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诚恨恨道:“我当然看了,张铎小儿,实在可恶。更加卑劣的是,他居然指使一个无名的书迷来谩骂于我,真是卑鄙至极。”
“那张铎本来就是个奸猾至极的角色,行事只看结果,不问过程。他找书迷来黑你,同时也是为了让其他读者能够感同身受,可惜读者们居然真的被他蛊惑了,现在《东北晚报》销量猛降,跌幅已经超过十分之一了。报纸上对你的讨伐之声更是不绝于耳,咱们当务之急可得想个办法啊!”
王诚嘿嘿笑道:“这有何难,他们越是同仇敌忾,大肆批评,我们越好运作。现在媒体们众口一词地指责我宣扬不伦之恋,还具体分析万贵妃带大明宪宗的事。我只需要向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提出异议,表示现在媒体们宣传的风向不对,所刊载的内容会对青少年造成恶劣的影响,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一定会制止他们。”
周明德知道王诚在京城里的关系,对他所提出的方法很是认同。可问题是媒体们不围攻,不代表读者们会原谅,即便没有人再报道王诚“贼喊捉贼”的事,读者们就会原谅他吗?周明德心裏一点底都没用。
而事情也正像他所料想的那样,王诚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打过招呼后,总署以各大媒体刊登的内容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为由,明令禁止,却不曾提及王诚的小说。其实无论是王诚指责张铎,还是张铎指责王诚,大家都是上纲上线,唯一的区别就是王诚的弱点更加明显,而读者们对一个发生在近一千年前的“师徒恋情”并不是十分抵触。
可是《东北晚报》的销量却是涨不上来了,好的时候只有一百九十多万,少的时候却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上下浮动很大。
虽然一干媒体不再刊登关于《龙行天下》中明宪宗跟万贵妃的情感问题分析,可关于王诚的人品问题,却成了媒体的焦点。各大报纸纷纷撰稿讨论王诚“贼喊捉贼”的行为,让王诚无可遁形,逃无可逃。他总不能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投诉其他媒体诽谤他的人品吧?要是总署连这个都管,那才叫无耻没下限呢!
……
蒋先诚最近一直忙着图书发行公司的筹备,媒体上的吵吵闹闹他管不到。可当张铎来个华丽的逆转时,还是让他兴奋不已。毕竟如果张铎的名气大损的话,他们这个图书发行公司恐怕就得步履维艰了。
蒋先诚跟张铎商讨了一些细节后说:“张少,图书发行公司在有一周多就开业了,你那边准备的怎么样了?”
张铎苦笑道:“最近压力比较大,我也没进行什么准备,反正直接出《神雕侠侣》第一册单行本就好了。”
蒋先诚一脸凝重的说:“张少,我们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问题是,单行本印刷之后,该怎么发行呢!有松江人民出版社在,我们是不要幻想和新华书店合作的。可除了新华书店,国内也没有什么像样的连锁书店的。”
听到蒋先诚的话,张铎也有点头疼。虽然他之前有钱,却到现在才准备开图书发行公司,就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当他经过《天龙八部》热播,在国内红得发紫后,才有了自立门户的打算。原先想凭借自己的名气,即便是不入流的小书店,一样也可以热卖。可经过这次事件之后,他才发现,名气这种东西太飘渺,不够现实。往日里那么多追随自己的读者,在媒体的一番挑拨之后,就弃自己而去了。
虽然这次风波之中,松江人民出版社发力不够明显,顶多是在背后扇扇风,点点火,可当张铎的图书发行公司成立之后,对方肯定会耍一些手段,就不知道那时的自己能否安然度过难关了。
张铎说道:“为今之计,也只能去联系国内的图书批发商了,不过现在我有三本书准备出版,你觉得能搞个订货会吗?”
蒋先诚大喜道:“若是有三本的话,那就好办多了!我知道第一本是《神雕侠侣》,第二本是《书剑恩仇录》,这第三本是哪个啊?”
张铎笑着说:“第三本就是《亮剑》啊!”
蒋先诚惊讶道:“《亮剑》还有小说版?”
张铎笑道:“那当然,这本来就是先有小说,才改编电视剧的,只是《亮剑》还没發表而已。”
蒋先诚不解道:“光听说万邦正在拍摄《亮剑》,还不知道它讲的什么呢!”
张铎说:“这是一本反应军人的小说,主要宣扬的是一种亮剑精神。古代剑客们在与对手狭路相逢时,无论对手有多么的强大,就算对手(方)是天下第一的剑客,明知不敌,也要亮出自己的宝剑。即使是倒在对手的剑下,也虽败犹荣,这就是亮剑精神。”
“现在我们跟松江人民出版社狭路相逢,它的背后更是国内第一大出版社,华夏人民出版社。明知不是对手,我们也要亮出自己的宝剑,让他们见识见识我们的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