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能捞多少算多少(1 / 2)

重生之暗手 勇冠山君 1642 字 7个月前

一个时期以来,三友地产株式会社的主要业务就是在买地,贷款,再贷款买地,这样一个圈子里循环,而且还在不断地重复着。几个月下来,三友公司的资产总量已经庞大得让人瞋目结舌。

业内人士悄悄地发现,这家地产公司经营方式非常奇怪。他们圈下大量土地没有一点儿自己投资开发的意思,只是买下来扔在哪里待价而沽。而且这个三友地产所购买的土地,往往是别家地产商开发所难以规避的位置;也就是说别家想要开发楼盘,经常要从他们手中买地那块儿已经被估价很高的小块儿土地。

这家公司的做法是疯狂的,他们的盈利完全建立在房地产价格必然会上涨的这一可能性上,否则只会干搭银行利息。虽然当前日本银行利息很低,但架不住数额巨大呀!

很多人都说,只有疯子才会如此这般经营。

大面积圈地的行为是十分危险的。如果地价掉落或者停滞不涨,这家公司必然被银行贷款的巨额利息所拖垮;很多人就等着这公司的垮掉,看笑话呢。然而让众多围观者想想不到的是,仅仅一个月下来,大阪的地价竟然普遍上涨了百分之十到十五左右,让一众人等跌碎了一地眼镜。同时大规模的地价上涨,也让这家公司获利不菲;甚至某种程度上将这家公司的疯狂的行为,带动了大阪的地产业价格进一步上涨。

两个月过去了,许多开发商忍耐不住,开始从这家公司的手里买二手土地,让这家公司的暴利愿望得以实现。没办法,今天你要不买,可能明天会涨到一个崭新的高度。特别是这家公司所囤积的地块,就是你公司待开发楼盘中必须的那一小块儿;你不买也得买,而且还得出高价买。

最后甚至有一些地产商形成了共识,你若开发地产赚钱,就得先到人家三友公司那里去交点买路钱。

地价的疯狂上涨,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

针对这一现象,许多业内人士惊呼:日本经济高速度增长,必然引起全世界更多的企业到日本投资,这种囤积土地的做法,就是在抢劫本该日本国民独得的利润。一直以来日本就是人口多,国土面积稀缺的国家,土地价格上涨是早晚的事情。专家们听说某些房地产公司竟然有外国人的身影,觉得问题很大,呼吁国民们要警惕外国资本对本国土地市场的入侵,及时抵御。

专家的发言,让公众对土地的认识提升到了崭新的高度,引发了更大的土地抢购热潮,推动了地价的进一步上扬;毕竟在日本土地是完全私有化的,存下点地留给子孙后代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而雄心勃勃的三友地产公司,已经把他们的触角伸到了土地价格更为离谱的东京,继续他们的抢购热潮。前期在大阪的抢购已经让他们获得了巨额的利润,虽然每块土地转让出去,他们只是获得了百分之十到二十的利润。这个利润比例粗看起来不高,但架不住量大呀,在动辄数千亿上万亿日圆的销售额面前,再小的比例也不能让人小觑。

如今的三友地产,已经成为一家地地道道的大公司,社员们以加入这样的大公司为荣。

随着三友地产株式会社亮相频频,社会影响力也在逐步增大,来应聘的更是络绎不绝;只是两个月下来,其正式社员就已经发展到上百人。而在这家三友地产株式会社,老板对员工也十分大方,几乎每一次成功的购买案例或出售的案例,都会给参与的员工发一笔巨额的现金奖励,使得这些三友地产员工更加斗志昂扬。

在三友株式会社里,唯一郁闷的人就是山田一郎。

山田一郎本来是进公司最早的一批员工,可不知道那位华夏国来的常务(日本人不习习用常务这个词汇)副社长,通过什么途径知道了他之前因私自炒股被前任公司开除过,抓住这个小辫子就不放手了。甚至还专门成立了一个什么证券部,给他一千万日元让他玩投资。

真想想搞证券投资的企业,哪里有动用这么点儿资金玩证券的?这明明就是在变相地搞制裁。眼看着其他社员能拿到大笔的业务提成,山田只能剩下羡慕嫉妒恨。即便他已经很努力了,但也只能拿到那三十万五十万的业务提成,连人家一个零头都不到。

这已经逼得山田快要发疯了。

三田一郎反覆请求调离证券部,但常务副总一直没有满足他的要求,甚至还表扬了他,说他在证券部干得不错,这个岗位很适合他。副社长的说法让山田郁闷不已,但也没有办法,毕竟任谁也不愿离开这么有潜力的一家大公司。

这一天,在山田的苦苦哀求下,副社长终于答应该了,给他的证券部追加投资。开始阶段,山田还在心情沮丧,只当副社长是在敷衍他。可等财务部把证券部追加的资金拨下来后,山田一郎眼睛看得都要笑成一条线了,想不到呀!~

这次财务部竟然一下子拨付下来十亿日圆,投资额直接上升了一百倍。巨大的视觉冲击,让山田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还当自己看错了支票后面零的个数呢!

大幅度的增资,重新燃起了山田的熊熊斗志。山田骨子里是喜欢玩证券的,之前之所以抱怨主要是因为公司给他的投资额度让他看不到半点机会。现在一切不同了,他开始认真研究自己关注的那几只股票的一些数据,打算回到证券市场上大展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