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人事(1 / 2)

城,陆政东也就连夜回安新了。

坐在车上,陆政东也在想着常委会上的事情,偌大一个贝湖省,六千万人,而自己基本上是处于安新一隅,省委的领导们虽然都认识,但是除了詹继东,其他的很多谈不上熟悉,完全是工作关系,而这其中还有詹继东等人有些甚至对自己还有一些隐隐偏见,要让真正在常委会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结交更多的朋友或者同盟,就需要自己巧妙的调整好自己的心理定位和融入方式,做到润物无声的渗入。

省委常委会的会议精神传达之后,特别是关于治庸问责在省里的各大媒体不厌其烦的进行着报道,关于治庸问责的实施意见一相继出台,这在贝湖省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特别是省城,安新现在的经济总量只要伸把手就可以摸着他们了,当刘铭章明白无误的告诉市里的干部,安新今年就极有可能会超越省城的时候,这就像一条鞭子一样抽在省城领导干部脸上。

陆政东知道省城两个主要领导的关系比詹继东和他当时的情况还要糟糕,他和詹继东之间再怎么不和,在发展的事情上还是没有耽搁,而省城的局面不一样,由于市委和市府关系不融洽,特别是在发展思路上观念的截然不同,导致很多具体的事情是各谈各的调。

刘铭章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开始在各种场合强调市委市府要齐心协力共谋展,这不是套话,而是经常点到具体事情上比较支持市府,刘铭章这样的姿态,市府那边自然也能感受到,也作出了积极的回应。

这样的变化在情理之中,像省城这样一度在十六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居中的城市现在已经下滑到了中等偏下的水准,如果再被安新给甩出一截,这样的情况中央不可能看不到。

省城的市长陈家兴可以挤走前任,但是如果刘铭章来了,两人还是明争暗斗,工作又拿不起来,经济没有起色,那么只怕你安凤国的政治前途就堪忧了,当然刘铭章一样不希望看到这样的结果,无论是刘铭章还是市长陈家兴都意识到了省城再这样下去只怕就真的要沉沦不起,而沉沦不起的结果就是两个主要领导络政治前途都将充满了不确定性,而且这个不确定性中危险因素居多。为了一个大家都不愿意见到的结果,这也使得省城原本沉重的步履终于开始缓缓启动了。

陆政东认为这不算是一个坏消息,省城动起来不算什么坏事,对安新而言,就近找一个可以比较的目标远比拿到其他地方比较更为生动,对于一直被省城苦苦压在下面的安新而言,一直都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翻身,所以对于超越省城,根本就不用怎么动员,就能让安新上上下下的劲头提起来。

至于省城真正动起来,很可能对安新有影响,但是影响不会大,这一点,陆政东对自己还是有充分的自信的。

至于治庸陆政东一直都在做,只是没有如此大张旗鼓的讲而已,对于他这样的层面来讲,有些事情可以做,但不能说得太多,像这样大规模的治庸如果没有江如衡的提议,不但他不能调门太高,就算是杨立峰也不能讲。

虽然陆政东在之前实际上在治庸上做了很多事情,但是既然江如衡这样大张旗鼓,安新也不能不动,不动那就是轻慢,就是对省委书记权威的挑战,何况陆政东也想藉着这样的机会进一步强化能者上庸者下的意识,所以也是把这件事和区县领导干部的调整结合在一起……

“新河,工作感觉怎么样?”

罗浮黎对着陪着他,比他稍稍慢了一步的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张新河问道。

“挺顺手的,现在高新区新技术试验区通过了国家级的评定,大工作都已经上了正轨,原来高新区的工作也有条不紊的推进,新技术试验区全面启动,其他我们做到了前面,虽然还是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高新区这边都能处理下来,不用劳烦市里边操心了。”

张新河心情不错,尤其是高新区的经济发展增幅一直保持着极高的水平,这更是让张新河引以为傲。

“高新区招商引资我们的成效也很显着,高新区的支柱产业已经基本有了一定的规模,一些重点发展的产业也初见雏形。”

“唔,高新区基础不错,班子成员也比较团结,这是优势。”

罗浮黎似乎在思索着什么,欲言又止,看在张新河眼中也有些奇怪:

“老领导,是不是有什么事?”

张新河原来在省里工作的时候是罗浮黎的办公室主任,看到一向比较直快的老领导这样犹豫着,想必是和自己有关,如果是工作上他出现了什么事情老领导早已经劈头盖脸的给他来一顿老,这个样子是和自己的前程有关,这是所有官员最为紧张的,他张新河也不例外。张新河心中顿时紧张起来。

“老领导,如果真的有什么事情很为难,您尽管说,这么多年都过来了,我张新河也承受得起。”

老领导没到安新,这还好说,只要老领导到了安新,他身上的这个烙印已经刻上了,想摆脱是摆脱不了的,如果陆书记真要让他靠边,那也没办法,谁叫老领导只是市长呢,张新河竭力让自己心境变得平静一些,不至于太过于失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