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十大主菜之蟹米炒蒜仔(2 / 2)

孙志成也是一个走南闯北的人,但是在他的记忆之中他不没有听说过有人开过这样的一个快餐店,如果真的有人已经开过了,那么赵海生对这些东西哪些地熟悉也就说得过去,但是如果没有人开过而赵海生只是第一次接受那有这样多的好的想法那就太让人惊讶了一点。

其实赵海生之所以这样熟悉,只不过是在他原来生活的那个世界里这种快餐店在大城市里到处可见,赵海生又是一个喜欢对吃琢磨的人,虽然他从来也没有到这些快餐店里去参观过,但是没吃过猪也看过猪跑,还是多多少少有些了解的。

而这些了解放在现在这个年代就是不得了的“创新发明”了,所以引起了孙志成的惊讶也没有什么奇怪的了。

把油倒进锅里,油还没有热的时候就把剥好的蟹米倒了进去,而且赵海生还把火控制得比较小的,因为蟹米里有水,如果火太大,油太热,水份受热之后变成水汽就会把油“喷”出来。

一般来说如果是东西里有水,那么在炒的时候就尽可能的不要用太热的油,除非是你有别的考虑。

现在赵海生选择就是温度不高的热,而原来白色的蟹肉也在油之中慢慢地被“炸”成金黄色。

当然,赵海生放的油也没有很多,只不过是刚刚好能把倒进去的蟹肉泡上到三分之二的地方,而且当看到蟹米已经变成金黄色的时候赵海生就没有继续“炸”下去,而是把切好的蒜仔倒了进去,然后就炒了起来。

蒜仔和一般的蔬菜有一点不太一样的地方就是它的叶子比较硬,要想把它炒软,就不是那样容易的事情。

这也是赵海生在一开始的时候放这么多油的一个原因,除了方便把蟹米“炸”成金黄色之外,主要就是为了等这个时候,蒜叶如果没有足够的油,也就是说它如果没有吸满足够的油,是不可能炒得软、然后是味道极好的。

赵海生在炒这种大蒜或者是豆角之类的时候都喜欢放下足够的油,让这些大蒜或者是豆角之类吸了足够的油之后慢慢地变软,他一直都认为只有这种办法才能煮出真正的好味道来。

此时赵海生也是这样做的。

火不大,但是温度似乎不错,所以很快孙志成就看到锅里的蒜叶慢慢地软了下去,而且油开始渗了进去,让蒜叶看起来就像是被水“泡”湿了一般,颜色也由原来的青绿色似乎变成了深绿色。

最后,赵海生再往锅里倒了一点酱油,再撒了一点盐,就起锅了。

在一个洁白的碟子里,孙志成看到了一副颜色还不错的搭配,蟹米在油炸过之后变成金黄色,而由于酱油的原因,它的颜色在金黄之中还带着一丝褐色,看起来就更加地诱人,蒜叶则是深绿色,相是非映衬之下就更加像是秋天那枝头上已经成熟的果实一般。

一丝丝的热气散发起来的时候,一股香气也随之而起,让人不由得精神一振,似乎感觉还不错的样子。

“来,试一下,我觉得应该还是可以的。”赵海生说。

孙志成点了点头,先是夹起一片蒜叶放进了嘴里嚼了起来。

生的蒜叶有比较刺激的味道,虽然不像是辣椒,但是也不是人人都能接受得了的,但在炒过之后的蒜叶却似乎没有了这种味道,虽然还有微辣,但是这种辣却不再刺人,如果说生的蒜叶是一把小刀的话,那到这个炒熟了的蒜叶就像是一把圆的锤子。前者会伤人,但是后面如果是轻轻敲的时候就会让你很舒服。

“呵,这个蒜叶的味道不错啊。”

孙志成首先说。

“这也许是因为过了火的原因,同时,我让这个蒜叶吸满了油,所以原来的蒜叶之中的那股生涩刺人的味道就不见了,可以说这个时候的蒜叶的味道是比较温和的,所以吃起来的口感就相当的不错了。”赵海生解释说。

“你说得有理,而且这个蒜叶还吸了不少蟹米的味道,这两种味道再加上酱油与盐的味道,那就更是一绝了。”

“嗯,不过我相信这个蟹米应该更好吃的。”赵海生指了一下碟子里那金黄色的蟹米示意孙志成去试一下。

孙志成点头夹起了一粒蟹米。

一咬,先是一种硬中带软的口感,孙志成知道这是因为油炸过的原因。蟹米是湿着放下去炸的,因为炸的原因,原来湿的蟹米里面的水份、特别是最外面的一层的水分就会蒸发出来,但是又由于炸的时间不是太长,所以才会形成这种“外硬内软”的口感,这让人吃的时候先是感觉到了“硬”,然后再用一点力,就是“软”,硬软的变化让口感的层次顿时多了起来。

更为关键的是,由于这蟹米经过了油炸,虽然丧失了一部分的鲜味,便是却因此而多了一股香味——鲜味来自于蟹米内里依然湿软的部分,而香味却来自于外面那已经被炸得硬脆了的外皮,正所谓一失一得了。

这股香味不仅仅是来自于油炸,更来自于蒜叶、酱油与盐,因此金黄的蟹米以鲜味为主,加上外面香味,再加上蒜香、酱油走锅上沿之后形成的类似卤汁的味道,还有那最后的一丝盐味,这一切构成一种层次复杂、但是却又和谐一致的味道,得是诱人。

“怎么样?”赵海生问。

“现在我只想要一碗白饭。”孙志成笑着说。

赵海生知道孙志在这话就已经说明自己的这个菜是成功的了,他笑着说:“没有问题,你想要十碗都行。”

当然,孙志成没有真的要一碗白饭马上就开吃,他放下了手里的筷子,说:“我发现你做的这几个菜都有点偏咸,难道是有意而为之?”

赵海生点了点头,说:“是的,这也与我们是一个快餐店的原因是相关的。因为是快餐,所以不可能是摆出个三菜一汤之类,而且吃的人也想在短时间里就解决问题,把肚子填饱。因为这菜必须做得容易下饭才行,因为在味道的调配上就必须要比日常所吃的菜要稍微地咸或者是辣一点,这样人们才在不知不觉之中就加快吃的速度。”

孙志成不由得心生佩服,这样的道理虽然简单,但是一般习惯了追求最合适的味道的人又怎么可能会想得出来?

世界上没有最好吃的菜,但是却有可能有最合适的菜,而现在赵海生的这个思想所体现的就是最合适的菜而不是最好吃的菜。

偏咸的菜对于快餐店来说就是一种最合适的菜。

“呵,海生啊,我发现你对这些细节的东西都有很清晰的认识啊。”

“顾客就是我们的上帝,所以我们得努力认真地揣磨他们的心理,迎合他们的口味,为他们服务,这样我们的快餐店才能遍地开花!”

“你的意思是说如果只是认为做出一手好菜就能成功的想法是错的?”孙志成反问道。

“从市场的角度上来说确实是这样,什么样的菜才是最好吃的?我说好吃没有用,你说好吃也没有用,就算是世界上最有名的美食家说好吃也没有用,只在广场的顾客说好吃、他们愿意吃才有用!这就是市场决定一切的道理了!”

“市场决定一切?”

“是的,没错,市场决定一切!也就是说我们今天虽然是研究出了一些菜式,如果投放市场之后反响不好,没有人吃,那我们就要马上撤下来,换成别的菜!”

赵海生果断地说。

日后赵海生的快餐店能开遍世界,这个以市场的反应为主导的原则同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同时也是赵海生的这个快餐店不断创新的动力的根源!(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a href="http://www.qidian.com" target="_blank">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喜欢重生之食遍天下请大家收藏:()重生之食遍天下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