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把老郑同志弄得一呆。只到这些红军战士用320多元现大洋将他店里的所有布料全部买尽后,老郑才反应过来!一边感叹这群红军真是仁义之师,一边赶紧让伙计做两方面的事:一是将库房里余存的最后60多匹布料全部拿出来出售,一是让着通知邻居。有了老郑头的通知,通道各门店给纷开门做生意,结果发现真如老郑所说,这些红军用现大洋收购各种物资。结果,整个通道县的粮食行、布料行、杂货行、染料行纷纷狠赚了一笔。桐油、洋油、食盐、药品、粮食、香烟、白酒这些东东,尽被这些一队队拿现大洋挨家挨户上门收购的红军战士给采购一空。几个机灵点的,立即通过自有渠道,连夜派伙计从周边几个县里匀货过来,只希望再赚些银元。至于县城里仅有的几家饭馆,也全部被红军客气地要求加工干粮,而且都是先付现大洋,把几个老板都乐得合不拢嘴。至于铁匠铺,也忙着给这些红军打造工兵镐、工兵铲。通道县城里仅有的一个做马匹生意的,家里8匹马尽数被收购,竟然卖了近300个大洋。这个姓王的老板一边数着钱一边呆了。就在当天中午亲自出城,往周边县城调马过来。在接下来的6天时间内,他先后共卖给李剑生部马匹40多匹,以至于周边几个县城的马尽数被卖空。至于王老板,这一回现大洋可赚得盆盈钵满。要知道,这个年代银元的购买力很强。一块银元在上海能买7斤猪肉,在通道这种比较偏远的地方买的会更多!
其实,找王老板买马的正是李剑生亲自任命的正团级骑兵连长邵前进和后勤部长吴江等几个人。知道通道有马后,这位邵前进同志硬是缠着吴江同志要求购买。吴江同志实在吃不过邵前进同志的缠功,只好败下阵来同意全部收购,并亲自出面采购。事实上,当初李剑生交给邵前进同志的马才60多匹,这一回又购了40多匹,再加上从通道收缴的6匹,眼下他的骑兵连终于初具规模也名副其实了,这马有得122匹了,刚好一个骑兵连的编制!当然,等李剑生知道骑兵连已经成规模时,却是在他被降职到军团长位置之后的事情了!
接到李郅传达过来的命令时,吴江正在通道县县政府,按李剑生头天晚上的安排在清理县政府的会议室。私下里,他也为自已最尊敬的总指挥给清扫了几间房,打算让总指挥住。接到李郅转过来的命令后,吴江想也没想,立即让后勤系统其他人员放下手头的工作,并特务旅临时拨给他的一个团,立即全员上阵,烧热水、做饭食、准备新军装。还好,这些工作昨天晚上开始,一直到今天上午,都已在进行,当然首先是满足红三方面军的物务旅和警卫团;眼下再加强些,却也并不困难。
热水和饭食,有自己的部队即可解决,但军服则不可能一档儿就解决。吴江也聪明,把李剑生当初在根据地搞的“部队+群众”的法子在这里使用上来,用现大洋的方式,直接向当地群众定购军服和棉被。结果,在当天,做好衣服和棉被的群众排成长队向红军交衣服和棉被、领取工钱成了通道一景。吴江原意是将这些衣服交给红三方面军一部分后,再一部分进入后勤系统储存,以备以后的不时之需。但眼下有李剑生的命令,这一批物资便全部交给了红一军团红二师陈光师长和刘亚楼政委。
这一来,吴江越发需要了。那些已经交了衣服和棉被的老乡又忙着回去领布料继续做,做多少红军买多少。因为是用现大洋支付,所以通道县城和县城附近的群众做军服和军被的积极性很高,特别是贫困人家,哪见过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啊?要知道,一套军服,那大洋是一元呢;一条棉被也是如此!12月9日晚上,李剑生提出这个价格后,吴江还有些迟疑,后来看总指挥坚决,便没有多说。他哪知,李剑生知道,眼下中央红军总人数不到5万。就按人头一套新军装、一条新棉被,加起来也不过10万之数,这银元也才10万之数,对这若大一支部队、若大一个收获来说,根本算不得什么!(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