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一翻交流,张建明朝着陈宇点点头。陈宇对于程为以及吴锐也很满意。尽管现在的滴滴没有多少用户,各方面也不如,但程为在很多的地方都比他人表现的更好。比如在具体运作这一块。在张建明表示资金没有问题的情况下,程为回答的并不是大规模的广告,而是第一个提出了给车主司机分发一款智能手机。虽然这看起来并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但不得不说,程为对于打车APP应用有一个十分的了解。正如他所说的,打车应用受制于智能手机。如果车主连智能手机都不会用,或者没有使用,那怎么让他们加入滴滴打车呢?对行业越为的了解,他越可能打败竞争对手。诺基亚为什么失败,就是因为他们对于智能手机不够了解。其二。在功能方面,程为也比其他的打车应用更为的创新。比如与滴滴同类竞争软件“快的”,虽然“快的”目前发展的更好一些,但他们在功能上的创新便没有滴滴更为丰富。特别是其中杀手级的功能“顺风车”业务,该业务一出,在当时引起了无数车主的疯狂加入。哪怕这一些人加入滴滴并不是当全职司机,但时不时顺风一下,一下子就培养出了百万顺风车大军。这也是陈宇为什么会亲自来滴滴总部的原因。人才难得。哪怕陈宇可以自己全新搞一个滴滴,但陈宇却很难找一个像程为这样的人才管理滴滴。虽然陈宇也可以培养。但环宇科技已不是当年的环宇科技。环宇科技在发展阶段的时候,确实可以培养。一系列人才也可以和公司共成长。但当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那就必需吸引全世界优秀的人才。当然。陈宇对于程为也不是完全满意。比如程为提到的推广这一块。程为采用的还是早年之前的地推广告,比如派一大堆人到现实挖角出租车司机。虽然这种地推方式确实有一定的作用。但在全新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他还有更为高级的玩法。不过。到底程为只有23岁,他也不可能有陈宇这般的高度。对此陈宇也不多说,示意张建明进入下一个步骤。“程总,吴总,我觉得你们对于打车类APP的了解非常全面,我们环宇科技也很看好你们的滴滴打车。不知道贵公司是否有融资的需求?”“张总,你们环宇科技确定投资我们滴滴?”听张建明这么说,吴锐激动的说道。说完,吴锐便发现自己太心急了。这般表现,就算是环宇科技要投资,估计一会也得压价。抱歉的对程为看了一眼,吴锐闭嘴不说。张建明倒是大方的说道:“吴总快人快语,不过,你们放心,我们环宇科技做事一向有自己的原则。”“我们也相信环宇科技。”程为说道,内心又是不得不再次佩服环宇科技。果然是自己最为向往的公司,环宇科技名不虚传。“陈总,张总,我们做了一份融资方案,你们看一下。”虽然之前并不敢相信真是环宇科技看中了他们,但到底有备无患。此时环宇科技确定投资,程维压住内心激动,将融资方案拿了出来。“我们对我们滴滴打车的评估为1000万人民币,此次准备出让30%的股份……”这个融资方案其实是有些高估的。比如滴滴打车的估值。1000万的估值明显高估。毕竟滴滴打车才推出没多久,不管是用户还是车主都没有多少。而且在市场上也没有太多的影响力。当然,这只是第一份方案,程为也想看看环宇科技这边的情况。只要环宇科技愿意投资,一切都可以谈。“行,同意。”张建明没有开口,陈宇倒是直接答应。“陈总,您答应了?”“对,怎么,程总,您希望我们不答应?”“不是,不是……主要是您不觉得我们滴滴估值有些高了吗?”本来就准备与环宇科技谈价的,没想到环宇科技谈也不谈,直接答应。这一下子让程为倒是不知道说什么。而且,因为对于陈宇的崇拜,他反倒自己给自己杀起了价。“呵呵,如果拿滴滴打车这个APp软件来说,确实估值有些高。但如果加上程总与吴总两位人才,1000万的估值也就不高了。”1000万并不算什么。这样的一个数字,可以说是环宇科技最近几年投资最小的一个。但说完,陈宇却又是说道:“程总,吴总,对于贵公司的投资,我们认为没问题。但是,不知道两位有没有想过,贵公司融到的这几百万,滴滴能支撑多久?”“这个……”对于这一个问题,程为和吴锐还真没有想过。考虑了一会,程为说道:“大概可以坚持一年。”“一年?”陈宇摇了摇头:“别说是一年了,在我看来,一个月都坚持不了。”“陈总?”两人明显不明白。“程总,吴总,我就这样说吧,我想问一下,滴滴打车是一个什么类型的平台?”“交通出行平台。”“没错,那往大一些呢?”“互联网平台。”“对。”陈宇点头:“滴滴打车虽说是打车类的平台,但其实与一系列的互联网产品一样,他是一个互联网平台。既然是互联网平台,那么,他的最大特点,那就是烧钱。别说是你们的出行应用了,哪怕就是一款唱歌类,读书类……应用,他们的烧钱也是几亿起步。而相对于大一些的应用,烧钱就是几十亿了,再往大……”后面陈宇没有说。但相信两人都知道。像环宇科技在国外推出的微信,直接就是10亿20亿美元这样的砸钱。一般的企业,谁受得了?“……”两人各看了一眼。陈宇的话两人看懂了。几百万对于滴滴来说一点用也没有。尽管他们有计划拿这几百万怎么做,但再怎么做,几百万还是几百万。一但竞争对手来了,几百万连出场的资格都没有。别说是竞争对手了。哪怕就是没有竞争对手,几百万也很难让公司发展有多快。甚至,他们一年时间花几百万推动的事业,还够不上这一些巨头们一天时间的进场呢。“程总,吴总,我们这里有一项方案,两位可以看一下。”这时,张建明将他们准备的方案拿了出来:【环宇科技以2000万全资收购滴滴打车,程为与吴锐可以获得滴滴打车总共加起来5%的股份……】也就是说,陈宇要的是滴滴打车95%的股份,这等于完全收购。至于为什么这么多。不是陈宇对股权这么在乎。实在是像打车类APP在发展初期,他就是一个砸钱的游戏。看看前世滴滴与快的,与uber的竞争就知道。这一些打车类应用最大的竞争不是业务上的竞争,而是砸钱上的竞争。而他们的竞争,却是引出了企鹅与阿里巴巴两大巨头。也正因为滴滴与快的,与uber砸钱砸得实在是太多,最后实在是砸不动了,只好宣布合并,这才结束了砸钱游戏。陈宇就算是再怎么大方,也不可能白给几百上千亿的给程为。事实上。前世滴滴打车一共融资了16轮,可以说是互联网企业融资最多的企业。而程为的股份在通过16轮融资之后,也被稀释到了大概只有3%。两人加起来一共5个点的股份,陈宇也并没有占两人的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