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之乱,不管是叛逆还是所谓的起义,严格来说,如果没有这个内患,中华民族也不会亡于异族之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人应该是民族的罪人。不过,闯军作乱同明朝末年天灾频发,中央财政崩溃,国家无力赈济有莫大关系。对于改善国家财政这一点,吴节还是有极大的信心的。目前,最佳手段就是采用张居正的一条鞭发,实行银本位制度,实行数据化管理。这一点,可以让张居正去做,他也有这个能力。至于鼓励经商,对外贸易,那是下一步的话。反正,办法有很多种。可对辽东,却不能等,必须将大变的萌芽直接扼杀在摇篮里。如果让戚继光去辽东,以他的姓子,自然不会对将来的女真人手下无情,自然也没有努尔哈赤的事了。如今的关键是先一步将李成梁从辽东总兵官的位置上搬下来。尽情地让蝴蝶的翅膀将真实的历史修改得面目全非。今天见着嘉靖,见嘉靖的精神好象不太好。作为翰林院编纂,作为皇帝的贴身秘书,吴节索姓走到案前拿起皇帝批阅的折子看起来,算是提前熟悉业务。大半年没回京城,政务上很多事他都还显得有些陌生,一边看着折子,脑子里就不住地转动,想着该如何将这事同皇帝提起。这一看,就看了一个多时辰。嘉靖先前走火入魔,也不耐烦奏折,就又盘膝坐在蒲团上养气。等到晚饭时,他的精神总算好了起来。不断有奏报从司礼监转过来,吴节留了个心眼,特意吩咐送折子的秉笔太监将辽东那边的折子送来,看能不能从里面找到机会。那秉笔太监同吴节本就熟悉,这又是吴节本职工作,自然是十分配合。可表情却显得诡异,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大约是看到皇帝就在身边,却不便多说。吴节心中奇怪,也想不出一个端倪,就静下心看了起来,这一看,还真找到一份关于李成梁的公文。是辽东巡抚的折子,说是李成梁在对蒙古作战中屡屡立战功,愿保举他袭其父的铁岭卫指挥佥事一职,并任险山参将实职。吴节一看,恍然大悟姓,他本以为李成梁如今怎么说也该是个总兵级的高级军官,却不想地位如此低微,要将他调开,倒也容易。只需同兵部打声招呼,兵部的郎官们怎么说也会给自己一个面子。如今的李成梁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武官,如果这次能够顺利地做到险山参将一职,以他的勇武,必然大放光芒。当然,吴节是不会给他这个机会的。没有李成梁,女真也不会有壮大的机会。当然,如果派其他人去镇守辽东,吴节还是不太放心。未来的辽东必将军是一个大战场,除了蒙古和女真,还得出兵朝鲜对曰作战,这一切,都需要有一员虎将镇守。还是让戚继光过去让人放心,老戚的手下英勇善战,只要让那全人在东北扎根下来,形成一个势力庞大的军事集团,女真也就翻不了天。戚继光现在不过是福建的总兵官,倭寇被剿灭之后,也没什么仗可打。接下来,就该裁撤,移镇了。辽东可是一个大镇,九边兵军,地位可比内地的守备军高太多了,让他去东北做土皇帝,不断老戚愿意,他手下人也会高兴得很。说句难听的话,戚继光如今在福建也就是一个高级军官,可一到辽东,那就是军阀。现在的李成梁不过是一个小人物,根本就没人知道他的名字。接到辽东巡抚的折子,内阁照例出了处理意见:“可,转司礼监。”司礼监的处理意见也很简单:“准。”吴节拿起折子看了半天,然后走到嘉靖身边:“陛下,这份折子倒是可以看一看,这个李成梁倒是一个英勇善战之人,如今历练上几年,未必不是一员虎将。”他倒是先赞扬起这人来。嘉靖接过折子看了一眼:“吴爱卿也知道这人,此人是高丽内附之人,倒有几分蛮气。本来,他早就应该袭这个铁岭佥事一职的,估计是朝中没人,被压了许多年。如今既然有战功,倒也准了。”吴节:“陛下,臣觉得,辽东那边也没什么战事,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如将他放在大同镇军中磨练。宣大军出良将,让他去那里也好。”“好诗句,卿真是出口成诗啊!”嘉靖眼睛一亮,赞了一声:“可,批红吧。”吴节心中一松,提起笔将李成梁发配去了大同,任朔州参将。朔州可是大地方,比起那个没人知道的什么险山不知道好了多少。打个比方,就好象现代社会的藏省某县的县长和内地的县长,虽然都是正处,可区别却大了去。想必李成梁也会喜极而泣,有一种天上掉馅饼的感觉。却也不亏他。批红之后,吴节又将话题转到戚继光头上,装出一副很随意的语气,说道:“陛下,臣从福建回京之后,戚继光将军还托臣一件事情,想让臣替他在京城走走门子。”嘉靖表情严肃起来:“走门子,他戚继光要走什么门子?”吴节笑道:“不过是想换个地方,戚继光说,福建倭乱已平,虽有残部作乱,可有谭纶大人在,倭寇也翻不了天。如今之计,安抚甚于剿灭,政治高于军事。再留大军在福建已经没有任何必要,如今厘金已废,国家养着这么一支军队已经没有任何必要。就想请臣给他运动一下,看能不能找个好的差事,最好能够回燕京来做官,享几年清富。臣当时就道,官员任免乃是国之重器,自有万岁爷一言而绝,我们做臣子的,等着陛下的恩典就是了。”嘉靖的面色缓和起来:“吴卿倒是个忠臣,不过,国家再留那么一支大军在福建也是没有必要,不若裁撤了。朕也想过这个事情,戚继光不是能打仗吗,就调他去大同做总兵官好了。”吴节:“戚继光的台州军训练不易,乃是少有的虎贲之师,这么解散了,却是可惜。”嘉靖沉吟起来。吴节接着道:“陛下,何不将戚继光的台州军移镇去东北。这支军队训练不易,必须保留,可若让戚继光带着部属去大同,新人旧人必然有冲突,却是麻烦。不如保留建制,统统发排去东北。东北那地方地广人稀,也需移民实边。有戚继光这支军队在,一旦蒙古俺答有移同。台州军就可以与宣、大军东西对进,对蒙古保持钳形攻势。”“好!”嘉靖猛地提起如意在玉罄上敲了一下,对走进来的太监道:“今天内阁是谁在值守?”“回万岁爷的话,徐阁老和张、高两位阁老都在。”嘉靖:“传他们过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