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比于禁预料中还要坏上许多,彻夜鏖战的士卒缺少休息,而最该休息的时候他们长途跋涉地赶路,这已经耗光了士卒的精力。没有人想到在这里还有一场大战等待着他们,刚刚用五千兵力依靠营寨全歼两千余敌军的于禁部拖着辎重战力,眼看便迎上一场更加艰难的战斗。这一次他们的敌人足有数千,看起来更加精悍!当然要精悍,高顺统领的是他的本部人马,而他的本部人马,就是燕北的本部人马。赵王半数亲卫步卒都在这里了,这些北方最精悍骁勇的汉儿,上马时人们称他们为羽林骑,下马则被成为陷阵军。沿用过去高顺率领那支人马的名号,是燕北给这位亲兵统领的尊重。过去各为其主,讨董之战时高顺随吕布袭营,若非麹义有营寨之险及壕沟为阻,当天夜里就会被高顺破营而入,即便袭击麹义失败,撤退的路上还击溃了鲍信部并俘获大将而去。哪怕是现在的燕北部下,行军布阵练兵打仗,高顺仍然是诸将中最优秀的凤毛麟角之一。尚未接战,逆着晨光成片的弩矢便蜂拥而至扎在奋力冲锋的曹军身上,数十步官道竟无一站立者,这种情形令于禁感到惊恐万状,他从没见过这样的情况。哪怕最密集的箭雨打击,也应当有少数人活下来或者说仍旧站立着,不该是这样,直接净空官道。因为普通军卒着甲率极低,但这并不意味着那些久经战阵多有斩获的老卒,也就是军中伍长、什长这些下级武士身上没有铁甲。恰恰相反,因为刚经历与着甲良好的魏续部作战并获胜,他们身上普遍有燕氏仿制旧并州边军的镶铁皮甲与铁胄,可就这样的军士,一次齐射近百人全部倒地意味着什么?强弩,三石强弩,超过四百张最低三石弓力的蹶张强弩!“快冲!”于禁仅仅一愣神地功夫,见对方没有趁势冲锋,连忙挥出环刀道:“不要让他们再放箭!”天哪,我做了什么?于禁扪心自问,在今夜之前他并未做什么让燕北愤怒的事情,那为什么燕北会派出这样的部队在这样的地方,用一个接一个的绳索把他套死……一支配备清一色蹶张强弩的部队,就是放到哪里也应当是作战的精锐部队。于禁不想妄自菲薄,但对付他仅剩两千余人的部队,只需要再派出这样的两个曲,就够在这个地方把他堵死了。可于禁还是猜错了,高顺拥有的并非四百张强弩。嘣嘣嘣!他的话音刚落,至多两息时间,对面再度响起死亡之音,相同的弩矢遮蔽朝霞,重复落在他的部下,只不过这次并非阵前,而是阵中。到处是人仰马翻弩矢穿透盾牌与军卒哀嚎的声音,拦不住,就算是蒙皮盾牌也拦不住强劲的蹶张弩力。“撤!”于禁不打了,至少不能再在这里打,他高声呼道:“前军断后!快撤!”所谓兵者五事,当战则战,不能战则守,守不得便走,若走不得,便唯降与死耳。明知两军在兵装、士气上差距太大,地形单一又不得腾挪,武备根本无法防守,于禁没有任何道理继续在这里耗下去,当即下令部下逃走。多待一刻,便会多死数百人,于禁想不到任何一个留在这的理由。在顺境中让部下撤退很难,在困境中让部下死战也不容易,随于禁下令,中军、后阵军卒甚至还没看见前方敌人的模样,转眼便向后退走,倒是于禁的确练兵有术,即使这样艰难的情况,得令坚守断后的前军也仍然钉死在前,除了寥寥几人,没什么荒乱的情绪。他们只知道恐惧。高顺看见敌军准备后撤没有丝毫情绪波动,只是攥着士卒看不清的令旗缓缓挥下,道:“左右齐放。”“左右齐放!”伴着几声特殊节奏的鼓声,随军卒上弦瞄准,分列左右的弩手前后扣下扳机,弩矢遮蔽日光猛地落在于禁断后之军的头上。几乎同时,高顺道:“步卒冲击,凿穿敌军。”随着号令,高顺部步卒伴着鼓声高喊着鼓舞士气朝敌阵断后之军冲出。就算敌军已被接连的箭雨打击得晕头转向,也不应当用凿穿这个词。凿穿,是通常应用于骑兵的战法,以快速的机动与冲击力,来冲破敌军阵势形成分割之态,以备部下其余步弓手形成兵力优势,在局部以众击寡。步卒能办到?高顺的步卒就能!在敌军还相互搀扶着庆幸从恐怖箭雨中活下来时,一个曲的步卒便挥舞着可怕兵器冲了上去。这是一个扩曲,上下八百余人,人皆精壮魁伟膀大腰圆,而他们身上却并非羽林骑那种厚实扎甲,而是略显普通的镶铁皮甲,若单以甲胄看,他们是精悍的轻兵。但他们手中却持着普遍与肩齐高的斩马大剑,这是重兵的偶然配备了,甚至在冲锋之前,他们的兵器还需要扎在地上减轻力量消耗。若是于禁部并未受袭或士气高昂,只需要三四次齐射就能送他们一程全部魂归故里,但显然现在并非是于禁希望见到的状况,于禁的弓弩手早就走了,剩下七八百名持着刀盾、矛盾的步卒,没有弓弩,如何挡住这些兵刃超长的北方壮士?斩马剑结阵麾下,军卒又皆为轻兵,呼啸间便撞入于禁阵中,转眼将一众惊骇莫名的曹军断后之兵杀得七零八落,即便有于禁在中呼喝也止不住溃败的势头。挡不住!长矛长戈倒也并不是无法伤害这些轻兵,只是眼下这支军队杀出的时机太过精准,让人措手不及,士气早已降至低估哪里还有奋死作战的勇气。于禁正待后撤,却见早先撤退的部下纷纷退还回来,不禁拍马大怒道:“叫你们后撤,回来干嘛!”这些人并非是不尊将领擅自回来救战的……朝霞之下,八百骑列阵于后,成廉扬长刀面无表情,“于文则,你已无路可逃,何不速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