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入组誓言(1 / 2)

化学老师庄牧生是个极认真的高个子,对学生要求也是最严格的,动不动就惩罚学生抄写元素表,或者用竹板抽打手心和脊背。

这年月可没有禁止体罚的说法,家长就算不说“我家小子您随便打”,老师随便打了以后,家长也只会在家里多补一顿肥揍。

所以,哪怕是回炉班的老生,到了化学课的时候,都有些战战兢兢。

不过,今天的庄牧生从进门开始,就笑眯眯的,只见他亲切的点燃了一支烟,首先与前排的几位同学聊了会天,才用乡音很重的普通话道:“那啥,咱开始发卷子啊。”

下面的学生坐的直直的,离讲台近的几个烟鬼大口呼吸着逸散的烟气。

场面再和谐不过了。

庄牧生慢吞吞的解开系在卷子上的线,又将试卷缓缓展开,才捻出第一张,仔细地看了遍,才道:“杨锐同学,100分,大家鼓掌啊。”

稀稀拉拉的掌声,伴随着各种不能置信的目光。

庄牧生才不管下面的学生怎么想呢,自己在台上笑了一声道:“杨锐的卷子先放我这里,班长,你把其他同学的卷子发下去。”

看着刘珊将卷子都拿走了,庄牧生才叼着眼,捏了根粉笔,道:“咱们先看化学卷的最后一道题。这道题的题目其实是有点问题的,我也是看了杨锐同学的答案才注意到,来,杨锐你上来,给大家说说……”

“其实就是几个化学式不太匹配,这里用不着氨气,稍微改一下就合适了。”杨锐的心理年龄快要30岁了,也懒得去说化学老师地疏漏,简单两句话就把错题盖过,接着只说答案,不谈错漏。

有聪明的学生稍微一比较题目,就知道最后一题出的问题不那么简单,要是不改的话,这题根本就没法做。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人家杨锐答题的时候,是货真价实答出来的。

否则,抄标准答案岂不是要抄错。

班长刘珊发完了卷子,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愣神,心里默默计算:数理化全是满分,就有320分,再加上英语的87分,现在公布的分数已有407分,能擦到一本的边了。再要是算上没公布的语文,以及没考的政治和生物,岂不是想上哪里的大学就上哪里的大学?

许多事儿都是经不住计算的。

原本只是觉得满分夸张的,这么一算,却是算出了人家切切实实的前途。

一本?

刘珊偶尔会梦想一下,却从来没有在身边见到有人真的做到。

胡燕山的玻璃心也碎了一地,嘴里干涩地张不开。说杨锐只擅长数学和物理,已经是自欺欺人了。如今骗自己都骗不过去,这让他对杨锐是各种羡慕嫉妒恨。

台上。

杨锐三言两语的讲完了最后一题,照旧一笑,道:“想要加入学习小组的同学,可以把书面申请交给王国华,考察结果一个星期内会通知大家的。”

庄牧生在台上似乎听地很满意,点头道:“有好的学习方法和同学们分享,这是好事,嗯,以后也要加强化学学习。”

说完,他才开始顺着第一题开讲。

班里同学哪里有听讲的心情,一个个低声议论着杨锐。

几乎是一夜之间的变化,大家看在眼里,羡慕在心中。

杨锐静悄悄的坐回到了位置上,也不怎么听课,就在自己的本子上抄抄写写。

王国华看的奇怪,轻声问:“你做什么呢?”

“混点买肉钱。”杨锐叹口气,一脸的萧索。

“拿什么混?”

“嗯,如今摸底考试也结束了,学习小组招人也得一两个星期吧,这两天我准备写点文章投给杂志社,收了稿费以后,一起吃肉。”杨锐语气懒散,手上的动作却是丁点不慢。

他脑袋里装的,可不光有读研期间看过的论文,也有读中学和小学时看过的文章,其中除了文摘性质的以外,自然都是现今尚未发表的新鲜货色。

这里面,文学性的文章还有文风的问题,科普性和学习类的文章就简单多了。譬如前面教给王国华的口诀和六边形记忆法,稍微整理一下,就能发表在《中学生数学》一类的杂志上。

若是说明的详细一点的话,每篇文章混个几百上千字并不难。

80年代的杂志销量很高,随随便便拉出来一个不怎么知名的刊物,就有一二十万的销量,知名的文学刊物更有数百万的销量,比后世的报纸卖的都多。

稿费因此也颇为优渥,少则10元千字,多则百元千字的稿酬比比皆是。而一名普通工人的月薪亦不过40元左右,乡镇一级的更低,往往只有30元。

如此一来,发表一篇文章,差不多能得到一个月的薪水,顿顿有肉略微困难,经常吃肉却是容易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