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2 / 2)

当然,最让唐天鸿和苏慕儒他们两个疑惑的还不是这点,而是那篇上了内参的文章,那才是引动两人疑惑的焦点,实在是因为,这才的省城之行,那份内参的文章,给苏慕儒的震撼太大了。

当时的篇文章是唐昱的提议之下写的,当时的东陵市,因为陈松威这个市委书记抬头的骗税案件发生在了地方与中央进行税改博弈的关键时期,而被中央掌管的媒体的喉舌把东陵市顶到了风口浪尖之上,当时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唐昱提示苏慕儒写那篇文章的,在那个时候,苏慕儒作为陈松威一案的直接受害者,又是东陵市的市长,他最有發表看法的资格和立场。

文章最初是由苏慕儒表达意思的观点,唐天鸿亲自动手写,写成之后苏慕儒又经过自己的润色,最后经过唐昱的润色才在内参上边發表的。说实话,当时的苏慕儒对于那篇上了内参的文章也不是很在意的,当时只是作为缓减市内压力的一个办法而已,可没想到最后会引起那么大的轰动。

唐昱润色过的文章他们看过,把他们写的文章,改的是面目全非,唐昱对那篇文章已经不单单是润色那么简单,而是直接改变了他们要表述的中心思想,完全改变了整篇的文章,篇幅也增加了一倍不止。

苏慕儒当时还有疑惑,疑惑唐昱的那篇文章,不过他原本就不是很在意,加上唐昱的文采出众,文章的整体构架也不错,读起来的感觉,似乎唐昱写书来的东西似乎比他们那份要好很多,也有利于缓减当时风口浪尖之上的东陵市的压力,所以,最后征求过沈睿鸿的意见之后也就署名發表了。

现在想来,苏慕儒倒是觉得,沈睿鸿大概在当初第一眼看到文章的时候便知道是唐昱动笔写的了,要不也不会在这次在省城的时候和他说那些话。

当初苏慕儒和唐天鸿看唐昱的那篇文章还不觉得如何,只是觉得文章的构架不错,读起来也朗朗上口,而且内中行文措辞异常的老辣,倒像是老机关的人写的。他们大概不知道,唐昱在前世的时候写东西就不错,家庭变故住进老街之后,还被岑培伦这个远近闻名的笔杆子特意调|教过,水平自然不差。他大学时候做了很多的兼职,其中一个就是给一个平面媒体写稿,之后大学期间还陆续写过软文、新闻稿、剧本之类的枪稿,写起来自然是熟门熟路的,写出来的东西自然不一般。他大学毕业之后参加工作,第一次被老板赏识还是因为他那过硬的笔杆子。

苏慕儒和唐天鸿初看唐昱的文章,在内容上倒不觉如何,当时的他们,对于这个分税制的了解还不是很深的。可是这会儿,中央税改的文件下发之后两相一对照,再反过来看看唐昱写的那篇文章,他们就会惊讶的发现,唐昱写的那篇文章,内中与中央的那份红头文件,内中或明或暗的契合点,竟然达到了七成左右,其他唐昱写上去的东西,虽然没有表现出来,不过与那份文件之中的东西也没有什么抵触。

这么惊人的相似度,倒似乎唐昱是朱延山副总理肚子里的蛔虫一般,事先便知晓了中央可能会出台的政策,然后才写出了这篇文章,文章和那份红头文件,若是出现的时间颠倒一下才合理,现在出现的先后顺序,着实奇怪,这一点才是苏慕儒和唐天鸿疑惑的。

按照苏慕儒最初的想法,他在心中猜测,或许这篇文章表露的是沈睿鸿的想法也说不准,只不过沈睿鸿的身份不大适合说这些话,所以才借苏慕儒的署名表露。毕竟,沈睿鸿身为省长,而且是出了骗税案的辽海省的省长,很多话都是不方便说的,藉着苏慕儒这个身份更加合适的人来说也说不准。

而且,那篇文章,需要写作之人对中央层面的意图领会到一定的地步,对朱延山副总理这个人了解到一定的地步,然后还需要考虑地方上的好多东西,考虑到地方上与中央的利益大博弈,考虑到双方各自可能需要作出的妥协,然后才能写出来的文章。

以沈睿鸿的身份和格局,写出来这样的一份东西倒是不出奇,毕竟,沈睿鸿身为省长,自然有他的眼光和见解,而且沈睿鸿与朱延山副总理一向走的比较近,对朱延山副总理自然有些了解的,所以,初闻那份红头文件之时,苏慕儒在心下震惊的时候,心中却暗自以为,那或许是沈睿鸿写的。

不过现在这会儿看来,看唐昱与沈睿鸿两人的表现,似乎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儿啊,倒像是唐昱自己写的而与沈睿鸿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