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箭不虚发(1 / 1)

最后的三国 风之清扬 1022 字 2022-12-08

平心而论,阎宇的这一箭射得相当的漂亮,三石强弓,搁到一般人手上,能不能拉开都是一个问题。如此硬弓,既要求力度,又要求准度,难度自然不言而喻。阎宇不愧是军中名将,有着过硬的心理素质和箭术水平,百步之遥,一箭中的,堪称是完美一箭。刘恂抱臂于胸间,脸上浮现出得意的笑容,这场赌局他已经是稳操胜算。黄由不失时机地献媚道:“阎将军天生神力,箭术超凡,纵然是李广重生,养由基在世,也不过尔尔。可笑某些人蚍蜉撼树,自不量力,待会儿还不知道死得有多难看,哈哈哈。”刘胤面沉如水,这做为一名合格的狙击手,最戒心浮气躁,所以刘胤对黄由的风凉话置若罔闻,心绪丝毫没有受到影响。不过他此刻压力还是蛮大的,阎宇一箭中的,想要追平,他这一箭就绝对不能出现任何的失误。对于自己的箭术,刘胤还是有着一定的把握,但谁也无法保证箭靶能够纹丝不动呆在原地。虽然刘恂信誓旦旦地说他的人体箭靶那是久经训练,绝对不会出现任何差错,但刘胤清楚的话,那是针对阎宇射时,箭靶不会移动,等到自己射时,恐怕早已暗做手脚。现在想要保证不出意外,只有换自己信的过的人才行。刘胤向后看了一眼,他带来的随从只有陈管事一人,陈管事手无缚鸡之力,见此场景,早就已经是抖若筛糠了,让他去顶木瓜,估计直接就吓尿了。除此之外,也就只有刘谌所带来的人了。刘谌也低声向刘胤道:“要不要换我的人?”刘胤轻轻地摇了摇头,最大的问题是刘恂的那名侍从显然是经过了长久训练,才能做到镇定自若,刘谌的手下根本就没有准备,心理素质过不过关根本就不知道,万一临阵一哆嗦,真的就前功尽弃了。就在刘胤左右为难的时候,一直站在后面默不作声的那个采药姑娘忽然道:“公子,就由奴家为公子做箭靶如何?”刘胤悚然一惊,回头去看采药姑娘,依然还是那付怯生生的娇弱模样,但她的那双眸子却如秋潭般纯净。“弓箭无眼,万一在下失手,很可能会殃及姑娘性命,这恐怕不太合适吧。”采药姑娘轻抿着苍白的嘴唇,她的声音很好听,如银铃般悦耳。“奴家承蒙公子搭救,无以为报,纵然死在公子箭下,也决计强过被这些人所玷污。公子若胜,奴家还有一线生机,公子若败,奴家无望生路,愿一死保清白之躯。”刘胤心中涌起一丝感动,在生死关头,这位姑娘都能保持如此的镇定从容,的确称得上是一位奇女子。“还未请教姑娘如何称呼?”“奴家名叫雪舞。”她低低地道。“雪舞姑娘,你放心,在下一定竭尽全力,姑娘只需站在那儿,一动不动便是。姑娘最好闭上眼睛,这样,你就不会害怕了。”刘胤仔细地叮嘱道。雪舞默默地点点头,缓缓地走向了目标处,捧起了木瓜,搁到了头顶上,看得出,她的身子在微微地轻颤,但她努力地保持着平静,听从了刘胤的话,闭上了眼睛,长长的睫毛轻轻地晃动着。刘恂眯着眼睛,脸上挂着暧昧的笑容。“真是郎情妾意,生死脉脉,让人好生羡慕。堂兄,你这一箭下去,很有可能红颜断送,香消玉殒,比起焚琴煮鹤,还煞风景。”刘胤根本就没理会他的风言风语,现在他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了弓箭上面。三石弓虽然相当的沉重,但对于刘胤而言,重量没有丝毫的问题。他在右手的几个手指上,都戴上了牛皮的指套,而没有选择骨制扳指。汉代的拉弓法大多采用姆指拉弓,尤其是拉强弓时,可以充分发挥姆指力量大的特点。当然,单用姆指拉弓,姆指便会很痛,所以一般弓手都会用骨制扳指。而现代的射箭大多采用地中海式拉弓法,标准动作是用食指在箭的上方,中指和无名指同时在箭的下方,用力分散,所以用软质的皮指套就可以了。皮指套比硬骨扳指柔软灵活,同时三指的拉力也是非常大,拉开后比较稳定,因此射击精度也是要比姆指拉弓法要高。刘胤很显然就是要用这种拉弓法,阎宇在一旁眼神之中露出一抹异色,单从拉弓的姿势上,刘胤就足够另类的。三石铁胎弓的弓弦,不急不徐地被刘胤拉了开,所有人都摒住了呼吸,等待着刘胤的这一箭。按刘胤的身板,能够拉开三石硬弓已经是让人大跌眼镜了,至于他能不能射中百步之外的那个木瓜,似乎没有看好他,甚至有人揣测,刘胤这一箭下去,保不定血光四溅,把充当箭靶的那个女子给射死了。很快地,弓弦已经拉到了满弦的位置,刘胤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他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箭头所指的方向,那是一个生命,一个需要他去保护的生命,绝不容许他有任何一点失误。多年的职业素养给了刘胤足够的信心,刘胤此刻的心跳,居然要比平时还慢上一些,四周静谥无声,刘胤甚至可以听到自己迟缓而有力的心跳之声。他没有犹豫,这个时候,任何的迟疑不决都是致命的敌人,瞄的越久,就越没有准头,做为最优秀的狙击手,射出去的每一颗子弹都是一次灵感的爆发,对于弓手而言,也是一样的道理。很简单地瞄准之后,刘胤松开了手指,紧绷的弓弦瞬间回位,那支羽箭带着优雅的弧度激射而出,准确无误地击中了那颗木瓜。羽箭没入木瓜的一瞬,明显地感觉到了雪舞的身子微微地颤动了一下,但她依然直直地站立着,白色木瓜汁液沾满了她的发丝,从她的脸颊上流淌下来,她睁开眼睛,满脸都是愉悦的潮红。生与死的距离,只是一线相隔。