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赵刚摆摆手。</p>
宋元绍又朝赵夫子拱手,“赵夫子,久仰大名,听李大人说起过夫子,夫子有大学问,愿意来到这么一个小镇上的书塾做夫子,这是我们镇上孩子们的荣幸。”</p>
赵夫子拱手,“宋二爷,言重了!老夫不过是在那地方呆不下去了,想要换换环境。现在有这么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老夫瞧着喜欢。”</p>
唐婉清倒了茶,“夫子请喝茶!”</p>
“谢谢!”</p>
雷氏瞧着赵夫子叔侄二人过来的主要拜年对像是唐婉清,便就打消了让他们一家三口陪着回雷家的想法。</p>
她出去找宋元康。</p>
“家里来客人了,你小子怎么就只知道看书呢?”</p>
宋元康放下书,“娘,我这开春后就要参加县试,现在有空,当然要多看一些书。”</p>
“哎呀,我怎么就忘记了这事?”雷氏哎呀一声,“走走走!你赶紧的去堂屋里,咱去见见那位客人。我听着你二哥的话,这位客人有大学问啊。”</p>
宋元绍被拉到了堂屋里。</p>
雷氏为他和赵夫子介绍。</p>
“夫子,这个是我家四小子,现在在县里的【桃李书院】,开春后就要参加县试了。我听说夫子有大学问,那可不可以麻烦夫子考考这小子,看看这小子有戏没戏?</p>
如果不是那块料,我得让他回家做事,家里可忙了。</p>
如果是块料,那就我们全家人都支持他。</p>
我听人说过,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人不能一条道走到黑,这小子能行,我们当然支持,不行,那也要改改道。</p>
夫子,您说是吧?”</p>
说完,她用力一拍宋元康的背,“老四,快!快见过赵夫子。”</p>
宋元康上前,朝赵夫子拱手,“学生宋元康,见过夫子。”</p>
赵夫子上下打量宋元绍一圈,然后点点头,“好!坐吧。既然你开春后要参加县试了,那老夫倚老卖老,待会考考你的学问。”</p>
宋元康:“这是学生的荣幸。”</p>
赵刚听着这文人一来一回酸趋趋的礼数,头都有些晕了。</p>
他看向宋元绍,“宋二哥,我们出去走走?”</p>
宋元绍颔首:“好!”</p>
二人出去了,其他人也相继寻了理由出去。</p>
雷氏瞧着时候不早了,赵夫子叔侄二人在这里,肯定是要招待的。</p>
她想了想,把唐婉清和王氏叫到了自己屋里。</p>
雷氏也不跟两个儿媳妇兜圈子,“婉清啊,我本来是想让你们一家三口陪我和你爹去给你姥姥舅舅拜年。</p>
现在赵夫子来了,那就让你大哥一家四口陪我们回吧。</p>
你呢,一定要留赵夫子在家吃饭,我们在雷家吃了午饭就回。这厨房里打下手的活,你就喊老二,别惯坏了他。</p>
这男人啊,该使唤就得使唤。”</p>
闻言,唐婉清点头,“行!我听娘的安排,等过些日子我再去看姥姥,大过年的,我给姥姥做身体检查也不合适。”</p>
“好好好!”雷氏不停点头。</p>
事情商量妥当了,雷氏就叫了宋老头等人,一起去雷家了。</p>
堂屋里,只剩下赵夫子和宋元康。</p>
宋元绍和赵刚不知上哪去了。</p>
唐婉清着手准备食材。</p>
宋瑾在一旁跟着她。</p>
“娘,我可以帮忙的,你要做些什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