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当然,即便是跟外部的制药公司合作,其实也是一大难点。
制药公司的人,或许很难沟通。
他们可能真的会认为王寒,是来搜刮他们的,而不是跟他们合作的。
毕竟,王寒在商业领域的名声,其实早就让人闻风丧胆了。
尤其是米国那边,已经对王寒有抵抗力了。
在米国流行的王寒定律,可见一斑。
即便如此,当时间到了四月份的时候,王寒开始联系了杰斯,跟那边取得了沟通,他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跟医药公司合作,希望那边对华国这边的一些供应的药品,可以做到尽可能便宜,这个要求也不是那么任性,对接其他售价稍稍便宜了许多的国家。
取得沟通的第一家公司,自然就是辉瑞制药。
一个全球范围内,最为出名的医药公司。
除了辉瑞制药之外,还有其他的制药公司,王寒都托杰斯联络了一下。
这件事,并不是简单的说一说就完事了,他自然会主动来联系。
对于这个忙,杰斯自然是会帮的。
杰斯觉得,他未来能成为杜邦家族的掌舵人,就靠王寒了。
同样,在认识王寒以后,他的运气的确是好了许多,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面对王寒的请求,杰斯会尽全力满足。
在那边的联络下,这些制药公司,倒也没有太过于高高在上,而是很快回复了王寒消息:
【您好,很高兴能与您取得联系,我们也很想与您合作,但实在不好意思,药品价格是我们经过重重审查,几番开会之后才制定的价格,大到很多人都会患的病,我们会让其尽可能的便宜,以此满足绝大多数人的需求。
但是,如果这种病是小病,只是特定人才会患的话,我们必须要增加药品价格,以此来得到相应的利润,而不是跟大众药物一样,价格依然亲民,我们是商业公司,不是公益公司,关于这点,我想您应该能够理解吧?
其次,华国那边的药品价格,也并没有贵出去多少,可能只是贵国在医疗保险和税务方面,暂时还不够完善,不过没关系,想必未来,这些都是可以得到完善的。
我们一直致力于全人类健康的研究,每年对于新药投入的经费高达上千亿,我们会在养活自己的情况下,尽可能地造福病人,我们的宗旨是造福全人类,但在这个基础上,必须养活自己,必须以此获得利润,来研发更为复杂的那些药物,希望您也能够理解。
最后,如果您有什么其他方面想要跟我们合作的地方,我们十分欢迎。
——辉瑞制药
——2010年4月8号】
这是对方的回复。
除此之外,其他的制药公司,同样也是类似的回复。
看了一个之后,王寒对于其他公司的回复,也只是简单一扫而过。
对方的回复里,还很贴心的用了中英文对照。
对于这样的消息,王寒并没有任何意外。
不外乎,就是婉拒。
接下来,其他的制药公司,同样是如此。
其实王寒,也想过自己开一个制药公司。
但是没用。
因为他的记忆,对这种事情没有任何作用。
类似于辉瑞制药这种大公司,对方已经有一百七十多年的历史了,早在十九世纪的时候,这个公司已经出现了,被领先了上百年,不是简简单单就可以发展起来的,真正想看成效,怎么说也得几十年以后了。
但是几十年以后,或许早就物是人非了。
所以,这个途径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