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带着体制气质的合作(1 / 2)

易老说道:“南方我们没有大型农企。”

“是的,所以应该尽快的整合资源,让本地企业成长起来。”

易老说道:“北方有华粮,中原有中粮,大后方有良美,南方却是一片空白。最前沿的地方最空白,农业部的工作出了大漏洞啊!”

“南方的招商引资的目光都盯在了房地产、厂矿、纺织、电子、服装和陶瓷机器零配件的生产上了,到处都是提着钱溜达来去的香港、台湾澳门和外国的各行各业的企业家们,农业领域早就被忽略了。”

在王平的前世,南方的大片农田将被建成一个一个城镇化的工业区,共和国本身的农业的发展几乎停滞。当地的领导的目光裏面,自然不会有农民的地位,只有工业厂房四个字。外国农商乘虚而入,把共和国南方所有的农企包括弄死,收购了榨油厂化肥厂种子公司,雇傭了本地的粮站(属于集体性质的粮站将会在国家的改革中自谋生路,最后沦为老外们收购粮食的储藏室。),垄断了农产品粗加工和深加工的所有市场。

南方城市农村工业化发展得越快,他们的市场也拓展得越快,越是工业化的城镇,人口越来越多,越是要购买更多的大米粮油,于是由他们来提供这一切,短短几年,他们就逐步控制了整个的市场,掌握了定价权力,然后发力向全国渗透。以此为根据地,许多南方成长起来的着名的粮油民族企业,其实身后的控股老板都是外国粮企。

老百姓不知道这一点,但是王平知道!危及国家安全战略的,并不只是军事和工业,还有农业。

易老沉吟了一下:“小王,你得把这个情况向农业部反应。”

“反应也没有用!”王平说道。

“为什么这么说。”

“这是我个人的判断,当地的领导们不重视农业。他们的外资建厂能带来丰厚的利润,就连农民本身都不会重视农业,越来越多得到农民宁愿撂荒也要去进厂上班,这正好给了外国粮企低价租赁田地进入市场的黄金机会,随着耕地减少,人口翻倍的增加,大米粮油的价格飙升起来,外国粮企自然大赚特赚。不过我估计,我们的农业部没有办法去解决封堵这样的事情,因为本地的领导们。谁也无法放弃工业化的利润,至于农业,有人出钱整合投资,他们也更乐意看见。”王平笑道。

易老说道:“看你一脸的轻松,你想到了什么办法?”

“让中粮和良美同时去南方建立分公司,领导们只要发一张特别许可证就行了。”王平笑道。

“中粮和良美两家去?”易老呵呵笑道,“为什么不是良美一家去占领市场,这可是一个黄鸡机会,赚来的都是真金白银。”

“我想给中粮的袁克承一个向我开战的机会。他这次憋了一口恶气,要是不出,我怕他落下一辈子的病根。”王平嘿嘿笑道。

“你想在一个大家都相同的条件下再次虐待一次袁克承,令他口服心服?”易老问道,老人家看问题总是能一针见血,把王平的心思看了个透。

“易老,我们是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草莽,袁克承是体制内成长起来的官员,要都放在真正的野外去求生存,对中粮和良美都有好处。如果中粮和良美能够成为兄弟,两兄弟联手打一个ADM的傀儡,还不是想怎么打都能怎么打。”王平笑道,在王平自己的算盘里。共和国的农业,一定要成为铜墙铁壁,凡是进来的,一律踩死。共和国的人口世界第一,对农业的各种产品的需要也是世界第一,是成长最快盈利最快最多也是最大的市场,掌控了共和国本身的农产品市场,就相当于有了自己最坚实的核心力量。

有了核心再求触手,伸到外围去捞食,就算失败被人斩断了触手,也无法伤及根本。但是如果自己的大本营都被外国粮企全部渗透并掌握了定价权,那就剩下的是好看的躯壳而已。

“呵呵,你是想一开始就联手中粮,还是先把中粮打趴,再求联手。”易老笑道。

“如果能一开始就同心联手,那自然是最好的。共和国的市场,足以容下更多的农企,外面的市场还很大,站稳了脚跟,我们可以开拓海外,没必要在自己的国家里斗得你死我活。美国的三大跨国粮企,主攻生物能源的,主攻大米物流的;主攻玉米水产农业机械加工的,各有侧重点,相容并存,这是我们的粮企应该学习的地方。”王平说道。

易老点点头:“你去找农业部的宁部长,我帮你跟郭军转达一下你的意思,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