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晨只觉得他已经走了很的距离,就是看不到农户。
好在那道冉冉向着天空飘扬的炊烟,依然在视线里。
终于看到有农家时,陆晨站稳,半弯腰着喘着粗气。
一步都不想走了。
果然没有吃过农民兄弟的苦,这一天折腾下来,他也吃不消了。
“你是?”
很快就有路过的村民发现村里来了陌生人。
“五指山里的美景多得看不过来,流连忘返,这就玩着就忘记了时间。”
陆晨笑的有一点尴尬。
在纯朴的村民眼中,别把他看成是混吃讨喝的骗子。
“来,别站着说,去家里坐着歇歇脚。”
村民倒是挺好客的,没有多问就把陆晨往家里迎。
村民的院子挺大,就是房屋都是木质结构的房屋,屋里的家具不是竹子就是木料,看得出来是就地取材。
村庄完全没有陶渊明诗句里描写的那种惬意,但是朴实的村民却是实打实的热情。
看到村子里来了陌生人,很快就有不怕生的小孩子转了过来。
大人们则是给陆晨倒来了山泉水。
“别看这是山里的泉水,水质可比大城市里的水干净多了。
城市里的水,需要使用消毒水过滤消毒后才能喝,我们都喝不习惯。”
“还是没有污染的泉水喝得甘甜。”
陆晨由衷地称赞,这话真是发自内心,不是客套话。
“兄弟不嫌弃的话,今晚就别走了,在咱村里住上一宿,体验一把乡村生活。”
见陆晨不嫌弃,村民很是高兴。
这人跟之前来过的城里人不一样,那些人不是嫌地方简陋,就是嫌没有这菜那菜。
总之就是对于他们来说也叫不上名的菜,他们听了还不稀罕。
外面的世界再美,也美不过家乡的味道。
陆晨连声谢过。
他正有此意。
一番聊天下来,陆晨暗自咋舌,随意遇到的村民,竟然是村支书。
“旺仔,去跟你妈说一声,今晚有客人,让你妈加两个菜。”
“好呐,来客人了。”
一名约有八九岁的男孩应声往后院跑。
“来客人了。”
旺仔的身后,跟着四名岁数差不多大的孩童,如旋风般的跑开。
“给你们添麻烦了,真不好意思,孩子们晚上不上晚修课吧?”
陆晨看了看时间,已经快七点了。
这若是放在他前世的家乡,一般晚上八点村里的孩子都上晚自修了。
村里人都知道,想要摆脱这种祖祖辈辈后背朝天,面朝土地的生活方式,唯有靠求学的路,考出去才有机会改变。
这就有了村里的孩子要上晚修课的缘由。
陆晨想,各地的农村各有各的活法,但是对于孩子们寄予厚望的想法应该都是一样的。
他的话音落下了许久,村支书却是沉默了下来。
片刻之后,村支书才重重的叹了口气。
“散了,学校在半年前就散了。”
村支书摇摇头,仿佛有什么伤心事。
“学校散了?”
这个散是个什么意思?
陆晨有些诧异。
他这才看到,十来个年龄不等的孩子,或近或远好奇的看着他。
“村里的条件艰苦,没有套间,这没问题,我们建房,凡是愿意留下来的教师,二房还是三房都没有总理问题,只要人不走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