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科考(2 / 2)

任太虚才坐下,慢慢磨墨,心里仍有些心烦气躁,良久才慢慢沉淀下来。

天亮渐渐亮了,其余的士子都在进食,任太虚只是稍稍喝了些清水,

他已经决定这些天尽量减少饮食,从根源处解决环境的问题。

只要减少吃喝,加上任太虚的有意控制,自然就是不会拉撒。

到时候,周围也是少了些不好的气息,能让任太虚有一个更好的考试氛围!

紧接着考场就有差役挨号舍送考题卷,话说到了乡试,一切都非常规矩,考官和考生有任何联系,都得通过差役,不得私下说话。

考题卷装在个密封的信封里,任太虚取出一看,就暗暗一叹。

果然,众人猜的不错,北疆的战事果然是考到了!

省试没有县试府试的诗赋、帖经、墨义这些基本功了,全部是经义大题。

四书五经总共是40万字,要背诵的是20万字,单纯的基本只要下死功夫,就可背诵通过,但对经义的掌握,就不能靠死读书来获得,得有天赋,有明师,甚至得有阅历。

可以说,乡下私塾教育,最多只能中秀才,因此才建有县学、府学进行深造。

“第一卷,论诸科表。”

所谓的科表,在这世界就是公文的基本格式,按照给的事件,撰写各种基本公文——不上县学、府学,根本学不到。

“第二卷,史、策二道。”

“第三卷,论经义五道,重中之重。”

“这北疆战事的考题便是出在第二卷——问策”

任太虚看了考题,心中有所估计,这不过是乡试,考生的卷子自然是难以引起上层的关注的,要是进士会试还差不多。

所以即便是任太虚写出了对于北疆的战事具体的解决措施,主考官或许还会觉得任太虚又是一个北疆总督,只是会夸夸其词!

所以任太虚答题也是要从长计议,为了求稳,任太虚还是决定减少武事上的策略,净量将这北疆的事情牵扯到北疆的教化、民生上面!

无论如何说来,读书人嘛,教化天下,治理民生总不会错的!

这是属于读书人的政治正确!

要是真的在战策上不断的提出见解,要是遇到有眼光的考官自然是好的。

但要是考官十分不喜欢这战策,直接将任太虚打下榜单,才是亏大了!

审完题,任太虚便是开始作答!

论诸科表,其实本质是和诗赋、帖经、墨义这些基本功一样,是公文的基本功。

这些东西可以说都是主管记忆,对于这方面的东西,任太虚优势很大!

因为任太虚有一个常人没有的天赋——过目不忘。

这样天赋倒也是任太虚作弊,觉醒记忆之后,虽然主学武道,但是对于自己前一世的杂学——丹道,任太虚也是没有放弃。

结合着此方世界的药理,任太虚也是创造出来了几种丹药。

其中最是有用的便是神魂丹,借着这丹药,任太虚体质增长的同时,自身的神魂力量也是不断的增长。

神魂有所增长之后,任太虚也就不全是依靠着丹药,也是结合着前世的见识,创造出来了一门粗浅的无需借助上一界的灵气滋养,便是能增长神魂的功法!

有了功法,任太虚的神魂力量不断上升,他自然便是有了过目不忘的记忆。

这乡试的考题很多很杂,关于四书五经的知识考的很细。

要是没有过人的记忆力,或者是经过题海战术,或日更数千的锻炼,根本难以适应。

难怪许多第一次参加乡试的生员,往往不能适应考试强度,身心崩溃。

“要是没学过,或学的不精,很难弄,错漏百出,要是精了,写起来就几乎不耗脑子,幸亏我还算精通。”

任太虚很快就是全心投入进去,为了谨慎,他还是先用草稿,总共七种公文格式,刷刷就写完。

仔细对了一遍,发觉并无错漏,就登录到了正式卷面上去。

吹了吹墨,见墨干透了,才叠了放好。

“第二卷是论史、论策二道。”

“论史,就是对历史的评论,论策,就是对现在发生的事的评论,可所谓古今尽述。”

“这是要求政治正确啊!你要是在评价前朝的历史之时,言语之中多有赞美,显得十分推崇,即便是有理有据,说得也是事实,但是多半也是不行的!”

“毕竟要是真的前朝那么好,岂不是质疑了大梁政权的合法性?”

“既然前朝那么好!太祖为何要造反?”

任太虚眉头一挑,就了解官方的用意。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可以说是寒门能突破社会阶级的唯一渠道,因此大凡有点钱的人家都支持子孙读书。

可是朝廷每年只需要一二百空缺,就得筛除大部分人。

“公文是看基本办公能力,总不能取了什么都不会的读书人。”

“史、策二道就是考基本的决策管理了。”

“史还好说,历史已经确定,主要的是紧扣官方的忠勤二字就脱不了题,策就是问怎么样办事。”

“只会喊着,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怕是都在策论上露了怯,露了丑。”

所谓对于第二卷之中的北疆战事的问策!

任太虚对于北疆的战事净量不谈细节,大多是谈论民生、教化,对于战事既不着重描写,但也不轻描淡写,让人觉得并不不重视。

着重于描写事实,运用春秋笔法,写的有理有据,让人信服,让人挑不出一丝的毛病!

这份文章虽然并不是十分出彩,但是用来考试却是极佳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