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分新粮(2 / 2)

一见王招娣搬出黄豆和红薯,赵安顺也不去外面野了,搬着个小凳子乖乖的洗起红薯来。

大老爷们也没忙着,搬出了石墨,跟老驴似的磨起石墨来,泡好的黄豆倒入石墨上面的孔里,随着石墨推起,黄豆研磨成白色颗粒,流进下面放着的盆里。

赵盼盼瞅了会,才意识到王招娣这是要做豆腐,而做出来的豆腐更是有大用处,难怪王招娣要去镇上一趟,这是为了做霉豆腐做准备的。

霉豆腐是豆腐发酵的一种,每个地方因习惯、做饭不同,叫的名字也会有所差别。

黄豆磨好后,洗干净过滤,然后将豆浆水倒入架好的大锅里,生火煮沸。

赵安顺最爱的就是这个环节,在大锅里的豆浆形成豆花时,端着碗蹲在灶边,嘴里咬着筷子,心急如焚,时而瞧上一下。

王招娣烦的很,一巴掌就挥过去,“敲魂呢,乞丐才每天敲碗,总共才多少,你拿这么个大海碗,吃得完吗?要吃不完,看我不给你灌进去。”

豆浆煮成了豆花,屋里的人都吃上了小碗豆花,豆花是吃上了,至于糖,那就别想了,赵盼盼都是偷偷的加了糖,不然,她还真是咽不下去,尝过现代社会的甜,再来吃七十年代的苦,有条件,她还是不会亏待自己。

豆花这边是压上在定型,大锅那边,洗干净的红薯扔进锅里开蒸,赵安顺鸡贼,挑了几个小的红薯扔进了灶里,赵盼盼则找了个清闲的工作,夹灶里的烧红的炭,往水里一扔,咕噜噜的冒气,眨眼变成了木炭,除了热,其余没毛病。

红薯煮熟后,弄成碎块,然后拿出专门的模具,抹平后放在铺满干草的垫子上,趁着太阳晒,晒个几天,这红薯块就能甩干了。

红薯块是农村常见的美食,像是现在以红薯为主食,一般吃都得过年才会拿出来。

赵盼盼对红薯干的制作还是挺感兴趣的,瞧着杨恒瑛熟稔的将红薯块一块一块的印上去,她也有些跃跃欲试,暗示性极强的绕着杨恒瑛转圈圈。

杨恒瑛也看出了她的意图,让赵盼盼试了试手感,弄红薯片的模具长得四四方方的,用类似于铲子似的东西将抹在模具上的红薯磨平,然后轻轻一扯,弄下来即可,不算很难,但想要又快又好还是熟能生巧。

赵盼盼没弄多久就感觉手有点酸,没一会就被杨恒瑛给接了过去,“好生待着。”

红薯干弄好都晒上了,豆腐这边也好了。

搬开压住的石头,揭开纱布,一块四四方方有弹性的豆腐便呈现出来了,豆香弥漫,赵盼盼心中生出一种自豪感,虽然是看着豆腐做出来,但这种感觉是在现代社会无法感受到的。

豆腐成型后,王招娣先是将豆腐切成市面上的块状,豆腐一分为二,一半收起来,一半切成了等状的小块,大概小拇指长。(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