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其他商品,华国自己能不能生产出来,其实是没什么大的关系的。国际分工大合作嘛,你生产精密机床,我生产衣服裤子,我需要你的精密机床,你也不可能不穿衣服裤子吧,总能从其他方面找补回来。
哪怕技术落后,廉价出口,几千万件衣服才能顶得上一架波音747,但起码总能换到。
钱是不可能赚得完,华国也不可能把所有行业都包揽了。总得把不想做的工作交给其他人,不然难道让华国养着其他所有国家的人吗?
哪怕就是能源像石油被把控也无非就是价格贵一点,了不起被当冤大头被宰一通呗。
但药品就真的不一样了,人命关天。
制造企业贩卖的不是药品,是生存指标。
而且专利药为什么都被国际巨头药企把控?因为专利药研发经费太高昂了,这个不是短时间提升技术就能做到的。
比如精密机床,一开始华国也是技术落后,只能进口。当时一样是被当成冤大头,不光要花动辄数百万买机床,而且后续的维修费用也极其高昂。你还不能自己想办法修,你要是拆开了就概不负责了。
但是一次次技术研发升级换代,总能追上的。哪怕最开始的华国机床行业“微乎其微”,当时华国的精密机床比国外落后50年不止。
但这么些年无数华国技术工人通过一点一点的技术改进,不断的消化吸收,推动着技术提升,到现在也能做得不比别人差。
科研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需要大量的投入。精密机床研发需要多少钱?数千万数千万的投资已经是天价。
可制药行业不一样,一款新药研发十几亿美元,华国有几家药企经得起一次“试错”?
这不是光花时间花精力就能解决的问题,不是如同工业那样,几代人耗费一辈子的心血就能提升上去的。
你得拿着大把大把的钱往里砸,国外药企巨头一家实验室里的设备,卖掉数十家华国药厂的全部身家都不够。
因此专利药对于目前的华国制药行业太奢侈了。他们只能先从仿制药起步,逐渐提升技术水平,当行业真正发展起来了才能去尝试研发专利药。
当时98年推迟医药专利时他们还不知道沈曦系统可以升级,因此当时的第一阶段方案就是推迟医药专利保护,整顿国内药厂,并趁这几年时间大力发展仿制药,拉低药品价格。
在原创专利药公司之外,也有专业的仿制药公司。
仿制药公司是在原创药公司的药品专利失效以后,进行仿制生产的公司。
药品专利保护期它一般是从专利申请并批准日开始,而获得专利到该药品上市一般要8-12年的时间,所以一个新药上市之后的专利期实际只有6-10年,通常也就是6-7年。
比如伟哥是辉睿的,但伟哥的专利到期了,金戈就可以卖了,而且并不一定卖的便宜,反而省去了风险难测的药品开发过程,艰辛无比的临床试验,等于减少了数十亿美元的成本,省去了平均十五年的研发时间。
而推迟医药专利保护后,国内的制药公司就可以无限制仿制,根本不用等待专利期的6-7年。当国外新药上市后,国内制药公司就可以第一时间回来研究,一年内就可以在国内推出仿制药。
当然,国内药厂数量太多了,仿制它们的公司也实在是太多,以至于90年代上万元每公斤的原料药,到2000年以后的售价急转直下到千元乃至于数百元……
一盒专利药贵的可以高达数万元一盒,而仿制药可以达到价格 97% 的下降幅度。
让华国患者不仅可以及早吃到救命药还能吃得起。
尽管推迟医药专利保护会招来很多非议,但却能实实在在的救很多华国人的命。
因此,黎清声誉也不要了,哪怕背上一辈子的骂名,他也愿意这么做。
其实他们要的并不多,三年,只要争取三年时间。
推迟这三年时间能给那些国际药企造成的伤害并不大,因为他们现在主要的销售目标和盈利方向主要还是发达国家。
华国老百姓现在能吃得起昂贵进口药的并不多,更多的是买不起只能眼睁睁等死的。
这三年时间可以让上面完全对华国医药行业进行第一阶段改制。
虽然没有医药专利保护,可以无限制仿制,但是不是真的完全放开任由国内药厂胡来。
相反来说,虽然在专利药上可以无限制仿制,但是为的是在其他方面给药企套上了一层一层的紧箍咒,逼着他们不得不一步步脱胎换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