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林熹就去了东盛家具店。
尽管年前还有不少订单没有完成,但由于到年关岁底了,清源这边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靠手艺吃饭的工匠们一般过了腊八以后,就不开工了。林熹也不想破了这个规矩,两天前,便让林胜强给工匠们放假了。
由于林熹接手东盛只有半年时间,再加上贷款建立了泯州分店,年前注定没什么分红了,但林熹还是得去和何家兄妹结一下账。之前就让何胜强和何璇分别做这方面的工作了,林熹想过去看看,了解一下相关情况。
除此以外,林熹还有一个私心,他想看看账面上如果有盈余的话,他想先提个几万块钱出来,好将问郝欣妍借的钱还掉。
这个想法,林熹事先并没有透露给何家兄妹,他想等看了东盛的运营情况之后再定,不过他心裏对此还是有几分把握的。泯州分店的贷款期限是三年,没必要急着还款,如此一来,提个六、七万块钱出来,问题应该不大。
到了东盛以后,何胜强在店里,林熹问何璇去哪儿了,对方说,昨天没有回来,有点事情耽搁了,可能要到今天下午才能回来。
林熹听后也不以为意,便问起了东盛半年来的经营情况。
何胜强听到这话以后,便把这段时间以来,东盛总部以及分店经营的详细情况说给林熹听,说完以后,还将财务报表拿了出来。
林熹对这些东西没什么兴趣,对于何家兄妹的为人他很清楚,当时之所以给他们两成股份,除了看中他们的经营能力,林熹也是对两人品行的肯定。这话他虽从未说起过,他的心裏却再清楚不过了。
尽管对何胜强很是放心,但林熹还是仔细认真地翻看了一番相关材料,再结合何胜强刚才所说的,林熹对于东盛的大体经营情况,心裏基本有数了。
这半年以来,东盛除了原材料购进,工人工资,工商税务等全部开掉,净利润大概在十万块钱左右。
林熹对此还是很满意,毕竟才刚刚开始,半年左右的时间能有这样的积累算是很不错了。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市裡组织召开的那个家具展销会,否则任由林熹有重生之能,也无法在段时间之内取得如此成绩。
见此情况,林熹便把他想提六万块钱的想法说了出来。当时将钱给何胜强的时候,他就曾说过这钱是他借来的,此时自然没有藏着掖着的必要。
何胜强听到这话以后,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这钱林熹本想是想用来购买东盛的,后来算是入了股,最终还被他挪去了。
现在林熹提出要将这笔钱拿出来,何胜强当然不会有任何意见,再说林熹是大股东,对现在的东盛有绝对的控制权,这么说,也不过是为了给他一点面子,何胜强当然不会如此不识抬举的。
尽管此时东盛采用的是股份制,但这充其量也不过只是股份制的雏形而已,至少在何胜强的心目中,林熹现在是东盛的老板,说怎么办就怎么办,他不过是个管事的而已。
林熹也隐隐感觉到了何胜强的这个想法,他也懒得去纠正。
正当何胜强准备去银行帮林熹提款的时候,办公桌上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何胜强接起来一听,轻嗯了两声,然后捂住话筒说道:“林熹找你的,这是哪儿的人,说话怎么怪怪的,给我感觉好像外国人一样。”
林熹听到这话以后,心中一愣,连忙伸手从何胜强的手中接过了话筒。
要说何胜强的听力还真是强悍,他说的一点没错,这电话正是东欧金融巨头乔别拉夫斯基打来的。
乔别拉夫斯基在电话里告诉林熹,他本来准备亲自到华夏去的,但由于这段时间手头的事情实在太多,他便托人给林熹带来一笔分红过去,到时候让他查收一下。
林熹没有和乔老头客气,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他应得的。林熹由于人脉不够,否则早就亲自参与到东欧那只大蛋糕的瓜分中去了,如此一来,只能便宜乔老头了。
由于何胜强就在身边,林熹在接电话之时,就提了一句他正在朋友家里呢。
乔别拉夫斯基一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只是简单地把这个意思表达出来,便没有再往深处说,甚至连给林熹具体的数额都没有提,只说他让人在香港周转一番,在春节前后,就能到林熹的账号上。
林熹一点也不怀疑乔老头的话,他心裏很清楚,此时不是他要放着乔别拉夫斯基,而是对方要防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