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当代建筑的发展(1 / 1)

“刚才胡老师给我看了您给《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写的大纲,非常全面,您不需要太费力,把这份大纲稍微扩充一点儿就行,再添加几座代表性作品就可以了。”胡祥解释道,“您如果方便的话,能快点拿出来最好,因为有了您的文章先对过去三十年时间的建筑理论发展进行概述,然后读者再看胡老师、徐老师、李老师、冯老师他们的文章就清楚了。”林楼点点头,这也是实情,这就好比有人写宋词的发展史,得先把宋词的发展历程介绍清楚,再写豪放、婉约两大派别,穿插一些李煜、柳永、苏轼等人的介绍,此前不了解宋词的读者就清楚了。要是一上来就赏析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读者固然能感受到这首词的精妙,却依旧对宋词缺少一个整体的认识。现如今国内对外国建筑界近几十年的发展知之甚少,你要是一上来就介绍路易斯-康,巴拉甘什么的,他们肯定摸不着头脑,要是有这么一篇文章就好多了。把外国这些年的理论发展脉络梳理清楚,告诉他们路易斯康做出了什么贡献,贝聿铭又做出了什么贡献,他们在建筑领域的地位如何,某座建筑作品对未来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然后大家再看具体的内容就清楚多了。答应之后,和他俩沟通下篇幅、发表时间等细节,等他们心满意足地离开之后,林楼就回到书房开始写文章了,这方面的内容他在日后《世界现代建筑史》的课堂上已经学过,但考虑到时代的因素,肯定是要做一番更改的。现代建筑的出现,是由工业革命、城市化进程所促成的,同时现代建筑又反作用于城市化、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快速推进、工业化迅猛发展。一战前后,少数建筑师理想主义的尝试,逐步形成现代主义的思想体系和设计体系,俄国的构成主义运动、荷兰的风格派、德国的包豪斯建筑以及柯布西耶在法国推动的新建筑实验,带动了欧洲现代主义建筑的兴起和发展。当时虽然美国的工业产值已经超过了英国,但欧洲仍旧是世界经济中心、文化中心,所以现代建筑诞生在这里也是正常的,将来如果中国把美国远远甩在身后,工业和科技、文化迅猛发展,那么下一个建筑流派诞生在中国也不稀奇。随后,***的崛起打断了这一进程,许多现代主义作品被封杀,导致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等大师远赴美国,现代主义建筑在美国生根发芽,由于美国发达的经济、对待新事物宽容的态度,现代主义建筑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二战摧毁了欧洲的经济和文化,战争结束,现代主义建筑影响到了整个西方,乃至全世界,世界各地都出现了许多经典现代主义建筑。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一些分支流派,比如强调现代建筑技术及材料本身表现力的粗野主义,强调有机形式的有机功能主义,追求国际主义风格基础上典雅形势的典雅主义等等,在五六十年代现代建筑几乎统一了建筑界。然而这一风格过于求同、缺乏人情味、缺乏装饰色彩,时间一久就引起了建筑界的反感,罗伯特-文丘里用是“少则厌烦”来怼密斯的“少即是多”就是在这一时期发生的,以罗伯特-文丘里为代表的建筑师提出用历史风格、通俗文化来改变现代主义建筑,从而诞生了后现代主义建筑。贝聿铭的香山别墅建成后,在国内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但是在美国却成为追捧的对象,因为他们觉得贝聿铭的设计正好迎合了后现代主义的潮流,将古老的中国建筑元素融入到现代建筑之中,这正是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后现代主义风格在七十年代成为流行,并且会一直蔓延到整个八十年代,一直到九十年代才会出现衰退,解构主义、高科技派的分支短暂闪耀,并在二十一世纪完全消失,建筑师们重新认识了现代主义的合理内涵。逐渐形成了以现代主义,或者在现代主义基础上加以提炼、具有装饰主义部分细节补充等元素的新现代主义。这篇文章介绍到后现代主义之后就差不多了,日后的那些流派尚未发展成熟,自然就不用介绍。除了理论之外,肯定还要介绍相应的大师和经典作品,赖特、格罗皮乌斯、柯布西耶和密斯这现代主义四大师肯定是要介绍的,以及和他们同一时期的阿尔托、陶特、H-迈尔等。四大师之后的菲利普-约翰逊、路易斯康、贝聿铭、丹下健三等等,以及其他流派的巴拉甘、罗伯特-文丘里等等。由于文章篇幅有限,四大师每位都能混上一张建筑作品展示,文丘里、康和贝聿铭或许也得加上作品展示,其余人的就只能写个名字,提上一两句,然后等胡忠平他们专门撰写文章介绍了。四十年代之前的作品就不用贴图了,这些资料或许都有,就选近一些的作品吧,比如柯布西耶在五十年代设计的朗香教堂,这件作品虽然不能算是现代主义的作品,却足够经典。教堂造型奇异,平面不规则,墙体几乎全是弯曲的,有的还倾斜,墙面呈弧线形,光线透过屋顶与墙面之间的缝隙和镶着彩色玻璃的大大小小的窗洞投射下来,使室内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气氛。这座教堂给许多建筑师都带来了灵感,安藤忠雄在设计光之教堂得时候,就坦诚是当年游历各国时候,朗香教堂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才有了这样的设计。密斯就用西拉格姆大厦好了,他可不想国内的建筑师去学范斯沃斯住宅;贝聿铭的话,林楼自然选了改良后的香山饭店,对中国的建筑师来说,这座建筑比肯尼迪图书馆更具启发意义。花了几天时间把文章写完,林楼忍不住想了起来,若干年后,有人重新书写建筑史,上面会不会出现自己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