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临终遗属(1 / 2)

诸国志 麟瑀 1153 字 2022-12-09

却说吕戌病故,便在临终之前留下遗诏。其一便是传位大事,而一切就像他生前所说的那样。自己虽然在夏朝担任过夏朝的第四代国君,但他从来都没有将自己当成一个夏朝真正的主人看待。

诏命中,吕戌写得很清楚。那就是曾经的自己,是为了在夏朝最危难的时候保卫夏朝这才选择挺身而出并且冒着不臣的危险从而接纳的先王幽毖的禅位请求。而自从自己接纳禅位以来,虽然不敢说功绩甚伟,但也却是保住了夏朝历代先王留下来的大夏基业。用吕戌自己的话说,这不是自己一个身为君王应该做的事情,其实是一个身为夏朝股肱之臣而该尽得责任。

夏朝基业逐渐稳固,而自己也从来都是对先王留下来的王世子孙加以厚待的。在他的眼中,自己手中的王权早晚有一天都要归还到曾经先王的子嗣手中。只是因为自己无能,致死都没有完成先王曾经留给自己的遗愿,让夏朝的基业在自己的手中能够发扬光大。然而现在的他已经快要死了,先王留下来的遗愿他也已经无法继续完成。故而只得充满亏欠的提前奉还到先王子嗣的手中,而对于这份自己毕生的遗憾,自己也只有到了九泉之下再向夏朝的历代君主亲自去选择告罪了。

这些话,基本就是吕戌遗诏中的最初内容。而相比于第一部分的陈述,第二部分基本就已进入了正轨并且提到了夏朝后世王主继承人的问题上。

对于夏朝王主继承人的人选,吕戌听取了群臣的意见,最终决定将自己接管了二十七年的王位交给先王后世子孙的穄子期。

在吕戌的眼中,穄子期年少有为,堪当大任。对于自己选择的继承者,自是现在开头进行了一通赞美。而后的话,基本都集中到了群臣对于自己离世后面对新王的效命上。

这都是些停留在表面的言辞,却为自己遗诏的第三部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不得不承认,吕戌的确是一个很有文韬武略的大人物。他战场用兵稳扎稳打、善用奇谋,治国方略可谓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论及文治武功,当今天下他敢说第二,只怕当真便没有人敢说自己是第一了。这样近乎完美的人物,即便是写起东西来也是文采奕奕。非但措辞宏伟健硕,便是思路也显得极为清晰明白并且蕴藏深意。

说到日后臣子对于新王的效忠辅佐上,吕戌便不禁提到了自己所处的吕氏家族。对于他们的安排,吕戌早有决断。而为了更加保护好自己的宗族至亲,吕戌在遗诏中所提到的安排却无疑变了言辞。

曾经对吕彻单独提到的‘北迁’,在吕戌留给群臣的诏命中很清楚并且多次提到了‘放逐’一词。

在志霸大陆时候的古代,‘放逐’无疑是对罪人的一种用词。但在自家宗族至亲的身上,吕戌却多次用到了‘放逐’这样的词汇。其中心目的也很简单,那便是永远放逐北地、无国危不可奉召还朝。吕氏宗族自打驻扎北地开始,一生一世的职责便只有一个。诏命书中对此,写的也是非常清楚。那便是‘永守天门,使中原净土不得有丝毫污秽之险’。

诏命中的‘天门’,泛指与北燕接壤的北燕国境。换成通俗易懂的话,那便是一生一世守住北地,使北燕列强没有入驻中原乱我夏朝河山的机会可寻。

言下之意也很明显,那便是说他吕戌无论生死皆是夏国之臣,那么整个吕氏宗族也一样誓死都要将保卫夏朝疆土当做自己身为吕氏宗族一员毕生恪守的责任和义务。以此不忘初心,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