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2章 定淮南(八)(1 / 1)

“下官淮南节度副使,奉淮南节度使之命,携我家主帅的长子和长女,以及淮南马步军指挥使周本、寿州刺史朱延寿、和州刺史安仁义入东都面圣。”洛阳码头,在淮南一行人抵达洛阳之前,朝廷便派了人在码头等候,负责接待的是时任礼部主客司郎中王禹鹤。王禹鹤是王徽的儿子,虽然王徽在两年前便已经去世,但借着其父余荫以及圣上对其父的恩典,王禹鹤以乾宁二年秀才科榜首的出身出任这礼部主客司的郎中一职。虽说只是五品官,但毕竟是六部之一礼部四部门之一的主官,下一步无论是外放,还是进礼部侍郎一职都是很有可能的。王徽虽然已经去世,但其担任过太子几年的老师,有着这份恩情在,王禹鹤也不会过得太惨。王禹鹤没管李神福这个淮南节度副使兼楚州刺史的淮南大将,而是在淮南使团左右望了望,打量着淮南使团。看到王禹鹤这举止,李神福便知道要出事,朱延寿和安仁义两人则是在那里面带笑容,有些幸灾乐祸。“敢问你家节度使呢?”王禹鹤露出疑惑之色,盯着李神福。李神福连忙解释,“回王郎中,我家节帅眼疾复发,不便前来,以免怠慢圣上,还请王郎中见谅。”“什么?你们家节帅借病抗旨?你们家节帅好大的胆子,居然敢抗旨!”听到杨行密不在淮南使团之中,王禹鹤的脸色瞬间就变了。也不知道是听到抗旨,旁边的禁军士兵就有些激动还是什么,纷纷把手放在刀柄上,神色不善地盯着淮南使团。刚刚还一片和气的场面,转瞬便充满了肃杀之意,这让淮南使团一行人也有些紧张。杨渥和杨寻阳这对兄妹吓得在那瑟瑟发抖,两人在淮南可谓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谁想到到了这里,居然有人对他们刀兵相向;朱延寿和安仁义则是安抚着自己的护卫,让他们别紧张,也别去碰武器,周围几百禁军,他们这点人动手不是找死吗?至于李神福和周本,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没想到朝廷这边居然直接翻脸。“王郎中见谅,我家节帅并不是有意抗旨,而是真的眼疾复发。王郎中若是不信,可以去淮南验证,我家节帅以前是否有过眼疾,这些年因为比较劳累,这才导致眼疾复发,现在连走路都得别人引导,还望王郎中向圣上禀明。”李神福一边安抚自己的人别乱动,一边客气地解释。他在淮南再怎么说也是节度副使,同时还是一州刺史,可到了这里,一个小小的礼部郎中居然这么不给他面子。说实话,李神福心中也是有些怨言的。“为什么事前不禀明?你们知不知道,这是欺君。”王禹鹤呵斥道。想到杨行密居然不在淮南使团一行,王禹鹤也觉得头大,这是要出事的节奏啊,心中便把怨气发泄到了淮南使团身上。“还望王郎中见谅,在下会亲自向圣上请罪!”李神福继续解释道。“向圣上请罪?你们能不能见到圣上还一说!”王禹鹤有些不悦,对旁边部下以及禁军将领吩咐道,“把他们带到住处,严加看管。谨记,不能让他们随意走动。”“是!”说完,王禹鹤便上了马车,连忙让车夫驾车去紫微宫。正常情况下,他应该先给礼部尚书汇报,可钟传这位礼部尚书目前在长安留守,并不在洛阳。所以王禹鹤就可以跳过这一级,直接去紫微宫,希望能得到圣上的召见。“看吧,若是节帅亲自来洛阳,这事可能就过去了。现在节帅抱病不来,圣上肯定会动怒,到时候我们这群人就惨了。”在王禹鹤急匆匆走后,淮南一行人就被禁军士兵带到了一处迎宾馆,严加看管起来,一脸无所谓的朱延寿则是开始嘲讽了。“朱延寿,你这是很高兴吗?早就知道你是身处曹营心在汉,现在到了洛阳,露出了本来面目了?”周本指着朱延寿的鼻子骂道。“周本,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朱延寿打开周本的手,神色自若地坐在那里,“本来一件皆大欢喜的事,被节帅这么一闹,直接变成了一件坏事了。”“朱延寿,你到底还是不是淮南的将领?”李神福也有些看不下去朱延寿这态度。“我怎么不是?我劝节帅来,不就是为了淮南着想吗?你们在干什么?非得跟朝廷作对。我不仅是淮南的将领,同时也是大唐的将领,效忠朝廷、效忠圣上有错吗?”既然说开了,朱延寿也就不那么顾忌了。“还有你,李神福。别忘了,当初你也劝节帅来洛阳的,虽然我们的初衷不同,但你应该也知道,节帅来洛阳才是皆大欢喜的结果。你们看看钱镠和钟传,一个是湖北道布政使,一个礼部尚书,朝廷有亏待他们吗?但节帅一意孤行,不来洛阳面圣,若是圣上动怒发兵,到时候淮南又会变成战乱之地。到时候,你我等人,还有淮南上下,甚至节帅,谁能独善其身?你们有把握打败朝廷的军队吗?李神福,你行吗?还有周本,你不是吵的最凶,你有把握击败朝廷二三十万大军吗?”李神福语顿,有些哑口无言,旁边的周本却是看不下去。“就算是这样,我们也必须忠于节帅。”“要忠,你自己忠去吧,我宁愿忠于朝廷。看那个王郎中的态度,你们可以想象,过两天洛阳官场会发生什么,我们现在算得上是人质了,你们或许可以想想朝廷会怎么处置我们?会不会杀我们祭旗?”朱延寿不客气地反驳道。“老朱,少说两句吧。”旁边的安仁义劝道。这个时候,淮南一行人还在争吵不休,而朝廷这边却是很快得知了杨行密没来的消息。其实李晔早就从锦衣卫这边得知了杨行密借病不来的事,本来他还有些动怒,但在得知杨行密的两位牙兵指挥使打算兵变的时候,他就没那么生气了。他也想看看这次兵变的结果,若是成功了,淮南的事情也就结束了;若是失败,正好出兵,打一个措手不及。至于出兵的理由嘛,难道还找不出来吗?抗旨不遵,意图谋反,这不就是很好的理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