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干部编制(1 / 2)

于正诚和朱士聪早已看出来,李卫东这年轻人猴精猴精的,心机更是重的很。

就比如刚刚,李卫东故意把话题扯到轮胎上,先是说王海滨没能力买到轮胎,自己又拿出轮胎批条打脸王海滨,显然是早就挖好了陷阱,等着王海滨朝里跳。

试想一下,正常人谁会随身带着一个250条轮胎的批条到处瞎逛?

很明显,李卫东为了应对王海滨,早就做好了准备。

这样一个小机灵鬼,又怎么可能白白将250条轮胎的批条奉上呢!

于正诚提出的公司劳模,李卫东不要;于正诚又提出给奖金,李卫东又不要,还装出一副大义凌然的样子。一个人不为名不为利,那肯定会要求更多。

此时的于正诚,已经做好被痛宰一刀的心理准备,就等着李卫东狮子大开口。

只听李卫东开口说:“我是顶替了我父亲李登科的岗位,进入了咱运输公司。但我父亲李登科,之前在公司里是干部编制,按说我顶了父亲的岗,应该也是干部编制才对,但我现在还是个工人,还请领导给我解决一下这个问题。”

于正诚立刻明白过来,李卫东这是在要一个干部编制。

国企参照事业单位管理的年代里,国企里的干部相当于是国家正式干部,都需要组织部门的批准。

八十年国企当中,从工人编制和干部编制有着本质的区别。

在工资待遇上,干部的基本工资能达到五十多块钱,而工人的基本工资是三十多块钱。运输公司这种效益好的单位,干部编制工资加奖金能拿到八十块钱。

在八四年,你一个月要是能赚八十块钱,那相当于是提前完成四个现代化了。

在升迁方面,国企干部编制等同于正式的国家干部,所以国企的干部是可以被调到行政部门。比如某个国企的处级干部,是可以被调去做县长的。很多三零后和四零后的国家干部,去翻翻他们的履历,大多都有在国企任职的经历。

李登科老爷子是建立运输公司的元老之一,属于干部编制,之所以只当了个会计,主要是一些历史原因造成的。

李卫东顶了父亲的岗,却只得到了一个工人编制,等于是降级了。李卫东打算借着这250条轮胎,把干部编制要回来。

国企的子女顶岗制度,本来就是特定环境下出现的奇葩制度,在这种制度下,父亲是干部编制,子女顶岗以后理应也是干部编制,也是一个合理的要求。

所以说,国企的顶岗制度,是八十年代最普遍的拼爹方式,你有一个当干部的爹,那么你刚参加工作,就有可能得到一个干部的身份。而工人的孩子,工作四十年直到退休,依旧是工人。

于正诚和朱士聪互相对视了一眼,他们知道,李卫东这个要求不算过分,甚至可以说是合理的。

这两人也都是干部,也都有自己的孩子,所以他们会站在干部的角度上看待问题。特别是于正诚,再过三年就要退休了,若是他的子女也能顶替一个干部编制的话,应该是一件挺不错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