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挂历广告(1 / 1)

喧嚣过后是宁静。七月一日的剪彩仪式风光热闹,爱红火的社员们过足了瞧热闹的瘾头之后,各回自家的责任田里忙碌去了。五伯这个“腾飞机械制造厂”的厂长正式走马上任,在二手办公桌前志得意满地坐了下来。做了一辈子基层干部,这是五伯第一次拥有自己的办公桌。柳家山的大队部内,只有一张破八仙桌和几条长凳。开会时用的,平日办公,就在五伯家里。工厂的办公室虽然也很简陋,毕竟有办公桌椅,算得窗明几净,甚至还有一把吊扇。这可是正儿八经的办公室。五伯放下茶杯,打开抽屉看看这里摸摸那里,深感满意。作为机械厂的真正大股东,我可没有五伯那般悠闲。技术方面,有张力负责,请了两个师傅,都是张力的老同事,其中一个还是他的徒弟。另外在柳家山挑选了四名念过初中,有一定文化底子的年轻后生进入工厂当学徒。对这四个学徒的选拔,五伯的安排也很见功底。柳家山三大姓氏,一柳二阮三周,柳姓后生安排两个,阮姓和周姓后生各安排一个。毕竟五伯不单是工厂的厂长,还是柳家山大队的支书,一碗水要端平。虽说不是进公家单位吃国家粮,能进工厂做学徒,不但能学到技术,还能拿到可观的工资,可是人人都翘期盼的美事。一碗水不端平,只怕会被人背后戳脊梁骨。我原来的意思,只要五伯坐镇就好,五十几岁的人,不必安排什么具体的工作,但五伯怕闲,主动要求兼任会计一职,我自然不反对。至于出纳,理所当然由名义上的大股东柳兆时担任。这个也可以理解,钞票还是要放在自家人手里掌管的。企业才开张,不可避免带有家族经营的痕迹,日后展壮大了,再按照现代企业模式去管理好了。而且眼下,就算我想按照现代企业模式管理,一时三刻,也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职业经理人”和“人才市场”这两个行当,离在国内冒头还早着呢。投资这个工厂,几乎将我的腰包折腾得空空如也。银根吃紧,得赶紧产生效益。这段时间以来,我逐渐适应了有钱人的日子,大把钞票花出去,既不蹙眉亦不心疼的感觉当真不是一般的爽!早在剪彩仪式前几日,工厂实际上已经开始了运作。之所以要将剪彩开张的日子定在七月一日,乃是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五伯毕竟是有二十六年党龄地老党员了。之前几天。张力和两个师傅已经加工出了一台4oo型地制砖机。眼下正在加工第二台。这又面临着一个新问题。第一批原材料即将告罄。总共只进了三套机器地材料。不是我不肯多进一些。实在是资金紧张。虽然过两天便可以在火电厂结算到六月份地款子。刨去成本尽利润有一万多元。足以再购进好几套机器地材料。然而这不是关键。关键是要卖掉产品。资金回笼。自己养活自己。无限制地投资进去。不产生效益。明显是不行地。上辈子我虽然是个生意白痴。这样浅显地道理却也懂得。这就关乎到销售团队地建设问题。老实说。三五几台机器地销售并不放在我眼里。七月一日闹了这么大动静地剪彩仪式。靠口口相传。不久之后也会有人主动登门求购。只要放宽了政策。心思活泛地能人不在少数。今后几年之内。开设制砖厂地美好前景。许多人都能预测得到。但显然,坐等客户上门,搞“酒好不怕巷子深”那一套是不行的。若如此,实在对不起穿越者这个身份。得主动出击,做广告宣传。广告创意毫不为难,后世有太多现成例子可以借鉴。随便抄袭一个三流的创意方案,在一九七九年都能成为经典。难在太缺乏广告载体。电视台?有啊,中央的。最少也是省一级的。报纸?也有,不用到中央和省里,宝州地区就有日报社。问题在于,你愿意掏钱,人家还不给你登呢。堂堂党报登你那些乱七八糟的玩意?开玩笑!倒是可以借助新闻稿的方式试一下。这个得找小舅,他如今是红旗公社的宣传干事,柳家山大队闹出这么大动静,他职责所在,该当主动给《宝州日报》个通讯稿。不过通讯稿出去之后,人家用不用还得两说。这不是能够把握在自己手头的办法。想来想去,只有用挂历这个招数了。美女挂历、名车挂历、山水挂历,国内大约是在八十年代中期出现,至九十年代初中期达到泛滥成灾的效果。不过在一九七九年,绝对是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印制精美的挂历,当时不要说普通老百姓,便是在龙铁军家里贴一张都不掉他地委书记的份。看来得走一趟省城了,顺便去看看周先生与师母。要印制彩色的挂历,谅必宝州地区尚找不到如此实力的印刷厂。“你要去大宁?跟谁去?”老妈问道。糟糕,这段时间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自以为是个“大老板”了,浑没想到自己还不满十岁呢。小孩子家出那么远的门,没人陪同能行?“小舅陪我去。他刚好也想去看看周伯伯。”幸好本衙内脑筋转得快,一时三刻便将小舅推了出来。“你小舅不用上班了?”“他有假期的嘛。人家如今可是国家干部呢。”“没事去大宁做什么?来回车费不少呢。”老妈这是站在一个当家人的立场上,优先考虑经济问题。“嘿嘿,妈,这你就不懂了。现在周伯伯可是省委党校教务处的主任,说不定以后还要升。小舅多跟他亲近亲近绝无坏处,日后得便给小舅弄一个党校进修的指标,那可就占大便宜了。”我忽悠老妈。道理上是这样的,不过小舅如今才是什么级别?刚刚参加工作一年的青皮后生,去省委党校培训?在心里想一想还差不多。老妈做派出所指导员的人,原本精明干练,不容易被忽悠。关键在于她老人家一点都没提防自己儿子,这么着,一不小心就着了道儿。“嗯,这么说也有道理。”“不是有道理,而是大有道理。”我笑道。“反正我自己有钱,利民维修服务部那边,可以预支工资。也不用小舅给我掏车费。”呵呵,又是一次忽悠。利民维修部都跟咱没啥关系了。不过为了按月交钱给老妈,这个名目还是要的。省得被她怀疑我的钱来路不正。与公安民警同志打交道,该小心还得小心。既然安全和经费都没问题,老妈也便不再阻拦。小舅对我突然抓他的壮丁很感意外,不过听说所有差旅费都可以在腾飞机械厂的财务上报销,便即欣然应诺。他二十岁的青皮后生,能到省城去免费逛一逛,何等不美?在此之前,他连宝州市都没去过呢。向张木林请假,张木林自然是笑眯眯的点头答应,亦不问小舅请假所为何事。一大早坐上长途班车,摇晃了七八个小时,到达省城已是华灯初上,再转两路公共汽车到党校,天已经完全黑透了。所幸上次来过,倒不至在党校内迷路。先生最大的爱好乃是看书,晚上没有公事的话,通常都不出门的。我和小舅提着大包小包的向阳县土特产,气喘吁吁敲开了先生的家门。夤夜到访,先生惊喜不已,尤其是师母,高兴得什么似的,望着我笑个不停,打问明白我们尚未吃饭,忙即转身为我们操持饭菜。“小俊,成林,怎么想起来看我这老头子了?”先生乐呵呵地问道。我扁扁嘴,道:“伯伯,你今年才五十出头吧,正当年富力强之时。你自己照照镜子,老也不老?”这倒并非拍马屁。先生在向阳县的时候,缺衣少穿,潦倒落魄,又不修边幅,看上去差不多有六十岁了。如今当上了省委党校的教务主任,正经八百的领导干部,人人敬重的教授,头梳得一丝不苟,消瘦的脸刮得干干净净,整个人神采焕,精神得紧,仿佛骤然间年轻了十几岁似的,哪里还有半分衰迈之态?先生开心地笑了起来,随口问起向阳县的近况,听说蜜蜂养殖已然开始推广,许多社员踊跃加入养殖户的行列,并且已经有蜂蜜产出,先生不住点头,甚是喜悦。“要注意销售的问题,不要像叶圣陶先生的小说《多收了三五斗》里面写的,丰收之年反倒收入下降。”我点头应道:“伯伯所言甚是。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这是《汉书-食货志上》所载原文。我这倒不是故意卖弄,与先生说话时许多时候都是引经据典的,一开始是投其所好,渐渐的习惯成自然了。用在这里尽管有些不伦不类,也还沾得上边。先生连连点头,喜道:“看来枣子读书 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