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折中之法(2 / 2)

重生宜室宜家 秋十三 1560 字 8个月前

方氏道:“你珏姑姑到底是入了宫的人,虽然没能得到名位,却也算是嫁了出去,因此入葬时,必得有人替她戴儿女之孝,她并无子嗣,最亲的晚辈儿便是你与你弟弟,论理是该你与你弟弟替她戴这个孝,只是若以你那无缘的弟、妹名义入葬,你们便是平辈儿,自然不能戴孝,你弟弟又是荣安堂唯一的男丁,年纪还小,沾上孝字终归是不吉利,我思忖了良久,决定让你身边一个大丫头出来,认你为姑,替你给你珏姑姑戴孝。”

这是个折中之法,华灼毕竟还未嫁,所以膝下不可能有儿女能替她戴这个孝,她身边最亲近的人,便只有几个大丫环,正所谓丫环做得一半主,所以方氏才有这个提议,华灼是未嫁之身,所以认她为母是不行的,只有认她为姑,其实是就是变相的方氏收华灼身边一个大丫环为干孙女。但方氏毕竟是有诰命的五品夫人,无端端地收一个丫环做干孙女,未免有自降身份之嫌,只能是华灼认个干侄女,旁人便是知道了,小女孩儿好玩胡闹,一笑置之罢了。

华灼考虑了片刻,才道:“这法子倒是使得,只是……七巧已许给阿福,若平白降了她的辈儿,对刘嬷嬷未免不尊重,只怕祖母泉下有知,也是不高兴的。”

刘嬷嬷是祖母刘氏的陪嫁丫环,素来最得祖母看重,而且这些年刘嬷嬷在荣安堂任劳任怨,不好这样削落她的面子。华灼若真认了干侄女,也就相当于荣安堂又多了一位小姐,不管这小姐含金量有多少,将来好歹是要以小姐的名义出嫁的,不可能再嫁给一个下人,所以一旦认了七巧,她跟阿福的亲事也就告吹,想来不管是刘嬷嬷还是七巧自己,都是不情愿的。

方氏也明白这一层,点头道:“确实不合适。”

华灼思考了片刻,又道:“八秀也不合适,她与我虽亲,但毕竟年纪比我大一些,若认她为干侄女,平白要招人笑话。”只怕别人还以为八秀巴结着小姐到了这等不要脸的份上,到时候什么难听的话都会有,华灼自然舍不得让八秀受这委屈。而且以八秀与她的亲密,不论如何,她都不会委屈了这丫头,哪怕是安排出嫁,也必不会比一个名义上的小姐差。

方氏一笑,道:“你倒护着她,罢了,由你。这样说来,只有宫彩和月香两个里头挑了,我听说月香素有个贾小姐的雅号,不如就遂了她的愿如何?”

华灼心裏是不大喜欢月香的,哪怕刚才见月香长进许多,但印象已成,一时又怎么会改变看法,但思忖了片刻,仍是摇头道:“大管家在荣安堂多年,鞠躬尽瘁,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且诚管事、忠管事,一在绘芳园,一在老宅,这些年兢兢业业,做事也无什么差错,何苦让他们落个媚主污名。”

方氏欣慰道:“这话也在理儿,灼儿,你考虑事情周全,极好。”

其实华灼话中隐藏的意思是,这一家子都是荣安堂的世仆,是仆人,就要守着仆人的本分,世仆里出个小姐,这像什么话,大管家一家子掌着荣安堂两处重要的产业,已经是大权在握,没必要再让他家出个小姐,助涨了他们的权势,这对主家可不是什么好事,奴大欺主也不是稀罕事儿。方氏正是听明白了华灼的意思,才感到欣慰,女儿已经算是个合格的主母了,有这份思量,将来嫁到庄家,也不会吃什么大亏。

华灼被赞了一句,换做平时,自是高兴,只是今日实在高兴不起来,又继续道:“剩下的人选唯有宫彩,她是母亲从伢行买来的,并非家生子,荣安堂里没有什么故旧,且年纪也比我小,让她认我为姑,将来以小姐之身出嫁,想来她也是愿意的。”

不是家生子,就意味着宫彩在荣安堂里没有什么倚靠,让她当了小姐,也不会助涨了哪一方的势力,而且原本摆在宫彩面前也就是两条路,要么给庄铮做姨娘,要么嫁个小管事,仔细想想,这两条路都不是什么好出路,给庄铮做姨娘,就得一辈子看华灼的脸色,嫁个小管事,还是一辈子的下人命,可是如果认了华灼为姑,将来以小姐之身出嫁,别的不说,正室之位是绝对有保证的,就算是认的,那也是荣安堂出去的,怎么也不可能为妾,而且荣安堂的小姐出嫁,就算不是世家大户,最少也是清白寒门,若是夫君再出息点,考个功名在身,有荣安堂的扶持,做个八、九品的小官儿,问题不大,运气好点,七品父母官也不是不可能。

宫彩年纪虽小,却是个有眼色、又灵利的,如何选择对自己最好,华灼认为她应该盘算得清,除非这丫头真的心高气傲,非得扒着个姨娘不放手,是那等宁为富人妾,不为贫贱妻的性子。

方氏细想一想,道:“宫彩这丫头原是我亲手调|教的,为人自不必说,若不是满意她,我也不会将她给你使唤,既然你点了她,那么便再问问她的意思,若她愿意,这事儿便这么定了。”

华灼点点头,她心裏清楚,如果宫彩不愿意,这事儿最后恐怕就要落在八秀的头上,毕竟七巧和月香都不合适,只有八秀和宫彩两个,她舍不得八秀受这份委屈,自然便在心裏暗暗拿定主意,必得说服了宫彩。

与方氏又商量了一会儿,她便回了秀阁,把宫彩叫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