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无数元军士卒推着攻城车、投石车等轰然攻向平南县城城墙。</p>
城头上,沿线排开的投石车吱呀作响,不计其数的石头自空中呼啸而过。</p>
相较于这北面城头的喧嚣,县城南面无疑要清冷许多。</p>
南面浔江两侧,离平南县南城门不过数百米外,不过只有区区数百元军士卒,且散乱坐在地上。</p>
杰苏尔巴不得文天祥弃城而去,自然不会将城门全部围死。他全军主攻北城门,这数百士卒不过是防止城内百姓出城的。平南县城内只有狭窄的内城河连通浔江,容不得大船通过,且又水流湍急,有数百士卒守护足矣。</p>
年纪轻轻还稚气未脱的文起带着二十精兵,共五艘小船,涌入到浔江大河中。</p>
黄豆般大的雨点唰唰落在河面上,让得浑浊的河水显得更为湍急。</p>
五艘小船上的士卒却仍是在用力划桨,小船只如出弦利箭般,冲向元军的方向。</p>
岸上的元军降卒见到有船冲到,纷纷站起身来。</p>
军中将领吆喝几句,士卒都汇聚到岸边,拉满弓箭,瞄向在湍流中起起伏伏的五艘小船。</p>
文起咬着牙,蹲在船头,上身稍稍往下压着,低声喝道:“盾!”</p>
听到他喊声的精兵纷纷从脚下将盾牌拿出来,持在手里。</p>
“放!”</p>
到为首的小船离那些元军士卒不过数十米时,元军将领挥手猛地高喊起来。</p>
数百支箭带着极大的力道分别向着五艘小船射来。</p>
船上的精兵左右各坐两人,将盾牌护在旁侧,中间一人则是将盾牌护在头顶。这几乎将他们团团护住。</p>
只是他们这样却并没有多余的精力去掌控小船了,只能小船随着浪涛疾行。</p>
箭矢撞在盾牌上,发出铛铛铛的撞击声,这些箭力道极大,入木后箭羽仍自震颤不停。</p>
盾牌不可能连接得毫无缝隙,终究还是有些空白处的。为首小船上有个精兵被从缝隙中穿过的箭矢射中,忽地闷哼,往河水里侧身倒去。</p>
他的死,导致整艘小船的失衡,先是随着他往左侧倾去,而后被个大浪打过,猛然往右侧倾覆了。</p>
船上的另外四个兴国军精兵都是特意挑选出来的极擅水性之人,很快从浑浊的河水中冒出头来。</p>
然而,迎向他们的却是箭矢。</p>
蒙古是游牧名族,岸旁的士卒都是蒙古人,骑术出众,射术还要更甚几分。</p>
四个士卒相继冒出头来,就被元军用箭矢射穿,惨叫着又往下沉去。</p>
一股股鲜红的血液从浑黄的河水中涌出来,是那般的触目惊心。</p>
文起不断低吼,“快!快!快!”</p>
但河水太过湍急了,短短的两分钟时间不到,又接连有两艘小船倾覆在河中。</p>
落水的士卒同样没能逃过元军的箭矢。</p>
一团团鲜血腾出来,好似山中锦簇的野杜鹃。</p>
等到他们穿过元军防线时,仅仅只剩下两艘小船,且在湍急河流中左右摇摆,随时有翻船的危险。</p>
文起躲在盾牌里,听不到箭矢入木的声音,猛地将盾牌甩开,大喝:“全力前进!”</p>
旁侧四个士卒忙将盾牌甩开,又拿起浆奋力地划起来。</p>
平南能不能绝处逢生,都依靠他们。在出平南县城时,他们就已是抱着必死的决心。</p>
元军士卒见小船跑出箭矢范围,统领呼喊着,都上马追来。</p>
文起看向后头,却又看到后面那艘小船也撞击在河中的乱石上,登时解体了。</p>
有个士卒从船上被甩出来,脑袋重重撞在石头上,溅出鲜血,向着河水里沉去。</p>
元军不少士卒忽地勒马,等到精兵从河水中冒出来,箭矢又带着破空声向着他们呼啸而去。</p>
“娘的!”</p>
文起愤愤骂了声,双眼通红。</p>
但这些精兵多少为他们这艘小船争取了些时间。</p>
元军士卒的战马虽快,但也快不过在船中如利箭般的小船。文起这艘船顺着河流越行越远。</p>
等到开阔地带,箭矢的力道已经不足以射到小船了。</p>
领头的统帅哼了声,挥手带着士卒撤了回去。</p>
文起蹲在船头,双眼紧紧盯着前方。他多么希望镡津县此时就出现在他的眼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