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探视(1 / 2)

重生之暗手 勇冠山君 1443 字 7个月前

随着公历1993年的来到,学校已经放了寒假,陆秋原不能不暂时放下涉足网络领域的设想,投入到大学生活的第一个假期。想到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回华苏县区了,至少该趁着这个假期,回去探视一下自己的爷爷奶奶,毕竟两位老人年岁已经越来越大了。

寒假来临的第二天,陆秋原在曹媛媛的陪同下,开着她那辆皇冠回乡探亲。谭翠翠因为省城还有业务没有处理完,所以没有同他们一起回归,让得陆曹二人一路上玩起了二人世界。

这些年,不论是三友公司还是谭氏制鞋,都得道了完美的发展。特别是三友集团已经发展成集轻工业制造、电器产品销售、文化产业开发于一体,并涉足证券金融、时尚产业、零售终端等多个方面的大型集团公司。

公司的掌舵人还是曹媛媛,并且谭翠翠已经在管理上逐步脱离了谭氏制鞋,成为公司独当一面的执行总裁。两女在摆脱了心理敌意之后,配合的还相当的默契,把事业做得越来越大。

两位老总不论是曹媛媛,还是谭翠翠,很多时候不得不分开处理业务;公司的业务太忙了,就算是聚在一起吃个饭,也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为了减少问题,他们才把一个偌大的公司并了又并,精简了又精简。

在处理谭氏制鞋上,按谭翠翠的愿意是要把谭氏制鞋直接并入三友,甚至老谭头谭洪文也同意这一做法,反而是陆秋原坚决不同意。他认为谭氏制鞋应该专于制鞋领域走得更远、更深入才更合适,做成一家百年老店的意义,大于眼前多赚几个现钱儿。

何况谭氏制鞋,现在根本不缺资金,即便脱离了谭翠翠的管理,也不会出什么大问题,偶尔监管一下即可。

陆秋原猜测,老谭头之所以同意并入三友集团,大概也是因为其对陆秋原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其本意上将,即使受到一定股份上的制肘,也愿意把谭氏变成一家他谭氏主导的家族企业,再说了,现在的陆秋原针对谭家,也不能算作是“外人”。

陆秋原当然不会理会老谭头杂七杂八的想法,多条腿走路更安全才是道理。现在三友把多个领域纠集在一起,从本意上讲是他不愿意看到的,树大有枯枝,这是发展的必然现象。一旦过了高速发展时期,或者失去了他先知先觉的优势,他一手打造的三友公司这样的一个草台班子能不能适应未来的市场竞争,还真是个未知数。

反观谭氏制鞋,则远没有这样那样的麻烦,企业股份构成简单,人员组成也显得干净利落。至于能不能成为一个有传承的百年老字号,虽然现在说来还有些过早,甚至中途也要看一些机缘运气,但其自身底蕴还是很充足的。所以陆秋原对谭氏反而更有信心一些。

近一个时期来,陆秋原生活的很恬淡,很安静,但从没有停止过思考。从心态上来讲,这是一种修炼,也是一个成长成熟的过程;但从现实意义上讲,他要有一个能让自己更有激|情的目标才行。

秋原哥知道,现在他手里能调动的资源已经十分雄厚,用富可敌国来形容也不为过;只要他想,他甚至可以在任何一个领域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即便是不用自己的重生优势,也可以轻易地用钱生钱的道理赚钱、赚大钱。

陆秋原记得,前世有个外国人说的好~~在华夏,只要你跟权贵阶层站在一起,发财事件很容易的事情。就只论领先于他人的信息和资本,已经足够赚到更多的财富,并让自身很好地活下去。

可如今陆秋原觉得自己活得很迷茫,他甚至不知道赚更多的钱有什么意义。钱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已经紧紧是一个数字问题了。没有钱的时候,为了多吃一个鸡蛋,要惦记好半天,钱来得容易的时候,光吃鸡蛋,已经不那么香了。

这次寒假,陆秋原之所以第一件事想到的就是回华苏去看爷爷奶奶,主要是因为他还想看另外一个人,一个对陆秋原人生发展很有作用的人。嗯,即使秋原哥嘴上不想承认,但实际上他确实很想看看这个人……这个就是假道士玄鸿子。

上次老道去清泉,并在清泉和陆秋原有了多次深入恳谈之后,人家又转身回到了华苏县。

老道似乎是在陆秋原那里又得到了什么感悟,甚至都没有和陆秋原道别,就回到了他生活习惯了的华苏县。陆秋原猜测,老道士对自身的道学也许会有什么改良,或者是对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不再执着于对陆秋原这个道体的研究。

假道士在的时候,陆秋原觉得这人有够烦,表现出的态度则多数时候都爱答不理,甚至避之不及。

之前人家不声不响地离开了,秋原哥甚至觉得有些失落。

如今该是自己主动找上门去的时候了。或许老道的学问有些古板,过于执着,但能够在有生之年了解这个“道”,未尝不是一个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追求,至少比自己浑浑噩噩地这么混荡着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