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1 / 2)

“翟师傅,您这是怎么了?”两三个正在忙碌着的工人看到受伤的翟老爷子连忙迎出来,将翟老爷子接过去搀扶进去。

“没事,下雪天路滑不小心摔了一跤,好心人给我送回来了。”翟老爷子浑不在意的说道。

刚才在路上正好经过一家医院,在沈宇的再三劝说下翟老爷子还是先被带到医院检查了一下,不过确实问题不大,只是扭伤,医生给开了些药。

翟老爷子被扶到了他自己的工作室里,不过40平米的小房间,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油漆味儿。条件很是简陋,看起来非常老旧的桌子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工具。桌子上的台灯也是上世纪80年代的,灯光灰暗,地上到处都是漆的碎屑以及纸张。

红色,是房间里的主色调。地上立着的,墙上挂着的,柜子摆着的,甚至窗台上搁着的,全是朱红色的雕漆作品。

房间太小,东西又多,实在容不下这么多人。姜萍看沈曦对雕漆很有兴趣看起来现在还不想离开,安顿好翟老爷子后她就先带着沈奶奶出去找地方吃饭歇歇了。

“不好意思,环境简陋让你们见笑了。”翟老爷子将沈宇和沈曦请进去,一边在工友的搀扶下小心翼翼的将之前带去摆摊的雕漆成品一件件的摆放好。

“老翟,你这是又去摆摊了?哎,你说你这是何苦呢?没用的......”一位和翟老爷子年纪差不多的老师傅沉默半响叹气离开。

见翟师傅还有客人,两个工人将翟老爷子搀扶到椅子上坐下后也就先回车间工作了。

其实目前整个雕漆厂剩下的也不过是两间房,这间是翟老爷子的个人工作室,也是存放雕漆厂作品的地方,隔壁就是其他工人们的车间,这已经是极为不易了。

京城雕漆厂三层小楼的厂房大部分已经全部被出租出去了,是在已经退休的翟老爷子的一力坚持下,才在最终保留了这么一个小小的工作室,不过两间瓦房,终于带着大伙儿将这门古老的艺术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

这两间相连的40多平米的小房子里,是京城雕漆厂的最后一片传承所在,这些位身怀绝技的雕漆师傅就在这里为雕漆工艺做着他们最后的努力。

“翟大师,这些,我能看看吗?”沈宇的目光一进屋就被墙上的几副雕漆工艺品深深吸引住了。

“随便看吧,不过千万小心别摔了。”

沈宇原本对之前买下的那个雕漆首饰盒兴趣不大,那不过是为了替老人解围才出手买下的。不过这墙上一副器型古朴的雕漆挂屏他倒是非常喜欢。

即使他对雕漆的认识也仅限于祁朔刚才的短暂讲解,但只是看这精湛的雕工也能看得出这挂屏肯定是好东西。

“这副挂屏价格可不便宜,最少也得二十多万。”翟老爷子倒是没有避讳,不过他也根本就没指望沈宇会真的买下,因此直接将价格说了出来。这种价格高昂的工艺品国内愿意花钱买的人实在是极少的,只能指望着出口或者拍卖。

沈曦在边上听得不禁咋舌,二十多万这可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起的。“翟爷爷,这雕漆工艺品为什么价格这么贵啊?这个的原料很贵吗?”

听到这个每每被询问到的问题,翟老爷子摇头苦笑的指着角落里一个1米多高的瓶子说:“看到那个瓶子了吗?这个瓶子仅漆就涂了180遍,已经花了9个多月了,现在还没开始雕刻呢,全部完成至少需要三年时间。这么多的人力物力折合成金钱价格能不高吗?”

翟老爷子已经难得遇到对雕漆感兴趣的小孩子了,耐心的坐在椅子上给沈曦慢慢讲解。

雕漆昂贵,贵在工期超长。雕漆看起来美丽的背后却有着极为繁复的工序。要经过制胎、烧蓝、作底、着漆、雕刻、磨光等十几道工序,各工序技艺要求都很高,一样不能少,一样不能马虎!

就说涂漆吧,为了保证成品历经岁月仍不开裂,每道漆必须在自然阴干后才能漆下一道,绝不能烘烧或者日晒,因此,通常一天只能漆两遍。

这样下来,随便一件小玩意都得要花上三五个月才能完成,稍大一点的折腾上个几年,很正常!而在一向要求精益求精的翟大师这里,再小的东西都要精涂细雕上至少一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