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毕业了(1 / 2)

谁道“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陈泽看着一个个眼泪纷飞的青涩少年,是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有对于未来的惆怅和期待,有对表白不出的爱恋的遗憾,混合出一种在往后的岁月中,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去慢慢品尝的佳酿。

班主任杨芳的眼睛也是红红的,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送走毕业生了,经历了那么人情世故的她,看着这少年最初、最纯的感动,仍旧忍不住落泪。班主任这一哭,刚才班上本来还压抑着的无声哭诉就显得更加强烈了,很多人,男生,女生,成绩差的,成绩好的,包括班上最不受人喜欢的班长刘星,这时候也眼巴巴的望着这个当了他们初中三年班主任的老师,涌动泪花,一脸激动。

隔壁几个班出现的骚动也很大,隐隐传来哭声,似乎,初中美好的时光就这样结束了呢?

陈泽叹了口气,他也忍不住受到了这一群小屁孩情绪的感染,不得不说,这的确很感人。

陈泽翻动着桌子上摆着的同学录,这是叶倩给他的,要他留言,虽然陈泽一再强调说我们两以后每天都会在一起的,何必要也写这些离别感言呢,弄得可怜兮兮的。弱弱的小女孩却在这件事上表现得格外的坚定,非要陈泽写不可,不准随便,不准敷衍,要一笔一划的认真对待,甚至说着说着,她自己还忍不住趴在陈泽怀里哭了起来。

这些天陈泽大概写了又五十份同学录,饶是以他前世经历了网络诙谐句子和无厘头泛滥的时代,这时候拿来用,竟然还是有些捉襟见肘,太强悍了,五十份同学留言,那里来那么多说不完的话啊!并且陈泽写的留言写得好的事,还在整个初三年级传了开来,整个初三年级八个班的学生都知道这个年级第一的陈泽,写同学录特别好,甚至有些陈泽不认识的都把同学录拿来让他写两句话,当做青春的记忆。

好吧!如果是女生的话,他也不用扭捏,提起笔管他什么肉麻的话只管招呼就是了,可是有些男生你拿同学录来喊我写个鸡|巴啊!难道我要说某某某,初中三年我是多么多么的欣赏你,多么多么的盼望与你邂逅。

陈泽翻看其他人给叶倩留的言,看到了许多同学录上虽然幼稚,但瞧着让人伤感的句子,花季雨季的年龄,本就心思细腻的很,再加上班上的男生绝大多数都对叶倩有过或者继续有着暗恋之情,初三已经是十五六岁的年纪了,面对人生第一次和熟患的同学们分离,以后见面的日子渐渐少了,大家会认识新的同学,熟悉的脸孔会渐渐模糊,新的友谊取代昔日友谊在心中的份量,谁知道谁还会惦记谁,谁又知道重逢后是什么年月?

别了,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别了,开花后注定结不了果的初心!

所谓初心,就是生命里的第一次动心,在以后的日子里,每次提到初恋时,脑海中匆匆闪过的白衣身影,只有自己知道。前世陈泽也是这样!

北水镇虽然不大,北水镇中学招生面向全镇,看上去大家都是一个镇子的人,就算再怎么分开,似乎根都挨的近,可残酷的现实告诉了所有人,初三一结束,有些人就注定要在另外一些人的生命里消失了。

人生际遇的无常,在这时候显示出来了,所有人都没有想明白,没有料到未来,却本能地有了这样那样的感觉。每节课起歌唱的时候,不知不觉间就换掉了上学期的哪一首首百唱不厌的情歌,悄悄地,《同桌的你》等校园歌曲就在学校里流行开来。

班主任杨芳此时看着全班学生,一个个都在唱着歌,唱的很大声,似乎要把自己所有的离别惆怅之情通过歌声全部抒发出来。出了初中的校园,他们就越来越接近社会了。只有一部分人能保持学生这个骄傲的身份,更多的学生只会渐渐沉沦的生活中,他们的欢笑不再那么毫无杂质,他们的眼神不再清澈,他们的神情不再那么单纯,他们的腰脊还能否挺的笔直?

而她,只能默默的祝愿他们而已,每个人都是必须要面对这些事情的,每个人都会长大,谁也无能为力。

※※※

整个初二、初一的学生都用着羡慕的眼神看着比他们早几天放暑假的学生,他们还有二十几天才会放假呢,亦生出了一中队毕业的向往和期待。只是现在初三学生内心的愁闷之情,习惯了补课常常比他们晚放学,现在有多羡慕他们明天起床,一切依旧,老同学还会天天见面。

这便是未曾有过便不知为何!

待到班主任宣布放学,回家去好好休养生息,用最饱满的经历来迎接后天的中考时,陈泽才发现自己座位抽屉里的书似乎有点多,自己那个书包似乎装不下。课桌里不止放有初三的课本,还有初一初二的主科书以及一些参考书和一堆堆乱七糟八的卷子。

初三的学生有余数太多,所以常常就是把书就放在课桌里不拿回家的,更有甚者,直接拿了个装牛奶的盒子或者在外面文具店里买个书栏,放在桌子下面,把多余占位置的书就放在裏面。

叶倩和张霞已经一人抱了一堆书到学校门口去买了,这是每年的传统,每年初三学生毕业的时候,总会有很多书贩子开着三轮车到外面来垃书,空手而来,满载而归。这年头,要复读初三的人是极少的,不像高三的那样,一个学校有时有百分之五十的都是复读生。

待到陈泽也抱着一大推书走到学校门口时,真看着一位骚年手拿一束玫瑰花,向着叶倩在说些什么,一片深情,而叶倩则是脸红红的。今天她穿了一件洁白色的T恤,将她远超同龄人的身材展现的淋漓尽致,当然,这其中少不了陈泽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