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归溪书院(2 / 2)

重生宜室宜家 秋十三 1532 字 7个月前

旁边一间竹屋却是静悄悄的,门窗紧闭。十三娘脚步不停,绕过面前的竹楼竹屋,继续往里行去,绕过一丛翠竹,眼前豁然开朗,却是一片空地,竖着箭垛,似乎是给学子练习骑射的场地,再往前,又是几栋竹楼竹屋,听不到读书声,却又几缕乐声自楼里传出,似是琴音,箫音在合奏。

“小姐,郑山长的住处,便在这片竹屋之后了,只是不知他在也不在?”

十三娘正说着,忽然有人从主楼里出来,乍见三个女子,顿时一怔,忙地揖手为礼:“小生张以廉有礼。”

他这一礼,自是向华灼行的,十三娘他早就认得的,七巧一身丫环打扮,自不必理会,而华灼虽未着华丽衣裳,但容貌端庄,神情娴雅,气质高贵,显然是位大家闺秀。

这张以廉不正是先前在馆子里遇到四个学子中的一个么,华灼记得他的名字,不由得暗道真是巧了。不过毕竟陌路相逢,张以廉又只是个学子,并无功名在身,所以她只回了半礼。张以廉深谙礼数,当下就知道眼前这位少女的出身,只怕比他先前猜测的还要高贵几分。

他不敢冒然搭话,唯恐失礼,于是便向十三娘道:“十三娘子,今日来所为何事?”

十三娘屈了屈膝,道:“张先生有礼,请问郑山长可在?我家小姐欲拜访山长。”

“山长今日未曾外出,正在书房中。”张以廉又向华灼揖了一礼道:“山长素来不喜闲人打扰,还望小姐赐告尊姓,小生好去通禀。”

七巧上前一步,道:“我家老爷姓华,讳顼,乃前淮南府尹,华氏豪族荣安堂之掌堂人。我家小姐今日来此,一来拜望郑山长,二来有两幅名画,欲请郑山长赏鉴。”

华顼的新任命还没有下来,所以七巧通报的,还是之前的官职,只是加了个“前”,表示已经去任,不过这并不是重点,重点在后一句,华氏豪族荣安堂之掌堂人,生活在九里溪的人,只怕没有人不知道,九里溪最大的地主,可以说是大半个九里溪的主人就是荣安堂。所以,当七巧报出荣安堂的名号时,就是表示她们不是闲人,除非郑山长不想在九里溪呆了,否则,还是抽点时间见一见她们的好。

当然,作为一个极其出色的贴身大丫鬟,七巧说话是极有分寸的,如果只报荣安堂的名号,未免有以势压人的嫌疑,所以,她后头又加了两点,一是拜望,表明荣安堂是极尊重郑山长的,二是赏鉴,表明她们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绝对不是闲着没事来讨人嫌的。这样一说,前面的那点以势压人的嫌疑就去尽了。两者一结合,不管郑山长现在在做什么,喜不喜欢有闲人打扰,都要见她们。

张以廉的眼神不自觉的微微一缩,他已经尽可能的高估眼前这个少女的身份,不想还是比他猜测的高了许多,心中不由的一阵激荡。这可是真正的豪族贵女,在九里溪这小地方,竟然还有机会见到这样高贵的女子,这可比走在京城的大街上突然遇到微服私访的圣上还要难得。

“华小姐,多有怠慢,还望乞谅。”说着,他转身往竹楼里喊道:“湖童,湖童……”

片刻后,一个小书童从裏面出来,道:“少爷,有什么事儿?”

“有贵人来了,你快领他们去听涛居,好生伺候着。”然后张以廉转头又向华灼解释道:“这听涛居素来是迎客之地,还请华小姐稍候片刻,小生这边去通禀。”

“有劳先生了。”华灼客客气气地说了一句,然后跟着小书童往隐在竹海中的一栋竹屋走去。

听涛居里布置的十分整洁,三面墙都是整排整排的书,看上去,像藏书室更多过于像迎客之地,事实上,这裏也确实是一间藏书室,只不过在书架之间用竹帘隔出一方寸之地,摆上茶几,铺上地榻,用来待客而已。

连专门迎客之地都没有,难道归溪书院与银钱上很拮据?

华灼这几日初掌老宅大权,因此头一个便想到了钱上,若不是银钱拮据,何至于把迎客之地安排在藏书室里。想想郑山长虽曾为官,但能在致仕之后办起书院,应不是贪赃枉法法之辈,只怕一生积蓄早就全投入了书院办学上,归溪书院所收的学子又不多,所收束修,能维持书院平日支出已是万幸。

“七巧,帮我记着,等从郡城归来,送一笔银两到归溪书院。”

九里溪毕竟是荣安堂的根基所在,归溪书院既然在九里溪地界上,那么能帮一把就帮一把,哪怕现在荣安堂也缺银子,但还不至于在这上面省俭。今日她助归溪书院一臂之力,他日焉知归溪书院有没有相助荣安堂的时候,再籍籍无名的书院,总也会出一两个士子的啊,这科不中,下一科指不定就榜上有名,这也是人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