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晚上,整个皇宫,整个京城都处于戒严中。宗室王爷,朝廷重臣齐聚一堂,南书房灯火通明,众人忧心忡忡,心思不一。
一大一小两个身影站在乾隆的病床前。
“他怎么还不死?你配的药没问题吗?”
“爷配的药绝对没问题。”
“那他怎么还不死?”
“人/贱,命大。”
“老二你这嘴可真是损。”
“哼!”
“你要不要再给他来一针?”
“没必要,最迟明天中午,他必死无疑。”
说完,胤礽转身走了,胤禔又看了一眼乾隆,也走了。留下原地的守着乾隆的两个太医像压根没发现他们一般,眼皮也不抬,守在那里,时不时翻翻乾隆的眼皮,看他……死没死。
皇长子与皇太子联手,不会有任何闪失。
第二天早上,养心殿传来消息,皇帝驾崩了。
朝廷重臣,后宫妃子全都哭得像死了亲爹。更多的人则是在心里嘀咕:新君是谁啊?皇上有没有立新君?
有人提了出来,“国不可一日无君,皇上可有留下旨意,着哪位皇子继位啊!”
这不是小事,皇帝驾崩十分仓促,从病发到山陵崩还不到一天,众人忙着国事,还没回过神来,一觉醒来,皇上死了!到底是谁继位,他也没有留下遗命。
有年长的人立刻就想到了当年圣祖爷晚年及雍正初年的血雨腥风,只要一想想,眼前就发黑。
这才多少年啊,又要起波折了吗?
要是按汉人的规矩,有嫡立嫡,无嫡立长,该是十二阿哥继位;可是这大清朝从来就不按常理出牌,否则雍正爷也不会登上皇位。
天啊,混口饭吃咋就这么难!
一群人吵来吵去,胤禔悄悄问胤礽,“你说,当年老四继位,是不是也像现在这样?”一品大员、铁帽子亲王和菜市场的婆姨也没什么分别。
胤礽哼道:“我怎么知道?和你一样,都是活着的死人,有谁会想起我呢?”那时候,内务府送来了丧服,他一点儿也不想穿。坐在树下,想起了和老爷子的点点滴滴,年少时出阁讲学,老爷子得意骄傲;代为监国,他说他出征在外放一万个心;后来怎么就闹成那副样子……
当时他想,老爷子不在了,他又能活多久呢?
今日,为老爷子服丧;来日,谁又能为他服丧呢?
越想心里越烦,偏偏胤禔还咂咂嘴,“没能亲眼一见当时的混乱,真是遗憾。你说,会不会真像老八老九说的那样,老四把圣旨上的‘十’改成了‘于’?”
胤礽:“……堂堂直郡王,能不能不说傻话?”又不是没见过圣旨!
“你忙你的去,别在这儿杵着!”
“别介!我再看看,上回老爷子驾崩,我没见过这场面……”
“没事,任务世界多了去了,你什么场面都能遇见……”
这边,两兄弟吵着,那边纠结的人也没纠结多久,在一干重臣和宗室的注视下,履亲王颤颤巍巍爬上□□,从“正大光明”匾额下取出一匣子,里面的圣旨写着:十二阿哥永璂乃朕之嫡子,人品贵重,宜继承大宝。
不错,好歹留下这么个圣旨了。
大家总算不用再纠结了。
十二阿哥是嫡子,汉臣们没意见了;十二阿哥母族是那拉氏,著族大姓,满臣们也没多少意见。天知道满臣们这些年看乾隆一而再再而三地宠爱包衣,给包衣抬旗,封贵妃不说,还弄出个唯一贵妃,让满洲姑奶奶们给那么个女人请安,有多憋气。
满臣们一点也不想再跪在包衣出身的皇太后面前,给她请安。
十二阿哥好啊,满洲姑奶奶生出来的皇子!
宗室们也很满意,他们满意新君年纪小,被雍正和乾隆压得喘不过气的宗室想喘口气。
于是,十二阿哥永璂(胤礽)被披上龙袍,成为新君,受众人叩拜。
尘埃落定。
&&&&&
新君年纪小,选了几个辅政大臣,张廷玉,履亲王,庄亲王等。然而,除了张廷玉,履亲王和庄亲王都差点被吓得去见圣祖。
原因很简单。
胤禔因为救驾有功——他一马当先,揪下富察皓忱——被封为贝勒,在和胤礽吵架斗嘴的时候,履亲王和庄亲王闯了进来,然后,四个人都愣住了。
胤禔当时看了看两个弟弟,眼神示意胤礽:说不说?
胤礽:随你,不怕他俩吓死你就说。
胤禔:那就说了,省得他们以为爷和你之间有点什么,爷可是要娶媳妇的。
胤礽:滚!
胤禔咳嗽两声,“十二弟,十六弟,好久不见啦,你们在小弘历手下……过得还好吗?”
履亲王&庄亲王:“你到底是谁?”
胤礽抽出鞭子,摔在地上,“胤禄,你跟我说说,乾隆四年,弘晳到底是怎么回事?!”
庄亲王胤禄:“啊!”
履亲王胤祹:“!!”
然后,履亲王和庄亲王一个吓晕了,一个愣在原地,揪断了三根胡子。
胤礽走下来,踹胤祹一脚,“真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