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
第一一四章宾客如云
父亲回到襄阳之后,第一件事就是给我举办婚事。
我眼下风头正劲,无论是长安还是在荆州,都算得是了不起的人物,无论是诛郭傕、郭汜之战还是败韩遂、马腾之战,都让我成为天下的焦点。而蔡琰作为天下第一才女,有父亲蔡邕,有师兄钟繇,有义母阳安公主,又是小天子亲封的女史,同样有着夺目的光彩。再加上此事为天子亲自赐婚,谁不凑这个热闹,谁不赶这个风头?
一时之间,襄阳城一片繁华。
新居么?是父亲早就准备好的。本来,那是父亲为我和张温孙女安排的,在紧邻着刺史府旁给我建了一个小院,作为我的新宅。新宅占地大约二亩左右,两进院子,后面一个不大的小花园。房屋用石灰粉刷的雪白,地面的青砖打磨的溜平,一砖一石,一草一木,一窗一门,都显出独特的匠心。看得出,父亲在为我准备这个小院时花了心思。
蔡琰来到襄阳,住进了蔡瑁的家,毕竟蔡琰是蔡瑁的族妹。而成亲那日,我要去蔡家迎娶。这样一来,蔡瑁不但是父亲的大舅子,也成了我的大舅子。当然,这只是一个笑话,我见到蔡瑁,要叫舅父,而蔡琰成亲后,也要随着我这样叫的。
回到襄阳,我先就一头陷到贺喜的人群里。
我的老师大贤张俭亲自为他的两个弟子书写了“佳儿佳妇”一幅,让他一个记名弟子带了过来,那人名叫伊籍,字机伯。老师在信中称赞了伊籍的本事,说他明于理学,长于政务,机敏练达,可为父亲的良助。伊籍这个人的本事,我自然是知道的。不用介绍我也会重用他。一是同乡,二是同门,三有本事,不用他我还用谁?虽然此人于军务上并无所长,但是做政务工作还是一把好手的。我和伊籍谈了好久。这是一个很明白什么叫幽默的人,和他在一起谈话你不会觉得没有意思。他总是会出乎人意料之外的说出一句让你不能不捧腹大笑的话来。在历史上,他曾代表西蜀去见孙权,一拜而起,孙权问他:“当上个无道的主子整天很辛苦吧?”他向孙权道:“不过是一拜一起罢了。”我向他询问老师现在饮食如何,吃得多不多,我给的那个狐毛袍子穿着还行不行,我从长安给他又送去了一个铜手炉合用不合用?说来说去,还是放心不下他老人家。山阳现在归属了曹操,而且今年连着发生了黄巾军攻兖州和袁术攻兖州两场大战,但是老人家还是不肯离开山阳,虽然说我家在高平还留有人马,一般的军队不会进攻那里。而且我老师的威望,无论是曹操还是袁术,都不会轻易动他。可是毕竟那里是战场,万一刀枪无眼,伤了他老人家可怎么办?在这个世界里,我对他有着一种特殊的遵重。若不是他老人家,我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在这个世界里,他对我的教导是极有成效的,他改变我了对士人的看法,让我明白了什么叫真正的士人。士人的气不是迂腐的酸气,不是黄澄澄的铜臭气,它是天地间的正气,是面对强权宁折不弯的骨气,是心怀天下无私无我的侠气,是持一颗心不畏艰难一往直前的豪气。东汉末年的士人,用他们的鲜血写下了照亮史册的一笔辉煌,甚至有人说,自他们之后,中国就很难见到那样的士人存在了。
这个不肯离开的的老人,我该如何劝他来荆州呢?我问伊籍,让他帮我出个主意。伊籍笑了:“公子之目,能审于秋毫之末,何不见薪舆乎?狐皮袍子,铜手炉,虽是公子的孝心,但这些东西对于元节老师来说,可远远及不上一件事情的半分。”
“何事?”
“州学。”伊籍用一种兴奋的语气说道,“襄阳的州学,简直超乎了我的想象。原以为,雒阳大火,太学被毁之后,天下文章会从此断绝。想不到,在襄阳我看到了汉学重兴的希望。一进襄阳城,看到的最好的建筑不是州牧府,竟是荆州州学。有水镜先生,庞德公亲自主持,置学官,立讲舍,广纳四方学子,自使君大人以降,凡是百石以上官吏子弟全都入学,二公子刘琮也到州学学习。各豪门皆将家传之学抄录一份赠与州学,此举当真是善莫大焉。日前蔡女史到襄阳,赠州学书籍四千卷,亲送上蔡伯喈新题‘荆州州学’四字碑文,简直是轰动一时。有使君大人与诸高贤齐心协心,天下文章必复兴于襄阳,公子若以此求于元节先生,元节先生岂会无动于衷?”
我不由大喜,放声大笑起来,连着叫了三个好字:“好好好!只要先生能来荆州,先记机伯大功一件。”一直没留意,想不到,父亲把州学办得如此之好,简直比我想象的还要好,父亲这样的人,应该当教育部长的。当州牧,简直是屈才。我一时都动了去州学看一看的心思。
伊籍才走,阳安公主的长子伏德就到了。这是贵客,慢待不得。我亲自迎接。
伏德这小子,什么时候见到他都是那么干净整洁,好象才从澡堂中出来似的。他举止从容,颇有大家公子之风,简直比我做得还好,这让我很不痛快。我一向认为,贵家公子,我这样的就是极致了,凡是比我还象贵家公子的,都是变态,有女性化心理--当然我只敢在心里想想,如果说出来,会遭到天下百分之九十的贵家公子的痛扁。
“伯瑞贤弟,恭喜恭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