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况,目前来看,将来孔家会收编包大壮不少的护卫,从这渊源上,也不会翻脸不认人的对护卫已经占有的那部分耕地清算不是?
因为包大壮在长阳镇的奖励拓荒政策,长阳镇的耕地每天都在增加的趋势。贫雇农也希望自己能多一些耕地耕种,哪怕这季节已经错过了春耕,没关系,十月份还可以种植一季冬小麦呢吗。
长阳镇的的政策,借贷你的口粮、种子、农具之类的,啥都不要利息啊。地租才四成,当然是种的地越多,自家收获留存也越多了吗。
据不完全统计,梁山镇外的棚户区老百姓已经跑了一半还多,哪里去了?大部分都去了长阳镇开荒种地去了,这时代的流民九成九都是农民,农民要是种地能养活自己的话,没人愿意到外地给人扛大包打工。
这么多的贫雇农不断的涌向长阳镇,可见长阳镇得多热闹。老实说,秦明那点人手真心忙不过来。包大壮的护卫队根基毕竟浅的很,才几年啊,哪有几个识字算数的人?盂兰县的大户人家根本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支援包大壮干这种事儿。
于是乎,北平的孔家就成了包大壮最理想的合作伙伴。
孔源的动作很快,和秦明接头之后,孔家大批的‘账房’进驻了夏家堡,核查和清算贫雇农耕地和贷款账目,可算是給秦明解决了大问题了。
孔家这些人倒是很自觉,会算账的,统一都归副镇长孟良青调配。孟良青财会专业是很牛逼,毕竟也只是一个人,的确需要大量的算账帮手吗。
本来呢,秦明觉得夏家堡留有的杂粮足够了。没想到贫雇农涌来的这么多,看这趋势还没玩没了了。
孔家的人看到期中的利益了,找到秦明。夏家堡没有杂粮贷款,没关系,我们孔家有啊。开荒吗,尽管来啊。杂粮借贷的确是没利息,貌似没啥赚头。
可是,孔家来的这位副镇长可是被孔源叮嘱过,未来,长阳镇的耕地运作好了,有可能都会是孔家的。这样的话,耕地当然是越多越好了吗。
没利息没关系,将来,这些贫雇农总是会还本钱的吗,又不亏。
孔家来的可不光是一些会算账的,还有不少的‘农业专家’,这些孔家来的‘农业专家’是要视察耕地的。不是啥流民都收的,你借贷了粮食农具,得干活啊。不好好开荒种地干活,想糊弄事儿?尽管这样的另类贫雇农很少,很少也不行啊。
秦明觉得不错,这样的孔家‘农业专家’作为监督员也挺好。借贷你们口粮、种子、农具,你们还不好好干活?凭啥?夏家堡又不养闲人,想跑夏家堡这占便宜偷懒,想啥呢?
到底是豪门出身的大小管事,人家管理耕地才真是专业的,考虑问题也是面面俱到的。
对于秦明反馈回来的关于孔家在那边的人的信息,包大壮是满意的。包大壮同情贫雇农,不代表啥乱七八杂的人都可以在夏家堡混世的。夏家堡的杂粮可不是那么好吃的,你得真心实意的愿意耕种才行。
当然,包大壮也嘱咐秦明,对一些老弱为主的贫雇农家庭也不要太苛刻了。老弱的体力不足,耕种效率差一些,可以理解的。咱和孔家不是一个性质,剥削也要有个限度,要给穷苦人一个活路。
秦明明白包大壮弄出这么多的贫雇农耕地的目的,也明白包大壮的意图。长阳镇目前毕竟是秦明主管的,不是孔家,不是啥事都听孔家的意思。孔家毕竟也是大家族,唯利是图是本性。(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