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吾梓须去见伯牯,便要说动君王以谋己事。今番一语出口,便令伯牯倍感震惊。伯牯万万没想到,此番吾梓须口中所言的机遇,居然是剑锋所指而向两国就此兵戎交割之处。
“西城?!?大长老有没有谋算失误啊。如今的西城,可正是靖夏两国彼此兵戎相见的地方啊。大长老不发兵两国后方以此谋利也便罢了,岂可便率我军前往此番最危险之地?似此行事,便与送羊而入虎口又有何异?”
吾梓须大笑,言道:“西城之地,兵戈交替。看似凶险,实则最安。如今夏朝势强,靖国国力虽然弱于夏朝,却与夏朝只在伯仲之间。我若突袭其后,两国必然其一回返而救。我国若选择东进前往西城,两国见势必然对我国之兵予以拉拢。毕竟我国相助哪一国,哪一国便有了胜利的保障。届时具体我国相助何方,只看二国具体开价怎样便好。借助两国用兵,我朝取以私利。而后便与一朝合兵,作为外援并力合击另一朝。如此行事,既可保得万全,也必然使得靖夏二国其中之一受到挫折。介于此战,我国便可一跃成为中原鼎足之势中的第二大强国。以此作为契机,岂不远胜攻彼后方之策反而引来麻烦要更加实惠得多的吗?”
吾梓须一番言论出口,伯牯由此顿悟。他以此静思,不觉点头赞许,言道:“先生之策,倒是可行。其中深远所见,却是比孤王看的更透彻些的。只是如何举事,先生还需临当机变才好。”
吾梓须道:“临当机变,自是最重。故而此番微臣便要向大王讨的一支令箭,以此发兵国中而去。期间行事,正好也有斟酌。只是不知大王对于微臣之见,是否能够选择听从的。”
伯牯道:“先生既为国中柱石,孤王复有何疑。今计划已定,便当速行。”
于是当即传令下去,加封吾梓须为元帅。即刻在国中点军,克日便率国卫府诸将一并便发西城而去。
闻听诏命,吾梓须便既叩首领受。他明着是为元国,实则便为自己私利讨得合法出兵因由。二国并相争夺只是他向伯牯的说辞而已,吾梓须对此也早已在心中打定了主意。那便是自己率领大军到达战场之日,便无论靖国如何拉拢自己,自己率领的元国大军都要和夏朝站在一起。至于后事如何,他倒是没有隐瞒伯牯。只要自己能够和吕戌合兵共败靖国,那么在保全了夏朝的同时,也会就此大幅度的削弱靖国的实力。届时夏朝危机既解,而自己也正好借助立功之名洗刷了原本的嫌疑。非但如此,元国也会因为此次战役一跃成为仅此夏朝的中原第二大国。了却了心事不提,还可以在事后受到身为元国王主伯牯的封赏,以此更加坐实自己身在元国的权臣地位。
此番决议,可谓一举多得。而对于其中的谋算,吾梓须也早已铭刻于心、烂熟于胸。至少对于自己来讲,绝对是一笔有赢无亏的绝佳买卖。
他算计如此,以此自恃高明。却不想自己此番的行事用计,完全没有逃过身处北境燕国之中的大长老罗伊的算计。自从收到吾梓须带给吕戌的书信之后,他便在静观其变的态势之下开始谋算开了自己挑拨大计的下一步计划。
“听说了吗?元国此时内部已经有了动作了。”
这一日,殷纣璃得到了消息,便以邀请罗伊内院弈棋为名将他请入深宫之中。她明着是要罗伊陪自己下棋以尽偶得般的雅兴,实则在得知了元国四处召集军马并且准备出征消息的同时,自己也对罗伊下一步的计划更加充满了好奇。
虽然殷纣璃很清楚,罗伊此时并不想对自己便明实言。但殷纣璃心中的好奇,还是让她完全控制不住的想要彻底弄清楚罗伊的全盘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