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1 / 2)

虽然黄瀚觉得这个消息非常不敢置信,但他们一家人还是抱着一线希望再次去到京城,方医生当面亲自证实了这件事。

这款仿制药是京华制药公司出的,华国首屈一指的大药厂。想来就算比不上原来的那款进口药,但怎么也应该能有点效果。说实话,270元一盒的药他们也根本不敢想让它去和2万4一盒的药比效果。

总归是又有希望了,试试吧,30万都已经花了,再试一次吧。

抱着这样的心情黄瀚再次入院,由于他已经停药两个多月,所以现在需要重新做些检查。

之前他服用的那款进口药格列卫虽然贵但确实效果很好,去年一年病情都很稳定。但停药这两个月黄瀚的病情已经加重不少,这次检查结果出来他血液内的白细胞数值达到24万,而正常人的白细胞数值一般在4千到1万之内,整整超标了23倍。另外血小板的数值达到80多万,也比正常值高了三倍多。

但好在没有出现急变,这已经算是万幸了。

急变期是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转变为急性白血病的过程,格列卫的基本作用就是控制慢粒的状态,防治急变。如果出现急变那再继续吃药也没有多大作用了,唯一的方法就是进行骨髓移植。

如果便宜的药已经出现,却因为停药两个月变成了急变期那他们就真的要追悔莫及了。

“爸爸,昨天老师教我们唱歌了,我唱给你听!”

“春天在哪里啊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小朋友的眼里里。看见红的花呀看见绿的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嘀哩哩哩哩嘀哩哩,嘀哩哩哩哩哩......”

医院的小花园的椅子上,黄瀚和康康坐在一起晒太阳。稚嫩的童音还有些口齿不清,听得黄瀚满脸笑容。

今天周六,康康幼儿园放假,他很懂事的主动要来医院陪爸爸。

黄瀚还需要住院一段时间,等待病情控制住稳定下来,医生也要仔细观察确定新药对他的治疗效果。

邓晓在京城重新租了一套房,一家人又重新在京城安定下来。毕竟黄瀚的病就算稳定下来也需要经常来医院复查,而且黄瀚和邓晓的专业在现在也只有在这种大城市才比较好找到合适的工作。

为了房租便宜一点租房的位置比较偏,邓晓每天早上需要先送康康去幼儿园再坐两个小时的车上班。每天下午下班去把康康接回来,她再去医院给黄瀚送饭。

不过好在现在黄瀚的治疗费用已经便宜很多,加上医保报销,他们需要自费的部分很少,比起之前那段日子要好过多了。

尽管还是很辛苦,但邓晓却非常满足和庆幸。

“方医生,我爱人的病怎么样了?这个药有效果吗?”

邓晓偷偷去办公室找到主治医师方医生询问病情,昨天黄瀚又做了一次检查,她怕要是结果不好黄瀚又会再次受到打击。

自从生病以来,他们一次次寄予希望最后又一次次失望绝望,这可能是他们最后一次机会了。

“邓女士,您请坐。黄瀚的病情现在已经被控制住且有明显好转了。白细胞数值不但没有继续增加反而已经出现减少,这说明新药对他的治疗效果非常好。”

方医生也是啧啧称奇,他观察了黄瀚还有其他几位病人的情况,新药效果与之前的格列卫并没有什么差别。这些天他也查了不少文献和这款仿制药的论文和临床试验数据报告,让他大吃一惊。

近90倍的差价,效果相差不到百分之一,趋近与于无,这让人非常不可思议。

以前华国也有很多仿制药,那还都是仿制的一些专利过期药,技术壁垒都已经大部分被打破了,但药效和原研药大多相距甚远。

可最近这段时间新出的仿制药大多都和这款药一样,药效和原研药相距非常小,但价格却相差数十倍什么上百倍。

身为医生他比普通人更加清楚这些药意味着什么。这些低价药品的出现让非常多的人可以不用因为无力承担天价医药费而耽误甚至放弃治疗,为无数像黄瀚这样的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真的吗?太好了!医生,那继续吃这药他就能和之前一样就在家休养了吗?”

“黄瀚现在的数值还是有些偏高的,我建议是再过一个星期,等病情完全控制住了再出院。出院后和之前一样按时吃药,定期回来医院复查就可以。”在医院就不仅仅是吃药了,还会配合一些其他的治疗手段,能更快的控制住病情。

“好的!谢谢方医生!实在是太感谢您了!”邓晓大喜过望,激动的一连给方医生鞠躬了好几次。

拿着检查报告走出医生办公室,邓晓恍恍惚惚的走进楼梯间,终于忍不住蹲下身哭起来。

这一年来她背负了巨大而沉重的压力,这场病痛不仅折磨着黄瀚也深深折磨着邓晓。虽然她让自己看起来非常刚强,但其实她心里充满了巨大的恐惧。

在每天拼命工作直到半夜才独自回家以后,她还要面对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她身上的高昂医疗费用的压力。最让她难以忍受的是亲眼看着爱人被病痛折磨时自己却无能为力的痛苦,和爱人随时可能离开的那种巨大的恐惧。

无助而绝望,那段日子实在太煎熬了,身心俱疲。邓晓这一年来瘦了二十多斤,1米68的身高现在却只有不到八十斤。

现在终于苦尽甘来守得云开了,邓晓蹲在楼梯间里一边哭一边笑,只觉得整个人都活过来了,那块压在她心里的大石头终于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