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家的路上,万峰问了几个实际的问题。
“煤炭的事情你怎么解决?”
这很重要,在凭票的年代煤炭是很紧张的东西,城镇居民冬天的取暖媒每人定额都不超过一百斤,万峰不觉得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这也是当初立项的时候,他同时把水泥砖也立出来的原因。
一旦煤炭供应不上那就生产水泥砖。
“现在上面对农村搞副业非常的支持,有很多优惠的政策,在资金和物质方面有很大的倾斜,公社书记说了,煤炭的事情他已经打报告上去了,一定会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覆。”
通过公社的态度来看,三中全会的春风已经快刮到农村了。
“外甥!你设想一下,假如砖瓦厂八月份开工,到了年底社员们会见到收益吗?”
“为什么会见不到?”
“外甥,现在就咱俩也没外人我交个实底吧,别看人前我给人一种信心十足的样子,可是我心裏一点底没有,晚上经常睡不着觉,就怕搞不好砸裏面,这可是关系到几千块钱的贷款呀。如果完了,洼后就将一蹶不振恐怕多少年都翻不了身。”
张海的想法很正常,改开初期最早那些下海创业的人,哪个不是带着不成功就成仁的想法下海的,因为谁也不知道前方有什么在等着他们,是惊涛骇浪还是柳暗花明谁也不清楚。
“张海舅,咱们来算一笔账你就可以安心睡觉了,先不说水泥砖瓦一项,咱就说红砖吧。一窑砖从进窑到烧制到出窑,通常情况下要用二十五到三十天,也就是一个月能出一次窑。咱们的小窑一次可以出六万多块红砖,刨除残次品怎么着也能剩五万砖吧。”
“可能还剩不上,毕竟我们以前都没干过,技术火候的掌握都不会好。”张海补充道。
有道理,干什么一开始都是摸索,这个过程难免会有一些损耗。
“那咱们就当四万块来计算,这行吧?”
“差不多。”
“市面上红砖的价格在三四分之间,这个是按照等级分化的,一等红砖和二等红砖,我们就按照二等三分钱来计算,四万红砖就能产出一千二百元的毛利润,现在我们来假设一下成本,一块红砖烧制成功大约需要九两到一斤媒,当然这个数值会随着烧砖人经验的积累而降低,最低时候可以降低到六七两。”
上一世万峰曾经在红砖厂干了两年的出窑,对砖厂里的各种流程一点都不陌生。
“我们现在技术不熟练,就按照一块砖一斤媒的用量来计算。现在市场上煤炭的供应价是十块一吨,但这一定不是我们能享受到的价钱,企业用煤一定会有部分溢价,咱们就按照十五块一吨来算计,那么一斤媒就背七厘五,再加上人工机械磨损水电费,初步我估计一块砖的成本不能低于一分钱。”
“啊!才一分钱!”张海的语气里有惊喜的成分。
“对,上下会有小部分浮动,但不会超出多少,你算算我们一窑砖下来会有多少利润。”
于是,张海开始算账:“五递五,五五二百五……”
这是算得什么呀?把自己算成二百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