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山遇惟亮(1 / 2)

“朕要杀左厢监军惟亮,但恐惟亮在朝中势力太大,请问先生有何妙计?”李元昊凑到叶念思的耳边,轻轻地道。

左厢监军惟亮?山遇惟亮?叶念思一怔,一时间也不知道心中是喜是愁。

这山遇惟亮算得上是西夏建国前期,党项内部保守派里势力最大的将军。山遇惟亮是李元昊的父亲李德明手上的大将,在李德明扩充西夏版图的过程中居功甚伟。李德明立李元昊为太子,山遇惟亮则与其弟山遇惟永分领西夏左右厢监军,势力惊人。很有意思的是,这位曾为西夏扩土开疆,对回纥部落态度强硬的鹰派大员,在对宋方面却是彻头彻尾的鸽派。山遇惟亮不但不赞成进攻宋国,还执意反对李元昊的称帝行为。认为李元昊称帝则必定引起宋国不满,而宋夏开战,夏国必亡。

在历史上,李元昊在称帝之前,为了统一朝庭上下思想,曾经想害山遇惟亮。没想到这一计划却提前泄漏了出去。山遇惟亮没办法,只好带着妻子儿女二十三人连夜逃往宋国。李元昊当时大为恐慌。要知道山遇惟亮可是西夏的军政二把手,威望高人缘好不说,对西夏的虚实更是了如指掌。这样一个人逃到了宋国,整个西夏在宋国面前就成了脱|光衣服的小姑娘,被宋国看个通透。那李元昊还称个屁的帝啊!在得知山遇惟亮逃跑后,李元昊连夜带着大军一路往追,直追到宋夏边境。

历史有时候就像个出色的小丑,永远都只有更荒唐,没有最荒唐。如果说党项人因为反对党项人建国而投奔宋朝是宋夏战争中的第一场乌龙的话,第二场乌龙紧接着就出来了。当时延州知府郭劝一看西夏大官山遇惟亮跑到自己地面上来了,后面跟着一个军的西夏兵,郭劝吓了一个哆嗦,怕与李元昊擦枪走火,居然把山遇惟亮抓起来遣送回了西夏!就这样,李元昊的王霸大业以一种滑稽的方式陷入困境,然后以一种更滑稽的方式走向辉煌。当郭劝的使者告诉李元昊,宋国决定将把山遇惟亮送回来时,李元昊当时便从座椅上跳了起来:“宋国怕我!”从此坚定了分裂国家的决心。

这正是天下风云变幻,东亚格局剧烈动荡之时,叶念思却蒙头蒙脑地撞了进来。除了心中有一丝激动外,叶念思更多的却是恐慌和迷茫:在他的面前有着太多的选择,他该怎么办?

“张相国,张相国?”李元昊轻轻地在叶念思耳边喊道。

叶念思猛地从沉思中惊醒过来。

李元昊问他的问题,他第一个念头就是动用西夏一品堂高手将山遇惟亮暗杀。但这个想法随即便被打消。正如李元昊所说,山遇惟亮在朝中势力太大,暗杀惟亮的后果便是民心浮动,人人自危,不利于一个新朝代的建立。基于同样的道理,叶念思此时也绝对不能动手杀了李元昊。因为如果李元昊一死,以叶念思(张元)的汉人身份,在西夏世代居住的占30%人口的汉人会立即遭到党项人的血腥报复不说,党项内部对宋国的分歧也会因此统一起来,那时候叶念思可就是民族罪人了。

看到李元昊灼灼的目光,叶念思一时有些头痛。在原本的历史上,李元昊是试图通过让惟亮的弟弟惟序“大义灭亲”,告发惟亮谋反,继而顺理承章地杀掉惟亮。可惜惟序最后关头还是不肯出卖自己的哥哥,把消息泄漏了出去……等等,有没有可能李元昊故意让惟序出卖自己的哥哥?因为如果惟序答应出卖惟亮,自然万事皆休;而如果惟序不愿意出卖惟亮,则惟亮不得不逃往宋国,李元昊就可以明正言顺地整合西夏所有势力与宋国开战了。这样,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惟亮前脚刚走,李元昊后脚就能集结好大军逼到延州去了。诶,李元昊这只老毒物,我叶念思真是自愧不如啊……

反正不管怎么样,这惟亮基本上都死定了。叶念思叹了一口气道:“以微臣之愚见,惟亮不能杀,只能逼。杀惟亮,昔日追随惟亮的臣子部下不免人心浮动,万一祸起萧墙,皇上只怕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