高,门票出售一抢而空,赞助商们也都纷纷挥舞着钞票过来,形势一片大好。也都知道,现在不能特别指望政府拨款,都搞勤俭节约连工团这样地方都裁减了不少,商业赞助成了重之重。秦放歌尽管不是散财童子,但他所带来的社会效应和经济利益,却都是实实在在的。于大伟俞芳他们这些指挥吹捧他也在情理之,其实他们这还算好的,因为面还有国家大剧院这棵大树。像是国爱乐乐团这样的,他们对赞助的需求更加迫切,引进人才更新乐器买版权平时的排练等等等,各个方面需要花钱的地方实在太多,要是在建自己的排练室音乐厅什么的,那更不知道要多少钱才能摆平。国家大剧院的话,地方够大,各种设施也都特别齐全,排练演出y-i条l0ng,他们也越需要做出成绩来。不管是基于商业的演出,还是精神明普及工作。秦放歌无疑是国家大剧院攻略的重之重,冲他能把演出门票全部卖光还供不应求,他的市场号召力,已经超越目前所有的古典音乐同行了。至于那些幸福的烦恼,他们也都甘之若饴。以前是愁不知道怎么把门票卖出去好对级对社会有个体面的交待,现在,则是尽可能留住更多的票,给各种关系户,政府部门赞助单位之类的,感觉谁都不好得罪,也是挺纠结的,尤其在国这样的人情社会里。当然,也不光是国是这样的,其他国家也都差不多。于大伟他们也有说起之前去国外演出以及观看演出的时候,接触到了很多附庸风雅的所谓流人士。他们连经典的歌剧是讲什么的都不知道,还得临时抱佛脚各种打听的剧情之类的。也像俞芳笑谈的那样,“很多去歌剧院的包厢并不是想听歌剧,而是想让人家看到他在听歌剧!”但作为歌剧从业者们,她们也都对此表示理解,国内国外都是一样,秀秀地位优越都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别人都去了你不去的话,或者,占了别人只能仰望的包厢,那滋味不要太美。但周秀英和沈建萍她们,都还是希望能有更多真心喜欢歌剧的观众能买票入场,欣赏她们所精心准备的歌剧。而翟丽音还笑着纠正了一下,“这些观众要真能买到票入场才好,歌剧太依赖赞助了,买到是真是赚到……”大家对此都持相同的观点,有了这样的好条件,也可以更专心于歌剧艺术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