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大婚(1 / 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佛学的出现,在南方佛门掀起阵阵惊涛骇浪。

四大圣僧中,三论宗的嘉祥老和尚为了能够在佛学之中占据更大的影响力,甚至不惜跟另一位圣僧,天台宗的智慧老和尚辩了几回禅,倒是成了南方佛门盛世。

事关各自流派以后的发展,就算四大圣僧这样级数的老和尚都放不开,更别说下面一个个精力充沛的壮年和尚了。

总之,之后的许多年,因为佛学之事,南方佛门内部,南方佛门跟北方佛门之间都闹出不少矛盾,就是慈航静斋和净念禅院出面调解都不成。

这可是整个大隋,唯一被官方认可的佛学,作为佛学的开创者和首届主导者,可顶能够在中原佛学史上留名。

相对于这样的名头,慈航静斋和净念禅院这样的所谓佛门圣地,又算得了什么?

不过就是中原佛门推出来的佛门武学集大成之地罢了,论起佛学精深根本就不值一提。

有了佛学其它一切好说,建康一带七百多佛寺很快开启了浓缩过程,没用几年时间便主动收缩到了三百家不到,而且随着佛学毕业的僧人逐渐出现,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减少。

佛学的存在,逼得佛门和尚的素质,不得不向上提升一截。

有了进入门槛,跟读书科举一样,要是没读过甚至没背下几本佛经,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真正的佛门中人。

如此一来,那些混迹佛门的假和尚便没了多少立足之地。

要么发奋图强多读多背诵几本佛经,要么就只能被真和尚们驱逐出佛门。

雷虎这一手,轻描淡写让南方佛门内部清理污垢,不仅大为减少佛寺数量,而且僧人数量也跟着大为减少,就连佛寺拥有的寺产也跟着大为缩水。

等佛寺手里的寺产减少,建康当地百姓能够得到的耕地自然增加,本来开始向四周地区流失的人口逐渐稳固下来,等国公府针对建康地区的基础社市建设纲要确立,建康之地很快便成了一块大工地和热土。

没了佛门作为阻碍,整个吴国公领地再一次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数百万人口被彻底调动起来,以科学的组织和严密的纪律约束,还有完善的后勤补给体系作为后盾,能够爆发出的能量极为惊人。

到了大业二年的时候,根据官方统计整个吴国公领地的人口数量,竟然已经超过了五百万,正向六百万狂飚突进。

在这个人口就是生产力的时代,经由吴国公府组织起来的五百多万百姓,能够爆发出来的能量有多恐怖,想想就能知晓。

因为政令能够传播到最底层的乡村,还有城市街道一级,国公府能够完全发挥治下民力的作用,而不是北地官府的普通做法,想要完成什么工程,都得强力征调民夫服役。

话说苦役对于百姓来说几如洪水猛兽,比起官府层出不穷的苛捐杂税还要令百姓恐惧。

大隋官府虽然比不得秦朝那般暴虐,可挥霍民力的时候也根本就没有丝毫顾忌,至于因此死伤的百姓根本就不在考虑之列。

就象当初几年前杨素修建仁寿宫那般,直接征调关中百姓数十万,等仁寿宫建成之日,因为劳累过度还有其它方面原因,死去的劳役数量差不多占了征调百姓的一半左右。

也就是说,为了给隋帝杨坚修建仁寿宫,短短一两年时间关中百姓死亡超过十万,最后甚至惊动杨坚大发雷霆之怒,可结果如何?

独孤皇后说了几句好话,杨素不过被训斥几句屁事没有,相反还得了杨坚的看重,在被忌惮的同时竟然升到了丞相高位。

杨坚和杨广这两任皇帝都不是省油的灯,动不动的征调民夫数十万乃至百万,弄起大工程来完全不顾征调百姓死活,只一个劲要求速度和质量,至于因此大面积死亡的征调百姓,根本就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内。

还是那句话,不管是杨坚还是杨广,都是门阀做派,根本就没怎么将百姓的性命当回事。

杨坚还好一点,经历过北周朝堂的倾扎,对于民间的情况还有些了解,施政的时候还会有所考量,

杨广就完全不同了,他自从出生后便一路顺风顺水,门阀世家的做派深入骨髓,根本就没怎么将百姓的生死放在眼里。

这不,刚刚当上皇帝还没一年,便急烘烘征调百万民夫修建东都洛阳。

临近的关中河洛之地青壮百姓被抽调一空,甚至都影响到了当地的农业生产,还有因为高强度的劳动每天都有数十上百劳役或生病或死去。

也就是杨坚留下的底子雄厚,朝廷根本就不在乎当年和今后数年河洛地区的粮食欠收,不然怕是要出乱子的。

当然这些事情,都是雷虎接到来自关中河洛地区的情报后,总结分析出来的,跟他的关系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