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城内的天慧军将士听到这样的军号声,都是露出些微惊疑之色。不过很快就有将领吼起来,“撤!撤退!交叉掩护撤退!”</p>
城外响起的是撤退号。</p>
大宋军中令行禁止,即便是将领们不解为何这个时候撤退,但都必须立刻执行。</p>
城头毛鹄立看着这幕,自是有些愣了。</p>
他止不住的去想为什么宋军在这个关头撤退。然后便自然而然的联想到那出现在山坳这边的火把上。</p>
宋军援军来了!</p>
他们这是要稍作休整,然后大军重新部署攻城。再打起来,那肯定是铺天盖地的阵仗。</p>
这是城内宋军撤退的唯一理由,合理的理由。</p>
唯有苏泉荡率领大军赶到,这些宋军才会选择暂且退却,不再留在城内苦战。</p>
自觉想清楚事情关键的毛鹄立脸色大变,连忙喝道:“穷寇勿追!紧闭各大城门,众将即刻到府衙议事!”</p>
面对苏泉荡的大军,绝对不会再像面对天牢和天慧军这么轻松。他有必要重新部署防御,甚至做好弃城的准备。</p>
喊罢,毛鹄立便是率着供奉们还有周遭的将领们匆匆下瓮城,向着府衙赶去。</p>
元军仍然在对天慧军将士进行狙击,只在毛鹄立的令下,并没有追赶出城去。</p>
城内的天慧军将士和聚起来,在冲出条血路之后,成功出城。</p>
原本进城的五个军团,此时已经是伤亡大半。尤其是先进城的四个军团,可谓是伤亡惨重。</p>
虽然他们在城内也是斩杀不少元军,但总体说来,这场仗打到现在还是大宋禁军吃了些亏的。</p>
毕竟要培养出一个大宋禁军来,比培养出一个元军要难多了。</p>
但此时,在城外,姚兴朝、方振山等人脸上却并没有太多的伤悲之色。</p>
此刻他们顾不得这么多。</p>
此时眼中只有着凝重,还有着浓浓的希冀。</p>
苏泉荡的大军当然没有来。</p>
在山坳处出现的那些火把,是他们之前挑拨出去的两千天牢军将士。这么做,就是想让城内元军以为苏帅率军过来了。</p>
而命令城内的天慧军将士撤退,也同样是想营造这样的假象,好让城内的元军深信不疑。</p>
他们不愿意再让天慧军将士们在城内苦战,想要破局,唯有另辟蹊径。</p>
杀招,便是此时已经向着南、北两个城门偷偷摸去的两个特种团将士。</p>
这种方针是经过方振山、姚兴朝等众将商议以后决定的。</p>
在商议中,他们认为营造出苏帅率领大军赶到的假象后,城内元军必会惶恐,也会改变部署。</p>
而他们在改变部署的这个过程里面,城内的防御便不可能再像现在这么严密。</p>
那些军中的将领也应该会汇聚起来。</p>
更重要的是,看到“苏帅”大军从东面过来,他们的防御重心便应该会稍微偏向刚刚经历过大战的东城门。</p>
在这种种条件叠加起来的情况下,天牢、天慧两军中的特种团有很大的希望能够从南、北两个城门杀进去。</p>
其实说起来西城门应该会是元军防守最为薄弱的地方,只西城门距离这里太远,若是摸过去,途中怕被元军发现,只得舍弃。</p>
过不多时,城内的天慧军将士们冲出城。</p>
张弛等都统到姚兴朝面前复命。</p>
攻城这么长的时间,他们都没有能够攻占谷孰县,个个将领脸上都有着愧色。当然更多还是还是悲愤。</p>
他们有着太多的弟兄永远的留在了谷孰县内。</p>
虽然此时伤亡数字还没有统计出来,但已然有将领眼眶都红润了。他们不用等到数字出来,就知道麾下将士折损不少。</p>
而这些弟兄,都是和他们朝夕相处的人啊……</p>
姚兴朝并未责备张弛等人,只是轻轻叹息,反倒安慰他们,“元军在城内布置严密,攻城受挫,这怪不得你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