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看像不像大白和大咪?”沈曦手上拿着一个小巧玲珑的鼻烟壶爱不释手,一边走一边指给家人看。
这是沈曦刚刚在一个摊位上看中的,见女儿喜欢沈宇二话没说就掏钱将这个鼻烟壶买下来了。
晶莹剔透的小巧瓶身上面画着两只胖乎乎娇憨可爱的猫咪,每一根毛发都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可谓是鬼斧神工。
“别说,还真挺像的,大白现在可不就胖成一团了么。”沈奶奶看了也忍不住笑起来,那猫现在胖得她都快抱不动了。
“这个是内画鼻烟壶,是在瓶子里面反着画出来的。”
“在这个瓶子里面作画?”沈曦诧异道。
沈曦将这小小的瓶子在手上翻来覆去的看,这瓶口大小还没有一支铅笔粗呢,这样也能作画?还画得这么漂亮?
“这叫“方寸之间显乾坤”。”
沈奶奶紧紧牵着沈曦的小手,怕人多走散了。不过毕竟大冷天,虽然门口看着人特别多,但古文化街非常大,所以逛起来倒不显人多。一家人走走看看很是自在,祁朔算是半个导游,不时给他们讲解一下。
这古文化街里不仅有店面,更多的都是地摊,摊主还有不少都是穿着民族服装的,各式各样的装扮也是别有风味,民族气味非常浓厚。
摊位上战国的刀币、民国的保温壶、铜制的佛经,种种物件摆在一堆,根本不知如何分辨。
旁边的店铺里琳琅满目、技艺精湛的民间艺术品更是令人目不暇接:笔墨留香的文房四宝、古色古香的宫灯、龙泉青瓷、交趾陶、鬃人、面人、毛猴等……
处处都能发现惊喜,已经让沈曦看花了眼。
很多店主口才都是非常好的,说起来头头是道,似乎随便一样物件都能讲出故事来历来。光是听故事就有种值回票价的感觉,反正是忽悠得沈奶奶买了不少小东西。
不过沈奶奶心里也是有谱的,买下的大多都是不到几百块的小东西,太贵的那些就算说得天花乱坠她老人家也是不会要的。
看着这一家人穿着不俗,有的精明的店铺老板还特地拿出了不少据说都是重量级大师用数十年如一日的工艺匠心制作的最精良的作品。
沈宇对古玩没什么兴趣,但也买了不少看得顺眼的小玩意儿准备留着送人。
这古文化街里有来自全国各地不同民族不同时期的旧式物件。主要是古玩旧货、仿古工艺品、文玩、玉器、瓷器、旧书、古典家具等。其中也不乏国家允许在民间交易的民间古董珍宝。
但要想在其中淘换到宝贝,就要有眼力,在这里这眼力就是知识就是水平。
有人在这里交了学费,有人在这里找到真宝。对于老百姓而言,就如同一个无门槛的民间文化“后花园”,大多人都是和他们一样来此淘一淘趣味玩意儿。
沈曦正逛着发现前面不远处围了一群人,她还以为是有什么活动,走近一看才发现是有人起了争执,引起了群众围观。
这也是个小摊子,上面整整齐齐的摆放着几排朱红色的漆器,看起来很有特色。摊主是位六七十岁的大爷,穿着灰色的大棉袄,正在竭力解释着什么。
“老骗子,今天你不把钱退回来你别想走!”
一个板寸头的年轻人义愤填膺的说道,边上还有好几个年轻人也都七嘴八舌的跟着嚷嚷,声音很大。
只有边上的一个长头发看起来很文静的女生一直在拉着他们小声劝阻。“哥,算了吧,我挺喜欢的,买都买了,别闹了。”
沈曦好奇心起,想凑近前去看看,但沈奶奶不喜欢凑这种热闹,怕误伤了她。但沈曦不肯走,一家人也就在边上远远围观了起来。
听了一会儿他们才弄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这个女生昨天在这个摊子买了一个漆器首饰盒,花了整整3000块钱!回去之后被家人知道了都觉得她是上当受骗了,于是这女生的哥哥今天就带了几个哥们来给他妹妹讨公道。
“你们大家伙给评评理,这玩意儿值不值3000块钱?这不是坑人吗?这么大年纪了还去坑一个还是学生的小姑娘合适吗?”
“这么个小玩意儿,又不是古董又不是文物的,竟然还敢狮子大开口要3000块钱,讹人啊你?”
边上的围观的群众听完也议论纷纷。
“这么个小盒子要3000块啊?这也太贵了!”
“这是欺负那小丫头不懂,故意卖高价的吧?”
“老头儿,要不然你就把钱退给人家吧。这么骗一个小姑娘有些不地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