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1 / 2)

重生宜室宜家 秋十三 1852 字 5个月前

庚寅年,贤妃娘娘诞下龙子,龙心大悦,下旨开恩科,昭告天下,如今正月才刚过,京城里就已经来了不少士子,庄府也住进了一位,不是别人,正是韦浩然。

华灼是极不待见这位表亲的,但没办法,亲戚就是亲戚,她再不待见,当韦浩然找上门来说要在庄府借住一段时日以备考、并且还带了韦氏的请托书信的时候,她也只能捏着鼻子命人去安排客房。

庄大老爷和庄铮不在府中,爷儿俩现在都是官身,除了沐休日,白日里是极难见到他们的,庄大夫人含饴弄孙,早就不管府里的事了,出面招待的,只能是华灼这位庄家少奶奶。

“哟……表弟妹好气色,瞧着倒像佛光寺里供着的弥乐菩萨。”

华灼本来还带着微笑,一听这话,顿时牙根一撞,发出咯崩一声脆响。韦浩然这话绝对不是称赞她宝相庄严,也不是祝福她笑口常开,而是暗指她发福了。生育过的女子,无论身材怎么纤细苗条,终究是会变得比出嫁前要丰腻一些。

“表兄,离恩科还有两月的时间,我已教人把夫君备考时温过的书都送入客房,表兄若是真心想走仕途,便莫要再散漫了。”她恨恨地瞪了韦浩然一眼,终是没跟他计较一点言语上的不满。

“表弟妹有心,不过那些书,都已在这裏了,不看也罢。”韦浩然毫无形象地拍一拍肚皮,然后吩咐侍立在一旁的书童,“拂尘,一会儿把书都烧了,取取暖。虽是入了二月,可是京城这地儿,可比江南那里冷多了。”

混蛋!

华灼觉得自己的后槽牙都有些疼了,两年没见,韦浩然更招人恨了,也不知他什么时候在嘴唇上方留了两撇小胡子,看着似乎是成熟稳重了一些,可是做出来的事情,依然是这么没谱儿,那些书他不看,还给她就好了,可他居然想烧了取暖,不怕诸子圣人有灵,从坟里跳出来咬死他。

“少奶奶,客房已径准备好了。”

七巧适时地进来,缓解了华灼几乎想翻脸下逐客令的情绪。

“表兄,不如先看看客房布置得可还合心意?若还缺什么,只管与七巧说,自会替表兄备齐。”华灼又摆出了一张皮笑肉不笑的脸,不想为一个韦浩然平白坏了自己的礼数和修养,那太不值。

“也好,总要住上一段日子,若是住得不舒服,我还不如当和尚去。”韦浩然摇摇晃晃地起身,那姿态,活活一个游好手闲的纨绔子弟,吊儿郎当。

这哪里来做客的,明明是来当祖宗的吧。

华灼气哼哼的,思来想去,还是没把那些经史从韦浩然那里拿回来,不过是一些书而已,虽是庄铮看过的,但也不是什么珍本孤本,外面书铺里要多少都有,叫人重新买回来放进书房就是。

“都是看着二婶娘的面子……”

她嘀咕了一句,这么一想,就觉得心平气和多了。二婶娘就是韦氏,她成了庄家大房的少奶奶,再称呼韦氏,自然就能依着夫家来。

淳儿满月的时候,韦氏来过京中,只住了五日就回了南平郡,华灼知道,韦氏不是不喜欢淳儿,而是怕住得久了,庄大夫人会不高兴,影响她们婆媳之间的关系。其实对淳儿的喜爱,韦氏是绝不在庄大夫人之下的,每个月都会托人悄悄地送一些肚兜、小衣裳、小虎头鞋过来,从不直接送到庄府,而是送到荣安堂,再由方氏转交,这样庄大夫人只会当这些东西是方氏做了送过来的。

韦家三个儿子,两个嫡出,一个庶出,偏偏嫡出的两个,在乡试上接连败北,而庶出的这一个,平素游手好闲,吊儿郎当,偏偏不知道脑子抽了什么筋,跑到京中,一不小心就入了国子学,这也罢了,左右靠的不过是贵人的关系,可是偏又不知好歹,竟然还半路跑了,一跑跑到江南,躲进某个不知名的书院待了一段时日,再出现时,恰逢朝庭又开了恩科,他中了乡试,又赶着参加会试。

韦老爷是惯来看重这个庶出的小儿子的,对两个嫡子恨铁不成钢之余,也对庶子期望甚重,自然是赶巴巴地去求妹妹帮着照应。韦氏自也是盼着娘家好的,于是一封书信就请托到了庄家大房。

华灼感念韦氏待她的好,无从拒绝,只好留下了韦浩然这个大麻烦。

约隔了一个多时辰,七巧回来了,进门便抱怨道:“少奶奶,这位表少爷可真是……进屋就嫌这个嫌那个,坐椅要紫檀木的,笔架要用金丝木,就连笔都非湖笔紫豪不用,熏香还得是十两金,上哪儿给他寻去,我瞧他哪里是来备考的,是来享受的才是。”

“由他去,左右不过忍他两个来月。七巧,这两个月里,你就辛苦些,盯着他那边,别教他惹出什么事来,只要不出格,他要什么就供应什么,平平安安地过了会试就好。”华灼已经打算好了,等会试一过,直接就让韦浩然卷铺盖走人,这样她也算对得起韦氏的请托了。

“是。”七巧应了一声,却又略带担忧地道:“少奶奶,依我看,这两个月里还是不要让表少爷出门招摇了。”

华灼一愕,道:“我怎么能禁他的足?”

“少奶奶,你怎么这会儿又糊涂了,舞阳郡主虽是已经招了郡马,可是她那样的性子,一旦晓得表少爷到了京中,又不知会闹出什么事情来,咱们不得不防啊。”

华灼脸色一变,道:“你不提,我竟是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