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不算上和英国的渊源,以柳敬亭现在的国际国内影响力,也具备了作为“文艺界代表”参加国宴的资格。
更何况要接待的外宾是英国女王。
《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让大半英国民众认识到他这么一个人,《福尔摩斯探案集》让他成为英国人最喜爱的外国作家之一。
如今身上再加诺贝尔光环,出现在国书中也就顺理成章,实际上,在英国大使未递交国书之前,柳敬亭就已经出现在受邀名单中。
年前几个编辑在一起编故事的时候,无论如何不可能想象得到,他们是在陈述一个事实。
柳敬亭当时虽然也跟着大家起哄、自嘲,但心裏其实有数,这种直觉自然不可能述诸于口,如果没成,会尴尬,成了则是惊喜。
当然不可能拒绝,和规格高低无关,和个人名誉无关,甚至首要的目的都不是为了处理《匠录》的问题。
处于某种隐秘的趣味,柳敬亭在等一个水到渠成的机会,好像当初推《威尼斯商人》,在罗马某家自称“世界第一”的面条馆,遇到一个平凡的、正在享受罗马假日的老人,彼此亮出身份,客气地打了一个招呼,然后老人请他在美丽的威尼斯留下一篇诗章。
于是,《威尼斯商人》出世,惊艳欧洲,面条馆的偶遇也被宣传成了一段佳话。
毫无疑问,柳敬亭对这种逸闻趣事,充满兴趣。
结果不出所料,果然遇到这个机会,而且额外之喜是由杨丽璐的父亲率先、亲自通知到他,言语间表露出来的长辈意味,非常值得玩味。
常有道、王见山、肖庆宇、康令月、青椒等人正处在莫大的惊喜之中,好像自己编的一个故事,突然就在荧屏上上演,如果不是那位播音主持人的声音早已烂熟于耳,他们甚至怀疑这个视频的可信性。
“真的是……老板?”青椒右手下意识地放到下巴和下嘴唇之间。
徐晴胸有成竹地笑着说:“新闻一结束,网上就会有讨论,这个假不了。”
杨丽璐进一步解释道:“邀请他,柳敬亭出席国宴,是英国方面特地提的一个条款。”
“哇……”
青椒和苏瑾不约而同发出女生们特有的惊叹,几个男生的情绪则复杂得多,震惊、兴奋、光荣、自豪、热血、昂扬。
除了男女有别的固有情绪反应,更多的是蕴藏在内心深处的某种叫做志向或者梦想的东西在作祟。
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史绵延下来,某些传统固定的观念一直流淌在人们的血液中,比如“男儿当门户”,“学而优则仕”,“寒窗十年,一朝成名”、“打马御街前,赴过琼林宴”……
这些励志的词句,即使放到现在,仍然具有十分积极的激励意义,一如柳敬亭今晚的经历,让无数年轻人看到一种希望和可能,眼界为之一宽,猛然意识到,一个人的成功,还能做到这样。
“这才算真正的人生赢家吧。”
等这段新闻结束之后,常有道才开始感叹道:“上网吧,估计现在的论坛已经爆炸了。”
“原本我以为老板去燕京是虚晃一招,故布疑阵,让他们不明觉厉,然后不再刁难,没想到老板如此威武,当真是去赴国宴。”
在和同事们的私下交流中,以及平日听他们讲述柳敬亭的逸闻轶事中,王见山已经有意在心裏将柳敬亭的形象放大化,直到刚才看到新闻,才意识到,还是不够大。
“难怪晴姨说吃一顿饭也吓得到他们,这样级别的饭局……”
……
新闻已经播完,大家慢慢从惊愕中恢复,开始分析这件事的合理性,然后大家发现,关于这一点,根本不用多做分析。
如果这种场合需要请一个作家出席,除了柳敬亭,还有谁更适合呢?
此外,如常有道所料,网络现在的确处在小规模异动中,读者们一边与有荣焉的歌颂古庸生的威武霸气,一边脑洞大开地猜测柳敬亭分别和两位领袖说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