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这个时候可是敏感时期,谁也不敢保证去了内陆,英国那边会有什么反应。他们可没有霍大亨那么大能耐,能够在总督府的全力打压下,依旧活得有滋有润。相比起普通民众,他们这些大资本家虽然更了解内陆的实际情况,但也正是因为了解,大家才一直束手束脚。内陆开放政策过于保守,大家无法确定政策是否拥有时效性,一旦中途出现什么变化,那么他们的投资,有可能会打了水漂。当然了,钱只是一个方面。其中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内陆从上至下对资本家的偏见和抵触,大家一提到有钱人,动不动里扣上剥削的帽子。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天然的对立,使得这个时期的内陆对资本家三个字尤为敏感,即便是上面喊出改革开放,大家也需要时间转变态度。杨辰:“包叔叔,这事有什么好犹豫的,需知法不责众,大家伙只是过去提提意见,又不是要干别的,顾虑那么多做什么。”包船王听了,白了一眼,无语道:“你小子是真傻,还是假傻?”杨辰摇头道:“不是我傻不傻的问题,而是包叔叔你们把问题想的太复杂了,我就不明白了,内陆那边连美国都啃不动,早几年美国更是解除了对内陆的经济封锁,与内陆建立了正常的外交关系。”“美国尚且如此,一个在二战之后,没落下来的英国,就算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但它难道还能大的过美国吗?”“战争在我们这里是打不起来的,有美国的前车之鉴,英国人没有那么傻,即便它们再骄傲,也清楚自己不可能在家门口打赢这场仗。所以,这场谈判,其实早在一开始,胜负就已经分出来了,只要内陆那边能够坚持收复香江的决心,英国只能咬牙退让。”众人一听杨辰的解释,一个个皱起眉头之后,又不由的舒缓开来。确实如杨辰说的那样,连美国都吃瘪了,英国那个已经没落的国家,当初的日不落帝国,早已经成了过去式。昔日的帝国荣耀,只留在了昨天,今天的世界已经出现极大的变化,曾经不可一世的欧洲国家,现在都在默默的舔伤口,同时还得承受北极熊无时无刻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想要跟内陆打起来,可能性几乎为零。见大家表情出现变化,杨辰对霍大亨眨了眨眼睛,笑了笑道:“大家与其去想已经成为事实的事情,还不如想点别的,比如说”霍英东:⊙_⊙包船王:⊙_⊙赵船王:⊙_⊙薛父见杨辰停下哪里,一副卖关子的模样,没好气道:“比如说什么,你小子就别卖关子了。”杨辰摸了摸鼻子:“比如说赚钱”。“大家别忘了,在二三十年前,香江也不过是一块荒漠之地,远不如曾经繁荣的上嗨,可是大家再看看现在,现在的香江如何,我想不用我多说什么了。香江能有今天的发展,靠的是什么,还不就是聚集到这里的数百万人口,凭着大家勤劳的双手,才创造了现有的繁华。现在内陆已经开始改革开放,隔壁的经济特区,正在按照香江曾经的步子迈进,准备成为第二个香江。特区的发展,想必几位叔叔伯父你们也都看见了,以特区的建设速度,我相信不需要多长时间,曾经的小渔村将很快变成一座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城市。一旦特区那边发展起来,内陆其他地方,只需要按照经验,照葫芦画瓢,那么凭着内陆超过十亿人口数量,大家可以想像一下,那是一股多么庞大的力量,要知道,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国家,如今已经与内陆建立正常外交关系,各国对内陆的经济封锁已经解除。凭着内陆十亿双手,两百个香江的人口总量,大家想过没有,凭着内陆庞大的人口,凭着我们民族勤劳的习性,二三十年后,内陆将会创造出多大的经济总量来?”众人听到杨辰这么直观的表述,并没有多大反应,因为这些大道理,他们都已经听过,只是大家都不以为意,不认为内陆能够复制香江的发展模式。毕竟,香江的经济崛起,太过于特殊,一般城市很难复制,与船小好调头是一个道理,这地盘小了,发展才快速,才显得格外显眼。内陆近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超过十亿的人口数量,这多一张嘴,就会少一口粮。庞大的人口压力,光是百姓的吃饭问题,就是一个老大难题,内陆想要发展,不光是国外,就连国内也没有想过几十年时间,就发展起来。也正是因为如此,内陆那位老爷子才会喊出百年奋斗目标的口号,推动改革开放。谁都没有想到,未来内陆经济发展会如此恐怖,短短三十年时间,就走完了别的国家一百年都达不到的水平。杨辰没有在意大佬们无动于衷,继续自顾自说道:“香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如今已然到了转型阶段,产业链升级,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以前,香江经济发展依靠的是低成本劳动力,香江大部分公司企业,大多是低技术含量及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制作。这些东西,在内陆改革开放之后,优势便已经不明显了,即便内陆不改革开放,凭着香江日益增长的人工成本,那些劳动力密集的轻工业也会逐渐转移到东南亚等人工成本比香江低的地区。接下来香江将会向金融业,服务业、娱乐传媒及旅游等多大方位转型,短时间内这些行业确实能够给香江带来极大的经济增长。”“但是别忘了,以上这些行业,它们每一个都与全球经济息息相关,一旦全球经济放缓,香江经济就会停滞不前。香江本就是一个容易受外界经济影响的地方,一旦往这些行业转型,随便一个金融危机,就能够让香江经济停滞不前。一个失去了竞争力的城市,产生不了多大价值东西,前途堪忧四个字形容,最为贴切。”————(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