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众人瞩目(1 / 1)

李小强和大平修三的比赛很快就结束了。下午3点钟的时候,很多棋手和记者已经涌进了对局室。是的,李小强最终还是下出了那步“断”。当这步棋下出手后,大平先生沉默了几分钟,然后爽快的投子认输。“老了,毕竟还是老了!唉。真希望还能够在棋盘上下出好棋。。。李桑,祝贺您赢得了比赛,对不起,今天就不复盘了吧,还请您今后一定继续努力啊,好好给大家展现围棋更多的魅力。拜托了!”在山城宏先生的陪同下,大平修三先生和日本代表团的其他成员离开了对局室。的确,这盘棋没有必要复盘。李小强心里很清楚,在自己下出那步“断”以前,大平先生早就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失误。和其他人相比,大平先生自己才是真正的饱受煎熬。现在如果还复盘的话,对他来说未免太残忍了。李小强的胜利,只是围棋界正常的新陈代谢,是一种自然规律。根本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李小强看着大平先生远去的背影,心里面其实还是充满了敬意。“小强,你在想什么呢?”“我在想,这盘棋虽然是我赢了。不过在比赛之前,我根本就不敢小看大平先生。我必须把他当成一位强劲的对手来看待。要知道,大平先生今年已经58岁了。我58岁的时候,还会有人把我当成强劲的对手吗?”“哈哈,下围棋下到58岁有什么好奇怪的,你未免想得太远了吧。”对于这样的话,李小强根本无言以对。的确,在现在这个年代,“下到58岁”好像是一件很正常的事。60多岁夺冠军都不稀奇。可只要再过2,3十年,别说58岁,38岁想继续奋战在职业第1线都很艰难。说实话,李小强也不知道哪种情况更合理,哪种情况更符合自然规律。不过李小强坚信,围棋是如此的博大精深,没有谁可以花个十几二十年就了解围棋的全部。没有任何人可以做到!哪怕天才如吴清源和李石佛,他们也不可能做到!李小强仅仅希望,自己在探索围棋奥妙的道路上,能够比其他人坚持更长一段时间而已。当日本代表团的成员全部离去后,对局室的气氛重新变得轻松。当然,大家还有一个问题迫切希望搞清楚。这个就是让大家饱受煎熬的问题:“在那半个小时里,李小强到底在想什么呢?”在所有人当中,最迫不及待的就是俞彬。这是当然的,按照擂台赛这样的赛制,一轮比赛只下两盘棋。其实排在后面出场的那位棋手是最不好受的。他要根据前面一盘棋的形势,来判断自己要不要出场。自然而然,他的心情会伴着前一盘棋的局势而跌宕起伏。“哈哈,我说小强,我现在绝对有理由怀疑,你刚才一定是在故意折磨我。你快老实交代。这盘棋的最后,你到底在想什么呢?”“我。。我想的时间很长吗?”“先不管你思考的时间算不算长。你就回答我们一个问题,你是什么时候发现这步“断”的。”“嘿嘿,我。。我真的忘了。。。”不管俞彬他们怎么“威逼利诱”,反正李小强就是不肯老实交代。打死他也不说。李小强不肯说,自然会有人帮他说。在所有人当中,张大记者是最得意洋洋的一个人。趁这个机会,他再次大力鼓吹他的“大将风度论”。并且将这个“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扬。“唉,我说团长,你这个问题有点太弱智了吧。这还用问吗,小强当然是一开始就发现了那步断。在这个问题上,发现那个手段不是重点,重点是他验证的时间。时间!懂吗?发现那步断后,10分钟之内就匆匆忙忙下出来,那是毛糙。20分钟,那是小心谨慎,只有考虑半个小时后才下出来,那才算是大将风度。我说你们啊,要跟人家小强好好学习一下,要用心的体会。什么才是真正的大将风度,你们现在应该都领略了吧。。。”“哈哈哈哈!”说到最后,张大记者明显有点得意忘形,他甚至开始“教训”起周围的一帮国手。一帮国手虽然最擅长的是“手谈”,真要斗起嘴来肯定也不会怕张志东。俞彬就立马代表其他人展开了回击:“行啊,我说张大记者,说话一套一套的,现在都成理论家了。好吧,我现在就请教理论家两个问题:第1个问题,思考半个小时算大将风度,假设思考了40分钟呢?那又算什么?第2个问题更重要,在座的也没有外人,我们就关起门来说。你张大记者的那点底细,我们国家围棋队的成员都是知道的。我就奇怪了,你从什么地方学到了这么高深的理论呢?”“不是吧?我说团长,这样简单的问题你也好意思问出来?”“嘿嘿,你少跟我打岔,问题既然简单,你就快点回答吧。”“哼哼,看来不拿出一点真功夫,我还真的治不了你。那我就一个一个来。我就想不通,堂堂国家围棋队的儿童团长,居然会问这么简单的问题。。。思考半个小时算大将风度。如果思考40分钟呢?那就是。。就是。。。”“是什么?”张大记者先是吊足了大家的胃口,享受了一番“众人瞩目”的感觉后。洋洋得意的公布了他的答案:“废话,那样简单的一步“断”,如果一位棋手还需要思考40分钟的话。那只能说明,这位棋手患有老年痴呆症。。。”“哈哈哈。”一帮棋手笑的前俯后仰,最过分的是,一帮人一边笑,一边还用眼神上下打量李小强,在他们看来,好像李小强真的距离“老年痴呆”就差那么10分钟。李小强找不到出气的地方,只好恶狠狠的盯着张志东。能够看到李小强吃瘪,张大记者自然是愈发得意:“至于我为什么能够总结出如此先进的理论,那问题就更简单了。我告诉大家吧,这完全是因为我认识李小强同学以后的结果。”“我们也认识小强啊,我们怎么总结不出你这样的理论。”“那是你们的认识还不够深刻,自从我认识小强以后,我就总结了两点:第1点,只要在棋盘上遇到问题,请相信李小强。第2点,哪怕碰到完全不合理,非常想不通的事情。请尽量去寻找一些歪理,以这些歪理来论证李小强的正确性。最终的事实往往会证明,这个歪理一定是合理的。。。”“哈哈哈哈。”在对局室内,爆发出今天最大的笑声。大家开了几句玩笑后,就陆续散去了。经过张志东这样打岔,到了这个时候,也没有什么人关心李小强到底是什么时候发现那步“断”的。无论怎么说,李小强赢大平修三九段,应该是在大家的预料之中。大家的心里都很清楚,后天的比赛才是真正的重头戏。那场比赛的重要性,不仅中国围棋界清楚,日本围棋界也非常清楚。想必山城宏先生自己也是非常清楚的,肯定有了非常充分的心理准备,这也是日本代表队很快就离开对局室的原因。在接下来一天多的时间里,也没有什么人过多的打扰李小强,好让他安心备战。只有张志东这个厚脸皮,依然没心没肺的缠着李小强:“喂喂,我说小强,现在没有其他人在边上了。你总该告诉我你是什么时候发现那步“断”了吧。就凭咱们两的关系,这个独家消息你一定要告诉我。”李小强看着张大记者的模样,心里又是好气又是好笑:“就按照你的“理论”去报道不好吗?”“嗨!我要的是真相,真相懂吗?”真相吗?李小强回忆这盘对局,其实真相很简单,李小强“长考”半个小时,绝对不是什么“大将风度”。他在最开始的时候,确实是差一点被对手带沟里面去了。他也没有注意到这步断。最后只是让他转过了这个弯而已。李小强自己想想都有点后怕,同时也有点搞不太清楚,那么简单的手段,自己最开始为什么就没有发现呢?这其实不难理解,在一场势均力敌的比赛中,确实可能发生这种情况。这主要是“相信对手”造成的。因为相信对手的水平,认为他不可能会出现如此低级的错误。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会忽略对手的失误,这种情况在职业比赛中也时有发生。当然,出于自己的“面子问题”,李小强是绝对不会在张大记者面前“自曝家丑”的,特别是在对方刚刚“得罪”自己的情况下。李小强不肯说,张志东当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不过他也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纠缠太多的时间。擂台赛进行到现在,大家重点关注的还是下一场比赛。张大记者自然也不会例外:“哈哈,你去年被人家山城宏先生摆了一道,我估计你现在可能憋了一股劲想要报仇吧?”“你这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啊,明知道我那盘棋输得最窝火。还要在我面前提这个事情。”“哈哈哈,不刺激刺激你,我们怎么可能看到一场好戏呢?说真的,去年山城宏先生说要在你“最强的地方”和你较量一番,我到现在都还没有搞清楚,他指的“最强的地方”到底是什么呢?”在去年的比赛中,人家山城宏先生只是很简单的出出“选择题”,就让李小强不知不觉中落了下风。并且整盘棋都翻不了身。本来按照李小强的真实水平,输给山城宏非常正常,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李小强自己也不是不能够接受。不过那样的输法。。。还是让李小强觉得有点憋屈。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在那盘比赛中,李小强都给人“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感觉。这当然让心高气傲的李小强有点受不了,他觉得自己是被人“算计”了。一直以来,只有李小强“算计”别人的份,唯独那盘棋,李小强是扎扎实实的被别人“算计”了。出现这样的事情,想“找回场子”是一件很正常的想法另外一个,“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句话同样也适用于围棋界,那场比赛之前,山城宏和藤泽秀行他们聊天的内容现在也被很多人知道了。“我会在他最强的地方和他较量一番!”山城宏的这句话就让很多人大感兴趣,到底什么是李小强“最强的地方”呢?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解读。对于这个问题,李小强其实也有自己想法的。李小强认为,自己去年“最强的地方”,不是“中盘”,不是“官子”这样的具体围棋技术,而是自己有别于这个年代的一些围棋理念。由于这些围棋理念,常常让自己下出在其他人看来算是“奇思妙想”的一些招法。山城宏先生就是巧妙的克制住了自己的“奇思妙想”,他才轻松的获得了胜利。“奇思妙想”的最大敌人,就是围棋中的“重”。这个“重”不是“厚重”的“重”,而是“笨重”的“重”。在那盘对局中,李小强就是把棋下得非常“笨重”,由于自己有了负担,所以根本就无法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在下围棋的时候,一定不能让自己的棋子下“重”。例如李小强靠“弃子”赢的两盘棋,哪怕就是价值几十目的大龙,那个棋也很“轻”,还没有“下重”。正是因为“轻”,所以才可以舍弃,才可以在其他地方换取更大的利益。这就是围棋中“轻”和“重”的重要性。有了那次的教训以后,通过这将近1年的努力。李小强自认为在这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进步。因此他非常期待这次和山城宏先生重新较量的机会。一边是气势如虹,一路斩将夺旗的李小强。一边是被日本围棋界居于厚望,被认为没有超一流之名,而有超一流之实的山城宏。这场比赛自然是众人瞩目。这盘比赛会发生什么呢?李小强静静的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