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节前一个周末,哈利·波特系列的第四集《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举行了浩大的全球首映,而首映地点不再是故事的发生地英国,换为了加州的迪士尼冒险乐园,因为在感恩节期间,乐园内哈利·波特专区的霍格沃茨魔法学院将正式对全美开放。
影片的首映地点就放在了霍格沃茨魔法学院裏面,采取了露天放映的方式,为了宣传哈利·波特的衍生品,迪士尼可谓费尽了心思。
这个系列一如既往的强劲,首周三天轻松斩获了1亿2000万美元的北美票房,不去说本就火爆异常的英语区市场,就连太平洋对岸的中国地区,因为哈利·波特部分成员参与了宣传首映的关系,首周三天也拿到了3900多万RMB。
对于一部进口分帐片来说,在这个年代算是非常不错的票房了,而且哈利·波特系列在中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即便是盗版满地飞,衍生品方面还是可以为瑞恩和迪士尼带来一定的收益。
特别是尚海的迪士尼乐园即将正式动工,其中同样有哈利·波特专区,电影和书籍的影响力越大,对乐园将来的帮助也越大。
只用了十天的时间,《哈利·波特与火焰杯》的北美票房就达到了2亿2500万美元,全球票房则接近了5亿美元。
而在感恩节期间,时代华纳和华特迪士尼集团也将一笔总额度高达2亿2000万美元的巨款,汇入到了瑞恩的账上。
这是去年一年瑞恩在哈利·波特系列衍生品方面的分成,这个系列的大部分版权都握在他手中,根据与迪士尼和时代华纳签署的协议,他本人享有光盘、玩偶、形象等绝大部分衍生品三分之一的利润分成。
哈利·波特的产业链一旦形成,就会成为巨大的吸金机器,自从电影上映后的这几年,不算来自票房方面的分成,单是衍生品系列每年就能为他带来2亿美元左右的收入。
即便没有其他产业,这张长期饭票也足够他逍遥自在的过完一生。
当然,这笔钱只是在瑞恩手中转了一圈,大部分就汇入到了波音公司的账上,他为亲爱的妹妹定制的成年礼已经完工了。
或许当初只是玩笑话,也或许连泰勒自己都忘了,但瑞恩不会忘记自己的承诺。
进入十二月份后,上映四周的《127小时》几乎走到了终点,票房勉强突破3500万美元后,放映院线渐渐滑落到了两位数,北美票房更是每天以几千美元的速度在增加,最后的票房也不会再增长多少了。
这几年,特别是信息交换的速度和自由度越来越高后,全世界范围内,都出现了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倍受影评人等专业人士称赞的电影——比如《127小时》——绝大部分票房惨不忍睹,而被他们抨击的一文不值的电影,却受到普通观众的热烈欢迎,甚至不用获得奥斯卡等重要奖项的承认,轻轻松松就能产生世界级的影响力。
用影评人的话来说,那就是全世界的百分之九十的观众都堕落了,只有他们等一小批人还保持着正常的欣赏水平。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瑞恩早就不再考虑这个问题了,在电影上,他永远都会站在大多数人的那一面。
《127小时》尽管还有海外票房,但这样的电影并不存在太多的商业操作价值,何况海外能收回的票房分账,最多不过是海外总体票房的四分之一左右,所以除了英语区和西欧地区外,大多数的海外市场,迪士尼都采取了卖断放映权的营销方式。
毫无疑问,瑞恩和娜塔莉的组合是最好的招牌,不过电影的类型却限制了版权价格,南美、远东、东欧、俄罗斯以及阿拉伯世界,迪士尼经过近一个月的谈判,总共收回了2000万美元的放映版权收入,再算上北美和英语区的票房分成以及前期获得的广告赞助,即使无法收回成本,却也差不了太多了。
何况,瑞恩的团队正在积极攻关颁奖季,即使只能获得几个提名,却也能增加相应的DVD、录像带和电视播放方面的收入。
相比于迪士尼,艾伦·拉斯顿本人的收获似乎更大一些,他成为了全美闻名遐迩的英雄和户外运动专家,就在影片上映两周后,甚至与耐克方面签订了一份价值500万美元的赞助协议。
历经《阿尔戈》和《127小时》,经常出现在瑞恩面前的,除了寻找机会的剧作者和新人导演外,还多了一些出版社个人自传方面的代理人,他们频频向瑞恩推荐一些个人传记,希望能得到他的青睐。
并不是所有的自传都有拍摄成电影的价值,何况大部分自传影片都是小众片。
其中也有不少人,想要拿到瑞恩的自传授权,却统统被他拒绝了。
开什么玩笑,他既不缺钱,又不缺少名气,还不到26岁,现在就出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