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跑官要官(1 / 1)

听张云霞的话,我一下就跳了起来,连招呼都来不及打,直接跑出了会议室。原因不言自明,老爸亲自打电话到柳家山来找我,一定是有要紧事情。对自家老子的脾性,我清楚着呢。三步并作两步跑到腾飞厂的办公室,抓起电话:“喂,爸,是我……”“跟你说个事,龙书记调省里了……”老爸语调略显急促。我前天就到了向阳县,一则和五伯黑子他们商量事情,二则陪陪外公外婆,不成想就这两天,地区居然出了这般大事。“哦?这么快?省人大还是省政协?”“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我晕了一下,随即清醒过来,直截了当地问道:“那谁来做行署专员?”“呵呵……”老爸笑了一下。对我地快反应很满意。刚一听说龙铁军调任。没有问七问八。嗦嗦。一句话就问到了点子上。明眼人都知道。周培明不走地话。地委书记已经板上钉钉了。要抢地。只有一个专员职位而已。“刘文举昨天已经去了省里。康睿今天一早也动身了。你严伯伯如今还在青安县呢……”老爸言简意赅。说明了眼下地情况。“你地意思。是我去一趟省里找周伯伯?”我马上就明白了。严玉成这个时候。无论如何是不可能扔下一大帮子专家去省里“跑官要官”地。老爸更不合适出面。没地让人误会他也有“野心”。貌似老爸去年六月才上地副厅级。如今到一年。就想再上一个台阶。并且是上到行署专员这样地实权正厅。除非有“TZ党”背景。不然绝无可能。就算不怕别人误会,一个地委委员跑省里去为另一个地委委员做“说客”,也太犯忌讳了,会招致所有领导反感。所幸还有本衙内在呢。“光找你周伯伯怕还不够……”老爸很谨慎地道。“可能的话,最好能找一下白书记,如果能见到廖省长,那就再好不过了。”毕竟周先生只是省委宣传部长,干部任免的事情与他不搭界,也不好置喙,最多是在省委常委会上表态支持或反对罢了。白建明分管党群组织,廖庆开乃是省长,在这个事情上,都是很有言权的。“嗯……好地,我这就动身……过宝州的时候就不停留了……”我在心里飞快地计算了一下,貌似上门拜访白建明和廖庆开几率并不大。且去了省城再说,见机行事罢。这么绝大的机会,不能不搏一枪。至于严玉成那里,倒不忙着通知,无论所谋成与不成,他总不至于见责。“好,你去吧,路上小心些,不要开快车。”我时常会拿吉普车练一下手的事情,老爸也是知道的,叮嘱了一句。“知道了。”我挂了电话,回会议室去找五伯。“五伯,我有急事,必须立即去大宁。今天地会,你们接着开吧。资金一定要准备充足……”“小俊,你爸那里……”五伯关心地问道。在他心目中,十二弟的前程倒似比柳家山的“钱程”更为重要一些。其实五伯并非如此“官迷”,无非是因为柳家山的一切如今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心里有底。而老爸侧身的官场,五伯却是插手不进,故而多关心一点,也属正常。“没事。跟我爸关系不大。就是他现在脱不开身,要我去省里拜会一下周先生,还有廖省长他们。”我简单解释了一下,省得五伯心里老牵挂,觉都睡不好。却不料“廖省长”三个字随口说来,又让五伯惊到了。哈呀,这个侄子,居然连省长都是说见就见,怎么就出息到了这个份上?“好,你放心去吧,资金我会叫他们准备的。”报出“廖省长”的衔头,居然有这般意想不到的作用,也让我惊喜了一下。原本以为要花很大功夫来说服五伯呢。瞧来官衔这东西,在一个“官本位”流行的国度,不是一般地好使。“五伯,去省里拜会这些大人物,总不能空着手进门,你给我准备点土特产吧。”我眼珠一转,又将主意打到了五伯头上。“行,这个一句话的事情。不过……小俊啊,省里的大人物,看得上我们这山旮旯里的东西?”“嘿嘿,五伯,这些大人物,什么山珍海味没吃过?倒是山旮旯里的土产,不容易搞到。你给看看,谁家里有子肉,野猪肉,能搞到一点野味那是最好的。没有新鲜的,干货也行。”柳家山背靠山北区,往北走十来里地就是延绵的群山,一些社员(貌似很快就要叫村民了,上头已经有政策,要将公社改为乡,将大队改为村)有农闲时候上山打个野物的爱好。不过大革命期间,这事不允许,只能偷偷干。而这几年大伙又都忙着赚钱,上山的时候少了,也知能不能搞到这些野味。五伯就笑了:“放心,包在我身上。”我果然便即放心,柳家山谁家有什么东西,再没人比五伯更清楚地了。“黑子,你来一下,我跟你商量个事。”趁着五伯给我去搞野味这个空档,我叫上黑子来到物流公司办公室。“我们账上,现在有多少现金?”这个所谓“我们”,是指我占有绝对控股股份的“通达物流公司”和“秋水饭店”。“七八十万吧,这个月与柳家山厂里地账还没结,结了的话,能有一百来万。”这主要是物流公司的钱,一个小县城地饭店,如今赚头还没多大。只能与巧巧面包屋的盈利旗鼓相当。总要再等几年,向阳县地经济再上一个台阶,饭店才有较大的展。眼下能有这个盈利,算是很不错地了。“嗯……一百来万,也不知道够不够……”我陷入了沉思。黑子吓了一跳:“俊少,要干什么大事?”这倒也难怪他,一百万,该是个吓死人的数字了。我居然还说不够。“是这样,我想去江口市建一个酒店。规模要过得去地那种。”后世的江口市,如果要建一个规模过得去的酒店,没有一两个亿,休要提起。实际上,我以前从未涉足过酒店业,也不知一两个亿够不够。现在虽然是一九八四年,一百万在向阳县足够建十个酒店,在江口市就难说了竟是特区啊,在我地记忆中,繁华得不像话。“又是江口市?”黑子嘀咕了一句。他也很是不解,这个千万里之外的江口市,到底有什么好的,令得俊少如此牵挂。“是这样,我主要是想先去占下地皮。一百万光买地的话,应该差不多了。”对黑子,我倒是一点都不隐瞒自己的想法。经过这许多年风风雨雨,特别是“严打”那档子事,黑子对我的忠诚和友谊,都无须质疑。黑子还是有些不解。这也难怪,目前有几个人知道“地皮”的价值?眼下在江口市买下一块地皮,不要说十年,就是三五年后,其价格起码也要翻几十倍。我专程到柳家山来召开这个“走出去”的会议,目的也在于此——大肆圈地!况且在江口市建起工厂和酒店来,也不能不产生效益吧?那里紧挨“东方之珠”,对比柳家山,拥有许多技术和观念上的优势。所产生地效益,应该远比在柳家山要大。在法律和道德许可的范围内,以最小的成本博取最大的利润,正是商家孜孜以求的。利润最大化之后,自可再回馈家乡,正是双赢乃至多赢的策略。这些年柳家山的企业和我私人控制的企业,都有长足的进步,毫无疑问,柳家山已经成为n省的富村,而我本人,也当仁不让地坐上了“大阔佬”地头把交椅。然而愈是这样,我愈是觉得钱不够用,觉得时间紧迫。实在是因为想要办的事情太多啊。穿越回来多年,柳家山是富裕了,周边几个大队乃至整个红旗公社的经济展都带动起来,甚或说向阳县的经济展也有我的一份功劳,但影响面还是远远不够啊,许多社员群众,依旧生活艰难,仅止温饱而已。在带动大家“共同富裕”方面,穿越者地效益远远未曾达到最大化,这一点很是让我不安,老觉得亏欠点什么。而随着时间推移,穿越者的优势也会渐渐减弱,需要抓紧啊!“你说具体怎么做吧?”黑子见我决心已定,便不再多言,直接问到了操作层面。这个态度让我很满意。但是具体怎么做,其实我心里也没底。我上辈子不是在江口市打工地,对江口市的印象全都来自报纸和电视。甚至于江口市现在地经济政策到底与内地非特区有些什么不同,我也是两枣子读书 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